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鎮

興鎮

興鎮位於陝西蒲城縣城西13公里處,地勢平坦,總面積為41平方公里。改革開放以來,興鎮經濟飛速發展,第三產業突飛猛進,以企業為基礎,電力為龍頭的工業區正在形成,199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5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023元,文化、教育、衛生,計畫生育等社會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被譽為,中國焰火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興鎮
  • 外文名稱:Xing Zhen
  • 別名:焰火之鄉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興東,興南
  • 電話區號:0913
  • 郵政區碼:715515
  • 地理位置:陝西省蒲城縣城西
  • 面積:41平方公里
  • 人口:28534
  • 方言:中原官話-關中片-東府小片  蒲城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
  • 著名景點:唐橋陵遺址公園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蒲城站、蒲城東站
  • 車牌代碼:陝E
  • 被譽為:中國焰火之鄉
  • 名吃:水盆羊肉、肉夾饃、椽頭蒸饃
  • 特產:酥梨、蘋果、花炮
  • 園林景觀:紫荊公園、鹵陽湖公園
歷史沿革,特色產業,

歷史沿革

興鎮,原名“旌仕坊”因在清乾隆年間,就以盛產優質白紙而稱為“精紙坊”後因生意興隆,而取名“興市鎮”轄18個自然村,9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534人,多數為漢族,有可數回族,其中農業人口26644人。耕地總面積43673畝,經濟林作物酥梨3500畝,蘋果3000畝,沙紅桃500畝,日光溫室50棚。
傳說中的“桿火”藝術(the art of stick)傳說中的“桿火”藝術(the art of stick)
境內交通便利,西禹公路,西延鐵路橫貫東西,興原公路,興罕公路南北並行,郵電通信方便,電力充足,興鎮變電站主變容量11萬千伏。
蒲城的花炮歷史悠久,始於盛唐,鼎盛於明清。特別是建國以來,蒲城焰火曾作為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遠赴法國、日本等國表演施放;先後七次赴京為共和國國慶大典助興喝彩,為深圳“荔枝節”、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大慶、西安交通大學百年校慶及國內多項重大活動錦上添花。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城市運動會上,受到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伍紹祖熱情稱讚,獲突出貢獻獎。2002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受到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高度評價,獲特殊貢獻獎。蒲城焰火以其獨特的魅力令國內外無數觀眾痴迷驚嘆,被譽為“中華一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蒲城全縣花炮生產鄉鎮已發展到11個,從業人員4萬餘人,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花炮公司31家,正在改造建設新的花炮公司92家,可生產煙花爆竹產品14大類800多個品種,花炮產值收入4億元,居西部第一位,被授予“中國花炮之鄉”,是陝西省三大傳統花炮產區之一,也是西北五省區最大的花炮產銷基地。

特色產業

在蒲城有句順口溜:“先有興市鎮,後有蒲城縣”。可見興市鎮歷史悠久。上世紀70年代,興市鎮改為興鎮。興鎮在蒲城縣城西15公里處,其前身叫旌仕坊(就是做炮的作坊)。旌仕坊的南邊有個雷坊村(就是做大雷子的村子),傳說那裡有兄弟二人以做炮為生,後來老二去了瀏陽,老大留在了蒲城。因此,中國傳統煙花工藝就有了“南有瀏陽北有蒲城”之說。(摘自《走進陝西-蒲城自助游》)
蒲城花炮生產多年形成的管理經驗、一流的專業生產技術和廣泛的民眾基礎,為蒲城花炮業的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據興鎮鎮長尚黎陽介紹說,興鎮全鎮28000口人,從事花炮生產銷售的有1萬多人,為此鎮上專門成立了花炮產業服務辦公室,由4人專門負責。花炮收入占到全鎮人均收入的40%,占從事花炮生產銷售的農戶家庭收入的80%。花炮生產銷售以西禹公路為軸線呈帶狀分布,當地農民年齡大的乾小工每月收入1200至1300元;年輕點的乾重活,和技術工人一樣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花炮生產公司化後全鎮申辦公司的有38家工區,通過批准的18家,產值300-500萬不等,預計到2009年興鎮新建公司50家總產值達3億元。
興鎮是蒲城花炮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描繪出整個行業的美好前景。與其相鄰的荊姚、坡頭、蘇坊、三合等鄉鎮緊隨其後,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