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黃堇

臭黃堇

臭黃堇,無毛叢生草本,高30-50cm,具主根。產四川北部(理縣、邛崍山、黑水、馬爾康、金川)、雲南西北部(貢山、維西),生於海拔2100-3100米左右的河谷地。模式標本采自黑水。本種葉通常具臭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臭黃堇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罌粟目 Rhoeadales
  • 亞目:罌粟亞目 Papaverineae
  • :罌粟科 Papaveraceae
  • 亞科: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 :紫堇族 CORYDALEAE
  • :紫堇屬 Corydalis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中國植物志,

形態特徵

無毛叢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主根。
莖具棱,枝條花亭狀,對葉生,稀腋生。
基生葉多數,高約10厘米;葉柄約與葉片等長,基部具鞘;葉片卵圓形,2-3回羽狀全裂,一回羽片5-9枚,具短柄,二回羽片約3枚,無柄,通常二回三深裂,有時側生裂片全緣,末回裂片披針形,約長5毫米,寬1-2毫米。
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但葉柄基部不具鞘。
總狀花序頂生和對葉生,長5-10厘米,多花,先密集,後疏離。苞片卵圓形或披針形,稍長於花梗。花梗長約3毫米。
花黃色,平展。萼片卵圓形,長約1.5毫米。外花瓣漸尖,無雞冠狀突起或極不明顯。上花瓣長約1.5厘米,距約占花瓣全長的1/4,短囊狀,下彎。下花瓣長約1.2厘米,舟狀。內花瓣具半圓形雞冠狀突起,爪絲狀,約與瓣片等長。雄蕊束披針形,上部縊縮成絲狀。柱頭橫向呈兩臂伸出,兩端各具2-3乳突。
蒴果線形,長2-3厘米,寬約2毫米,近鐮形彎曲,具1列種子。
種子直徑約1.5毫米,具杯狀的種阜。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100-3100米左右的河谷地。

分布範圍

產四川北部(理縣、邛崍山、黑水、馬爾康、金川)、雲南西北部(貢山、維西)。模式標本采自黑水。本種葉通常具臭味。

中國植物志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罌粟目 Rhoeadales
罌粟亞目 Papaverineae
罌粟科 Papaveraceae
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紫堇族 CORYDALEAE
紫堇屬 Corydalis
黃堇組 Sect. Sophorcapno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