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中央電視台出品的系列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中央電視台出品的系列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是由陳曉卿執導,中國中央電視台出品的一部美食類紀錄片。

該節目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講述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

該片第一季於2012年5月14日在CCTV1《魅力記》欄目首播,於2012年7月在台灣公視播出,2012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會台播出,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第二季於2014年4月18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三季於2018年2月19日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紀錄頻道同步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舌尖上的中國
  • 外文名:A Bite of China
  • 出品時間:2012年
  • 出品公司:CCTV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發行公司:中央電視台
  • 首播時間:2012年5月14日
  • 導演陳曉卿
  • 集數:第一季7集;第二季8集;第三季8集
  • 每集長度:50分鐘左右
  • 類型:紀錄片
  • 製片人:周艷,史岩,石世侖
  • 主要獎項:製作者大獎
    中國飲食文化傳播獎
    年度社團文化貢獻獎
  •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優酷、CNTV
  • 播出頻道:CCTV1、CCTV2、CCTV7、CCTV9
  • 語言:國語
  • 出品人胡占凡
  • 總監製羅明
  • 監製張寧劉文
  • 總製片人:劉文
  • 解說李立宏
  • 聲響設計王同
  • 作曲阿鯤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創作背景,前期準備,拍攝過程,主創團隊,演員表,職員表,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發行信息,發行放映,收視率,同名圖書,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海報簡介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中國美食更多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過程”,能夠看到的電視節目也多以“比賽”的形式出現。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將以輕鬆快捷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尤其是海外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層面的東方生活價值觀。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作為一部探討中國人與食物之間關係的美食紀錄片,以食物為視窗,讀懂中國——通過美食,使人們可以有滋有味地認知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一方水土一方人”,本片將通過展示人們日常生活中與美食相關的多重側面,描繪與感知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家族觀念、生活態度與故土難離。人們收穫、保存、烹飪、生產美食,並在其過程中留存和傳承食物所承載的味覺記憶、飲食習俗、文化樣態與家常情感。本片共8集,將從時節、腳步、心傳、秘境、家常、相逢、三餐七個角度來講述中國美食故事,第8集為拍攝花絮。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近觀食物之美,遠眺中華美食所根植的文化淵源,藉飲食之道深度挖掘更有價值和韻味的中國故事。在歷史演化中探究中國美食的遷徙與融合,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節目攝製組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台灣地區,拍攝地點多達115處,調研採訪人物300多人,拍攝美食達400多種,傾力為觀眾呈現視覺及精神大餐。

分集劇情

第一季:1.自然的饋贈
  作為一個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從哪裡來的,毫無疑問,我們從大自然中獲得所有的食物,在我們走進廚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讓我們回歸自然,看看她給我們的最初的饋贈。
  本集將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群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中國人食物,我們又是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了解在世代相傳的傳統生活方式中,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獲取食物的故事。
第一季:2.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本集著重描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的有關主食的故事,展現人們對主食的樣貌、口感的追求,處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國人對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一季:3.轉化的靈感
  腐乳、豆豉、黃酒、泡菜,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具有一種芳香濃郁的特殊風味。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而這種手法被稱作“發酵”。中國人的老祖宗,用一些罈罈罐罐,加上敏銳的直覺,打造了一個食物的新境界。要達到讓食物轉化成美食的境界,這其中要逾越障礙,要營造條件,要把握機緣,要經歷挫敗,從而由“吃”激發出最大的智慧。
第一季:4.時間的味道
  醃製食品,風乾晾曬的乾貨,以及醬泡、冷凍等是中國歷史最為久遠的食物保存方式。時至今日,中國人依然對此類食品喜愛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臘肉,火腿,燒臘,鹹魚(醃魚),醃菜,泡菜,漬菜,以及鹽漬,糖漬,油浸,晾曬,風乾,冷凍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現以此為基礎和原材料的各種中國美食。  貯藏食物從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攜帶發展到人們對食物滋味的不斷追求,保鮮的技術中蘊涵了中國人的智慧,呈現著中國人的生活,同時“醃製發酵保鮮”也蘊含有中國人的情感與文化意象,如對故鄉的思念,內心長時間蘊含的某種情感等等。
第一季:5.廚房的秘密
  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而在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國的廚師個個都像魔術大師,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戲玩到如火純青的地步,這是8000年來的修煉。我們也在這漫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飛躍,他們共同的本質無非是水火關係的調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僅此一家。本集將主要透過與具有精湛美食技藝的人有關的故事,一展中國人在廚房中的絕技。
繼續看6-10集
選集
選集
(以上資料來自:)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陳曉卿向台里申請選題的時候,臨時選了個名字叫做“柴米油鹽醬醋茶”,後來一度叫過“舌尖上的旅行”,最後劇組討論才定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個名字。
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
任長箴受《慢食運動》中對美食學以及領域分類的啟發,來劃分了《舌尖上的中國》每一個分集。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後來在《舌尖上的中國》里以“記憶中的味道”呈現,以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去吃東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種食物,最乾淨、最樸素、最具有自然韻味的。
大框架確定之後,劇組在與中國烹飪協會的座談中,劇組得到了一本《中國烹飪大全》,裡邊羅列了和烹飪有關的所有素材,任長箴複印了書中很多關於“醬板鴨”“調味料”“湘西臘肉”具體的材料,後來還讓三、四集的兩位導演在網上各自買了一本,專門研究裡面的“轉化的靈感”和“時間的味道”。

前期準備

前期調研分三個部分文獻考察、網路收集和最後的實地調研。任長箴還買來1995年的《國家地理》雜誌,只要看到有吃的東西,就加上條以方便檢索。任長箴和調研員龔瑜等人把這些資料按地域劃分,匯集成表格。後來覺得還是麻煩,就把所有雜誌全撕了,整整撕了兩天,把雜誌里有用的資料裝進20多個活頁夾子,每個夾子都是用省份來命名。

拍攝過程

第一季
《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國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定位於“高端美食類紀錄片”,第一季只有7集,從2011年3月開始大規模拍攝,歷時13個月拍攝完成,鏡頭由中國70個不同地方採集而來。攝製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全國70個拍攝地,動用前期調研員3人,導演8人,15位攝影師拍攝,並由3位剪輯師剪輯完成。
《舌尖上的中國》中每一集都是由分集導演根據確立了的分集主題再去找尋符合主題的人物故事拍攝。當每個分集主題確立後,分集導演都需要經過3個階段才會進行拍攝:第一個階段是“文案寫作”階段,即分集導演看大量有關該主題的書、調查、並寫文案;第二個階段是“調研”階段確定分集要有什麼的美食需要拍攝;最後是根據單個美食去各個地方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地區尋找適合的人物以表達該種食物,承載這個地區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攝。
第一集是七集紀錄片的重中之重,因而這一集安排了任長箴和程工二人共同擔當編導。
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
在卓瑪采松茸那段錄製中,卓瑪一個小時只能採集一顆松茸,或是更少,按照這個速度完成拍攝可能需要任長箴和她的隊友半個月的時間。因為松茸稀少,所以不得不擺拍,於是,劇組就把挖好的松茸掩埋在土裡,進行“擺拍”。如果是真挖出來的松茸,而鏡頭對焦沒對好,“就把松茸埋回去再拍一遍”。
而至於片中“湖泊的饋贈”里出現的在湖北嘉魚的職業挖藕人,事先,湖北鹹寧電視台的編導陳玲已經幫劇組摸好了情況,但10月份,劇組到了現場才發現,這“兩個湖又小又不漂亮”,於是,劇組打聽了一個私人的湖,而且“第二天有三百人一起下湖挖藕”,便臨時換了拍攝地點。光三百人一起下湖的鏡頭,攝影師就拍了三天。因為在野外光照太強,拍攝的時間只能集中在上午九點之前和下午四點半之後。對於手裡拿著攝像機的攝像師來說,在淤泥下拍攝完成工人挖藕的整個過程後,先要把攝像機遞給攝影助理,然後兩個挖藕人把攝影師腿邊的爛泥鏟掉,兩個人再合力把攝影師拉出來,一個上午最多能拍三五個鏡頭。
第二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每一集都不是根據食物來定主題,食物只是出發點,通過美食看中國社會。全片都是由分集導演根據確立了的分集主題再去找尋符合主題的人物故事拍攝。當每個分集主題確立後,分集導演都需要經過3個階段才會進行拍攝:第一個階段是“文案寫作”階段,即分集導演看大量有關該主題的書、調查、並寫文案;第二個階段是“調研”階段是確定分集要有什麼的美食需要拍攝, 總導演陳曉卿認為路上也是一個獲得美食信息的過程,於是為了找尋美食出現在“舌尖”中,規定分集導演在“調研”時不能自己開車,必須要坐公共運輸工具“調研”,以方便在不斷與人交流。同時為了拍出一些相對日常,更多的人能夠吃到的美食,對拍攝的食材的價格有所限制,陳曉卿在第二季時曾就指示導演只可拍當時物價為50塊錢以下的食物;最後是根據單個美食去各個地方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地區尋找適合的人物以表達該種食物,承載這個地區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攝。
第三季
節目攝製組足跡遍布中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台灣地區,拍攝地點多達115處,調研採訪人物300多人,拍攝美食達400多種。節目組將近200人,除了央視自己的團隊之外,也有來自荷蘭和台灣地區的攝影師和剪輯師加入。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解說員李立宏--------
單珍卓瑪--------採集松茸的藏民
老包--------常年在浙江遂昌挖冬筍。
老黃--------雲南諾鄧火腿傳承人,雲南大理北部山區雲龍縣人。
聖武--------聖武和弟弟茂榮,湖北嘉魚縣上的職業挖藕人。
老黃黃國盛----陝北人,每年農曆十一月初開始,老黃都會做饃饃出去賣
劉光榮--------從四川來嘉興打工的裹粽技師
阿婆--------寧波年糕手藝傳承人
姚貴文--------姚貴文和王翠華,雲南紅河地區的建水古城做豆腐的手藝人
方興玉--------安徽毛豆腐手藝人
丁國雲--------紹興醬油手藝人
侯師傅--------上海三陽南貨店醃臘櫃檯組長
林仁灼--------16歲開始和父親學習種植紫菜
郭少芬--------鄭祥興蝦鋪傳承人
扎西--------黑陶匠人
居長龍--------淮揚菜大師,其刀法純熟。
梁子庚--------國際名廚

職員表

第一季
製作人
張海俊
導演組
陳曉卿(總編導)、任長箴(執行總導演)、胡迎迎(第二集導演)、馬羽潔(第三集導演)、張銘歡(第四集導演)、劉藝樂(第五集導演)、鄔虹(第六集導演)、楊曉清(第七集導演)
前期調研員
龔瑜
念白
李立宏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第二季
總導演
執行總導演
任長箴
總顧問
配音
李立宏
導演
李勇(第一集導演)、陳磊(第二集導演)、胡博(第三集導演)、鄧潔(第四集導演)、費佑明、劉碩(第五集導演)、陳碩(第六集導演)、丁正(第七集導演)
配樂
阿鯤
出品人
總監製
總製片人
節目監製
周艷、史岩、石世侖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第三季
出品人
慎海雄
監製
魏地春(總監製)、張寧(總監製)、梁紅、史岩(節目監製)、石世侖(節目監製)
總導演
劉鴻彥
總策劃
周塬
導演
駱永紅
攝影
Benito Strangio(荷蘭)、安同慶
撰稿
周塬、喻江
策劃
陳江、胡愛忠、王偉達、韓任偉、劉偉鵬
總顧問
邱龐同、王仁湖、尚哈玲、邊疆
美食總顧問
高炳義
顧問
章武、二毛
製片統籌
張東升
錄音統籌
范立明
錄音
喬婧、張金浩
導演助理
邊國鋒、王譽霏
英語翻譯
孫兆林
剪輯
孫鋒燚、閆伸、王宇宸、Rane Hazekamp(荷蘭)
作曲
張逸馬
解說
李立宏
攝影助理
彭海、湯驚雷、黃其泰、張小楠
航拍
盧宏梁、張二虎
數字影像管理
吳焱
前期調研
張銘、黃鶴
調色
夏鎮、楊婧、張穎
片頭設計
王曉雷、巴一、任丹、杜彥、李想、陳宏年
攝影棚拍攝
尤褘、張海鴻、史宇航、楊帆
聲音設計
高寶喜、王同
聲音統籌
陳璐、王博
聲音編輯
柴玉偉、湯彥君、薄華宇、劉孟夏
海報設計製作
劉發祿、胡彪
片名題寫
駱永紅
製片
鮑月、劉洋、王海欣、易文韜、張明文、趙征
現場製片
貢佳敏
外聯製片
王譽霏、張蕾、黎如雪
宣傳統籌
江舒遠
宣傳片製作
張震
後期合成
牛愛雲、朱建、王曉丹
花絮拍攝
趙世越、邊國鋒
弦樂隊
亞洲愛樂樂團
音樂演奏
袁小鋼、高冠琳、孫瑩、丁曉逄、高翔、尚靖雅、高飛、鄒暢、張平、王馨悅
音樂錄音
王鑫、李源
音樂混音
許剛
包裝設計
朱升元、戴紅、李柳菁
後期製作
蘇州傳視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片頭製作
恩都瑞格(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音頻製作
北京沐肆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後期合成
北京中視北方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前期設備
銀河星光(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視晨陽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製片服務
北京中視錦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項目主編
錢鈺
節目編輯
李瑤
播出管理
劉茜、蘭孝兵、陳妍妍、聶茸、霍志堅、符甦
責任編輯
袁峰、郝蕾蕾、歐陽秉輝、唐野、李振宇、蘇丹
宣傳管理
李艷峰、王春麗、杜袁騰、王彩臻、張晨明
融媒體監理
段瑩、馬夢瑩、汪曉琳
融媒體傳播
耿姝、郭曉姝、吳勝、宋瑩瑩、劉紫玉、張健、林琳、金齊
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類型曲名作曲人所屬專輯
配樂
《勞作的春夏秋》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水與火的藝術》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才下舌尖,又上心間》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時間的記憶》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廚房的交響曲》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勞動人民的平凡,與偉大》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夕下》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耕種速寫》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片頭曲
《舌尖上的中國》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冬藏》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東方智慧》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原野之風》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土地圖騰》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味與情》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水的秘密,城市的聲音》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微觀的世界》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大自然的法則》
阿鯤
《舌尖上的中國 原聲帶》
配樂
《彩蝶舞夏》
何真真
《京城四季(一)》
配樂
《初夏雨後》
謝明祥
《京城四季(一)》
配樂
《追夢》
RobertEtoll
《THETRAILERCOLLECTIONVOL.4》
配樂
《TambourBattant》
BrunoCoulais
《LePeupleMigrateur鳥的遷徙原聲》
配樂
《Lóri》
Amiina
《Kurr》
配樂
《HeartofGLICO》
小林武史
《SwallowtailButterfly燕尾蝶原聲》
配樂
《Shangba-La》
張大為
《eMao》
(以上資料來自:)

幕後花絮

  • 任長箴靠鏡頭來解析BBC的很多規律來運用在《舌尖上的中國》里,例如BBC講人並不講單個的人,而是講人際關係中的人,在《舌尖上的中國》中,任長箴並不只講卓瑪,她講卓瑪和媽媽,也不只講聖武和茂榮,講聖武、茂榮和他們的妻子孩子的故事——當人物關係被一一呈現的時候,故事也就出來了。
  • 任長箴表示拍攝之前節目組都覺得節目一定要用到航拍,結果意見到了陳曉卿那裡被經費預算頂了回來。最後大家找到一群做飛機模型試驗的清華大學,用帶著墊著泡沫塑膠、用牙籤和瓶子蓋綁著攝像頭的模型,試驗要拍的是最後一集《我們的田野》里的最後一個故事。遺憾的是這次“航拍”最終失敗,周圍的楊樹和鴿子太多了,飛機也沒辦法制動,第二次試驗借了兩床被單,為了飛機回來能緩衝一下,幾個人舉著被單追飛機。
  • 總監劉文表示紀錄頻道成立之初一個很重要的想法就是未來如何在海外爭奪國際傳播的話語權。《舌尖上的中國》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去看:2012年央視紀錄頻道成立,然後是央視一套改變收視為王的理念在次黃金時段開闢“魅力紀錄”時段——用劉文的話說就是,《舌尖上的中國》除了自身的內容和專業品質,還趕上了好時候。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頒獎方獎項名參考資料
2012年10月11月至14日
第十二屆中日韓三國製作者論壇
製作者大獎
2012年10月20月至23日
第二十二屆中國廚師節
中國飲食文化傳播獎
2012年10月28日
第七屆中國元素國際創意大賽
年度社團文化貢獻獎
2012年12月08日
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
“兩岸交流優秀作品”紀錄片
2012年12月20日
2012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獎”
評審團大獎
2013年月19日
2012中國電視榜
推委會特別大獎
2014年05月30日
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第23屆“星光獎”)
電視紀錄片大獎
2014年9月16日
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
2015年06月12日
第四屆“世界智慧財產權著作權金獎(中國)
——

發行信息

發行放映

播出日期播放平台備註
2012年5月14日~22日
魅力紀錄》欄目全國首播
2012年5月28日~6月5日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CCTV-2)每天17:30左右
魅力紀錄》版本
2012年5月23日~29日
特別呈現》時段
2012年6月1日~7日
寰宇萬象》時段
2012年6月2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8:00~15:0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2年6月18日~24日
精彩放送》時段
2012年6月23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0:00~17:0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2年7月
台灣公視
首播
2012年8月31日~9月6日
高清版,頻道首播
2012年9月
新加坡星和都會台
首播
2012年9月29日~10月5日
標清版,頻道首播
2012年9月30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1:00~18:0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2年10月
香港TVB翡翠台
首播
2012年10月1日~7日
標清版,頻道首播
2012年11月8日~14日
寰宇萬象》時段
2013年2月9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3:00~20:0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3年2月10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2:00~9:00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3年3月4日~10日
特別呈現》時段
2012年3月17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11:00~18:00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3年5月6日~12日
萬象》時段
2013年6月12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0:30~17:3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3年8月5日~12日
特別呈現》時段
2013年9月19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9:30~16:3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3年9月27日~10月3日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CCTV-2)每天17:10左右
魅力紀錄》版本
2014年1月6日~19日
部分省、市級電視台一輪播出
2014年1月29日~2月12日
部分省、市級電視台二輪播出
2014年1月31日~2月6日
特別呈現》時段
2014年4月11日~17日
特別呈現》時段
2014年6月1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0:30~17:3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4年6月11日~17日
特別呈現》時段
2014年6月30日~7月6日
特別呈現》時段
2014年7月13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1:00~18:0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5年2月11日~17日
萬象》時段
2015年2月18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0:41~16:52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5年6月20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0:41~16:49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5年10月5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0:34~16:48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6年2月7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0:39~17:3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2016年6月9日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10:39~17:30七集連播
節假日編排時段

收視率

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22:40至23:34《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播出期間的平均收視統計,節目播出前收視並發數是400,播出20分鐘後,收視並發數達到800,節目播出過程中收視並發數一直保持在800左右,基本無波動。

同名圖書

2012年6月,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所著、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舌尖上的中國》同名圖書出版。

作品評價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於其選材具有高度的大眾性,所謂“食色性也”,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所以它能獲得廣泛的認同,也就有了廣泛的觀眾基礎。其次,它貫穿全篇的人文情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學者張同道評)
“鄉愁”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懷,不管是從南方到北方,從國內到海外,所謂最好吃的菜是媽媽做的菜,最好的東西是故鄉的東西,最好的回憶是童年的回憶。《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對美食的垂涎,還有流淚的衝動。(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學者張同道評)
《舌尖上的中國》遠不止是一部“吃貨聖經”,而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應該只是“吃貨”的狂歡,“做紀錄片,文化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這個片子是帶著對食物的敬意來做的,觀眾能從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中,品讀到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導演陳曉卿評)
《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每一集的主線採取了碎片似的剪輯方式,進行了不同地域之間的組合和嫁接,講述了同一種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間的變化,這部紀錄片用味道營造出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從文化角度所探討的問題並不只是“吃”這么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舌尖上的中國》是美食獻給普通勞動者的頌歌,它傳達出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勞動中所產生的思考以及味覺審美。正是因為這些,才使這部紀錄片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感召。(《東方早報》評)
《舌尖上的中國》它之所以能夠吸引眼球,其投資和製作水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並不是單純只講述美食的紀錄片,它是把美食當做一個媒介,通過這個普通的媒介找到與這個媒介相關的、能夠令大眾熱情討論的東西。比如說傳統價值觀、人際關係、生存狀態甚至是哲學思考,都能夠通過這樣一部片子表達出來。(《東方早報》評)
《舌尖上的中國》創作團隊從故事選定、到設備器材都做了大膽的創新。在拍攝上,除使用常規的高清攝像機外,《舌尖上的中國》還使用了SONY F3拍攝設備,拍攝了大量的淺景深鏡頭,以從微觀的角度更好地展示中華美食。(新浪娛樂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