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陰縣

舞陰縣

舞陰縣是西漢初設治,屬南陽郡。故治位於泌陽縣羊冊鎮古城村。西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舞陰縣與比陽縣同時建縣。更始二年(公元24年),劉玄封討伐王莽有功的大將李軼為舞陰王於此。北魏為舞陰郡治所,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更名為顯崗,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廢顯崗併入泌陽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舞陰縣
  • 外文名稱:wuyinxian
  • 行政區類別:河南省泌陽縣
  • 所屬地區:河南省駐馬店市
  • 電話區號:0396
  • 郵政區碼:463700
  • 著名景點:羅漢山、馬仁陂(華山水庫)、華山廟
  • 車牌代碼:豫Q
歷史由來,發展現狀,

歷史由來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古城村建舞陰縣,北魏時升為舞陰郡,隋代又改郡為縣,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更名為顯崗,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廢顯崗併入泌陽縣,其間831年,古城村一直為郡、縣首府所在地。此後,人們習慣將舞陰故城稱之為“古城”,沿襲至今。
古城村地處軍事要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古代的舞陰城,方圓約2平方公里,四周牆高垣深,堅不可摧。在民間,曾流傳秦漢之際淮陰侯韓信在舞陰屯兵抗楚的許多故事。《泌陽縣誌》載,西漢末更始二年(公元24年),皇帝劉玄敕封討伐王莽有功的大將李軼為舞陰王,食邑千戶,其封地就是現在的古城村。東漢建武年間,光武皇帝劉秀御封征南大將軍岑彭為舞陰侯。公元197年,曹操在宛城(今南陽)為張繡所敗,據守舞陰,使張繡不勝而退。爾後,曹操又採取棄城誘兵的辦法,聯合舞陰東部邊境守將李通,復克舞陰,計收張繡。公元487年,南朝皇帝派大將殷公憨鎮守舞陰,北魏大將桓誕帶兵萬餘人圍攻舞陰,數月城池未破。公元497年,北魏孝文帝御駕南征,統兵30萬,克洛陽,陷舞陰,使舞陰守將棄城南逃。公元629年(唐貞觀3年),唐太宗李世民將舞陰併入比陽縣(即今泌陽縣)。
西漢元帝時,南陽郡太守召信臣來舞陰視察,在此組織修建了馬仁陂水利工程(今稱華山水庫)。這位“視民如子”的郡太守,重視興利富民,和百姓同甘共苦,深受百姓愛戴,被舞陰百姓尊為“召父”,後人將他同百餘年後東漢建武年間另一南陽郡太守杜詩(百姓尊他為“杜母”)並在一起,合稱為“召父杜母”,“父母官”由此成為舊時百姓對州、縣官的尊稱,而最初的源頭來自於舞陰。馬仁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山谷型水庫,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亦稱馬仁陂“蓋地百頃”,“民獲其利”,可見該水庫在當時就發揮了巨大的灌溉效益,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直到明代萬曆年間,河南發生特大洪水,馬仁陂決口潰壩,這一工程用於灌溉千年以上。解放後,泌陽縣人民政府在馬仁陂遺址上復建華山水庫,承受了百年不遇的“75.8”特大洪水災害,至今完好無損。
南北朝時期,我國傑出的無神論者范縝,就出生在舞陰。范縝勤奮好學,一生有許多著作,並善於“危言高論”,曾與南朝竟陵王蕭子良進行了有神與無神的辯論。尤其可貴的是,在神學盛行的歷史條件下,他能堅持和弘揚我國先秦以來的無神論思想,並寫出歷史巨著《神滅論》,向根深蒂固的神學思想打響了第一槍,為我國唯物論和思想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發展現狀

鄧小平、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指揮若定,運籌帷幄,號令十萬解放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與此同時,當地以張萬合為代表的一大批老紅軍、老八路和革命先烈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榮立了不朽的功勳。
新中國成立以來,古城村這個2000多人的古老村鎮,先後培育出大中專畢業生200餘人,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共同為社會主義建設大業發光放熱。原海南省省委書記,現任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衛留成現同志就是古城村人的傑出代表。古城村農民出身的另一位佼佼者呂輝,改革開放初期從省外貿廳下海經商,經過幾十年的打拚,如今在澳大利亞等國家建立了自己的跨國公司,事業有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