花張蒙道教音樂

花張蒙道教音樂

定州市花張蒙村村民歷史上多信仰道教,該村至今保留著一種古老的宗教音樂——花張蒙道教音樂。道樂約於清代同治年間傳入,至今約140年歷史,屬全真道樂樂派。道樂班成員多為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二代弟子。2014年12月3日,花張蒙道教音樂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張蒙道教音樂
起源,特點,保護,傳人,

起源

定州市花張蒙村村民歷史上多信仰道教,該村至今保留著一種古老的宗教音樂——道樂。道樂約於清代同治年間傳入,至今約140年歷史,屬全真道樂樂派。道樂班成員多為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二代弟子。

特點

道教音樂有器樂和聲樂兩部分組成,包括合奏、獨奏、伴奏、齊唱、獨唱等表演形式,曲式和情調內涵上無不滲透著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美學思想。道教音樂的誦唱和樂器伴奏,均由道士擔任,信眾不參加音樂活動。
花張蒙村道教音樂以工尺法記譜,演奏形式以吹管和打擊樂器為主。所用樂器包括:笙、管、嗩吶、雲鑼、鐺鐺、小鑔、鼓等。演奏的傳統曲目有:《三點酒》、《三寶贊》、《清華贊》、《豐都中》等,也演奏民間樂曲。主要從事超度亡靈等民間法事活動。

保護

2007年11月,花張蒙道教音樂被列入保定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2014年12月3日,花張蒙道教音樂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人

馮占英,他用30餘年的時間蒐集十餘首花張蒙道教音樂曲目,如今,定州市花張蒙道教音樂第二十二代傳人馮英占仍然沒有停止對道樂的傳承。1988年,他自費購置傳統道教音樂器材和服裝,同20餘名愛好者組建了花張蒙道教音樂班,道樂班每年組織下鄉演出活動都能在當地引發不小的轟動。現在他收集整理十餘首曲目,傳承著花張蒙道教音樂文化。
花張蒙道教音樂
馮英占音樂悟性很好,14歲開始學習道教音樂,其爺爺馮智貴曾任村里道教音樂會會長。在爺爺的悉心教導下,對傳統道教音樂的演奏技巧、記譜方法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學會了“工尺”譜,掌握了管子、鎖吶、笙、胡琴以及打擊樂的演奏方法,會演奏“正調”“反調”“上已調”“下已調”“啞乙調”等各種調式。學藝期間還得到了趙老偏、郭志英、郭東臨的指教悉心傳授。
國中畢業之後,馮英占將主要精力投入道教音樂的學習和傳承活動中。經過多年刻苦努力,他已將花張蒙道樂的傳統曲目和演奏方式全面繼承。在管子、嗩吶、笙等樂器的演奏技藝方面日益純熟。其演奏的傳統曲目有《大官調》、《寶上台》、《慶壽》、《清華贊》、《三點酒》、《三行板》、《尾束》、《豐都中》、《三寶贊》等。他在演奏中不斷地豐實這種古老的音樂,在保持古樂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將原本演奏道樂的七八種樂器增加到十幾種,演奏時琴瑟齊鳴,古風猶存。
長期的藝術實踐活動,使其對傳統曲式曲目的內涵有深刻的理解,除了演奏技巧嫻熟,音色圓潤之外,更有一種細膩的詮釋,能夠完善表達道家音樂深沉莊秀、清幽恬靜、悠揚飄渺三種藝術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