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二首

《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二首》是唐代杜甫寫的兩首詩。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二首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點評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二首
其一
去歲茲辰捧御床,五更三點入鵷行。
欲知趨走傷心地,正想氛氳滿眼香。
無路從容陪語笑,有時顛倒著衣裳。
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其二
憶昨逍遙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龍顏。
麒麟不動爐煙上,孔雀徐開扇影還。
玉幾由來天北極,朱衣只在殿中間。
孤城此日堪腸斷,愁對寒雲雪滿山。

點評鑑賞

瀛奎律髓》:
此二詩乾元元年虎戍作於華州為句功時。凡老杜七目律詩,無有能及之者;而冬至四詩、檢唐宋他集殆遍,亦無復有加於此矣。
《唐詩鏡》:
結極跌宕之妙。
杜臆》:
“麒麟”聯寫天子御朝光景甚妙。乘輿曾經播越,故“玉幾”著“由來”字,有欣幸意。“朱衣”謂院中故人,著“只在”字,若妒之,實謔之也。
紀昀:此種皆有意推崇,不為定論。何義門:“去年”、“今日”重言之,用《三百篇》體於律詩中。
《西河詩話》:
少陵《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詩,通體用追憶語,故雖“麒麟不動”、“孔雀徐開”,極其鋪排,而前後點清,純以踱實為蹈虛之法。起句所云“憶昨逍遙”、“去年今日”皆是也。特少陵生平最不善作殿閣詩,凡退朝諸作,如“戶外昭容”、“天門日射”等,皆以偏側拈起,失渾破之法。蓋唐人應制多用七律,一如應試六韻,極重起句,必如題而起,名為破題。而少陵不耐,遂致軼步。故其和賈至《早朝》一詩,世謂遠遜於王、岑二作。雖少陵身份從不以此定優劣,然其說則不可不曉耳。
讀杜心解》:
此首清響堅光,鑿與前首迥別。上四,追寫賀節朝儀,只用“憶昨”提起,終不夾入傷心軟語。五、六,承上啟下,筆法帶側。謂“龍顏”儼居天上,本難近瞻;而宮班故在殿中,向曾接武,茲也頓成今營矣。趙大綱平看,便不活。
杜詩鏡銓》:
“由來”“只在”四字,含許多悵望意,不勝君門萬里之感。蔣弱六云:兩作俱首尾呼應,另為一格。前首悵懷,次首追溯;前首全用虛筆,次首全用實筆。結處一愁將來,一愁當下:亦相表里。
《聞鶴軒初盛唐評選讀本》:
陳德公曰:中聯純用堅緻筆寫事。三、四蒼亮,五、六彌峭,全以骨行,便入“諸將”、“詠懷”筆節。評:前六皆從“憶昨”字內,淋漓極寫,一往情深。只末二著“此日”,掉轉法,最開拓。蓋時當寂寥,追溯盛隆,無限黯然,不言以表。
《唐七律選》:
追憶告語如訴,且於敘事攄意中不廢壯浪跳擲之氣。
昭昧詹言》:
追憶傷感。此詩以“憶昨”二字為章法骨子。先君云:“儀物如故,欲見無由,‘由來’‘只在’,想之之詞。”收大斷,又結穴,與《秋興·蓬萊》篇同。
吳曰:全是想像之間,故特見敏妙(“憶昨逍遙”六句下)。張曰:末句言其在華州之寂寞也。吳曰:折筆峭勁,絕大神力。《秋興》八首全用此法。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