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從社會學習的觀點出發,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用以解釋在特殊情景下動機產生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評估的結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動機。自我效能理論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動機心理學家們的極大興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效能理論
  • 外文名:Self-Efficacy Theory
  • 創始人:班杜拉
  • 創立時間:1977年
理論概述,綜述,與傳統的區別,替代強化,深入研究,發展歷史,意識內容,產生背景,研究主題,現象學,概念表述,主體作用機制,選擇過程,思維過程,動機過程,作用示例,心身反應過程,形成與發展,教師—學生,分析,自我效能理論,因果效能感,外界作用機制,培養途徑,

理論概述

綜述

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班杜拉對心理學的主要貢獻之一在於他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既可以看出行為主義的影子,又可以看到認知心理學的影響。他堅持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一些基本觀點,如強調研究人類的行為,強調客觀化的研究原則,強調學習中強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內部的心理過程,強調自我因素對行為的中介調節作用。他主張行為和認知的結合;主張必須以環境、行為、人三者之間的互動作用來解釋人的行為。
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理論

與傳統的區別

與傳統的行為主義對學習的認識不同。傳統的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而班杜拉認為人除了直接學習外,更重要的還在於他可以通過觀察去進行間接學習。人的社會行為大部分是通過觀察學習獲得的。“觀察學習”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亦稱之為“替代學習”。用班杜拉的話來說“一個替代學習事件可以這樣來定義,既經由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一個人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現存的行為反應特點得到矯正。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觀察者並沒有外顯性的操作示範反應。”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看出觀察學習的以下特點:一是觀察學習並不必然具有外顯的反應;二是觀察學習並不依賴直接強化;三是認知過程在觀察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由此,班杜拉認為強化除了對直接行為後果的外部強化外,還有替代強化自我強化。替代強化指觀察到別人的行為受到獎懲強化時,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一個間接的強化作用。自我強化是指在行動的過程中,人們根據自己設立的一些內在的行為標準,以自我獎懲的方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自我效能理論正是從這兩種強化的作用發展而來的。班杜拉認為強化並不像傳統的行為主義者所認為的是學習的必要條件,而是一種促進條件。譬如小孩子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在沒有外部強化的情況下,他們仍會玩得很開心。

替代強化

替代強化的作用機制可以描述如下:當一個人觀察到別人的行為時,會產生兩種認識:一是認識到行為所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如外界對此行為的反饋與強化;另一個是認識到此任務的難度如何及其行為方式。這兩種認識將會影響觀察者對模仿此行為的預期,此預期包括兩種成分:對行動結果的預期及從事此行為把握的預期。這兩種預期將對觀察者是否採取此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自我強化強調行動是否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標準,從而受到自我獎懲的內部強化。人在行動的過程中總會有自己的預期標準,如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標準就會更積極地去行動,否則就會改變行動。
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理論

深入研究

對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深入研究,班杜拉發現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他指出強化的作用在於激發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和調節人的行為。這種作用的機制在於從先前的經驗中形成的對後續行為的期待。他把這種期待分成兩種: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結果期待指的是人對自己的某一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如果人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會導致一種好的結果,那么這一行為將會被激活,受到選擇。效能期待是指人對自己能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它是自己對自身能力的一種主觀上的評估。在“效能期待”的基礎上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發展歷史

意識內容

自我效能理論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學習論觀點的邏輯產物。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產生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在對傳統行為主義的繼承與批判的歷史關係中逐步形成的,是當傳統行為主義陷入危機之後,作為對這種危機的反應並接受新興的認知心理學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新行為主義體系,其基本特徵是強調主體因素對人類學習的必要性及其對人性潛能發揮的決定性。

產生背景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體系是對他的一般學習論觀點的理論展現。他的一般學習論觀點是他對人性及其因果決定模式的理智把握,在理論形態上表現為三元互動決定論。三元互動決定論探討的是環境、行為以及表現為思維、認知、自我評價等的人的主體因素之間的互動決定關係。對行為主義傳統的心理學研究而言,三元互動決定論中的人的主體因素及其作用機制,構成了它的一片尚待開墾的荒蕪之地,因為在行為主義的任何傳統形式的理論體系中,人是沒有自我的。縱觀班杜拉學術思想的發展,70年代末以前,他主要從事於對其一般學習論觀點的闡釋並建構其觀察學習理論;當他的一般學習論觀點確立後,自80年代以來,他的學術興趣便轉向對現象的全面考察,特別典型地表現為對自我效能現象的關注。

研究主題

長期以來,有關人類行為的心理學研究主題限於兩個方面:或是關於行為技能或知識的獲得過程,在理論形態上表現為各種學習理論體系;或是關於行為反應的產出或表現過程,在理論形態上表現為各種動機理論體系,而關於從已獲得的行為知識到將這種知識轉化為實際行為表現的中介過程則被忽視了(Newell,1978)。70年代以來,受信息加工心理學關於內部認知過程的研究的影響,不少理論家試圖對上述中介過程作出理論闡釋,其中,班杜拉關於行為產出過程所提出的概念-匹配機制(Bandura,1986),也是這種努力的結果之一。

現象學

但是,這三種研究只涉及到了行為的機械方面,而沒有涉及到行為的現象學方面,因而仍不足以對現實的人類行為作出充分、完備的說明。現實的人類行為表現中的一個基本事實是,擁有相同行為技能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條件下,在執行同一行為活動時,其表現的出色程度是不同的,甚至相差懸殊。這表明,在人類行為表現的機能活動中,還有一個為上述三種研究尚未觸及到的作用領域,這就是班杜拉及其社會學習理論中的所謂效能機制。

概念表述

作為主體因素的一個方面,自我效能是指個體應對或處理內外環境事件的效驗或有效性。和傳統心理學的能力理論不同,社會學習理論的自我效能理論並不試圖描述主體自我的某一穩定不變的屬性(Evans,1989),而要從個體心身機能的發揮這一動力學角度來探討主體自我在其中的作用。所以,它的自我效能概念所把握的,是個體以自身為對象的思維(self-referent?thought)的一種形式,指個體在執行某一行為操作之前對自己能夠在什麼水平上完成該行為活動所具有的信念、判斷或主體自我感受(Bandura,1994),因而構成自我的一個現象學特徵。正因為如此,在有關自我效能的心理學研究中,更具理論及實踐意義的概念表述方式,是自我效能感(perceived?sdlf-efficacy)、自我效能信念(self-efficacy?beliefa)或自我效能期待(self-efficacyexpectancy)等。
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理論

主體作用機制

自我效能感與工作績效之間的關係模型
從其概念內涵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決不只是個體對自己即將執行的活動的未來狀態的一種事先預估,而與這一活動的實際執行過程及執行後的實際狀態沒有因果的關係。事實上,它直接影響到個體在執行這一活動的動力心理過程中的功能發揮,從而構成決定人類行為的一種近向原因(proximal?determinant)。自我效能感是通過若干中介過程實現其主體作用的。

選擇過程

從三元互動決定論看,“人同時是環境的產物和營造者”(Bandura,1989a,3)。人作為環境的營造者,除通過自己的活動改變環境的性質外,也部分地決定於人對環境的選擇。一般而言,當面臨不同的環境時,個體選擇自認為能加以有效應對的環境,而迴避自感無法控制的環境。一旦個體選定某種環境,這種環境反過來又影響到他的行為技能和人格發展。另一方面,當個體可以採用不同的活動來解決所面臨的任務時,由於不同活動包含著不同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他選擇哪種活動就決定於他對可供選擇的各種活動的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形式的活動中,個體與之發生互動關係的對象及其對個體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不同,他在其中獲得的體驗在性質和形式上也會有所不同。各種不同的活動方式作為人類普遍經驗的種種形式,都有轉化成個體直接經驗的潛在性。所以,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僅決定了個體在發展過程中當面臨新的任務時,是把它當作挑戰加以迎接還是當作困難加以迴避的生活態度,而且也通過影響個體對不同活動方式的選擇而決定其人性潛能在哪些方面得到開發,又在哪些方面被忽視而得不到實現,正如班杜拉指出的那樣,“任何影響到選擇行為的因素,都會對個體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定向作用”。

思維過程

自我效能感能夠影響或激起若干特殊形態的思維過程,這些思維過程對個體活動成就產生的影響或可是自我促進的,或可是自我阻礙的,依效能感的高低而不同。首先,目標設定是人類行為自我調節的主要機制之一,但個體把什麼樣的成績設定為自我行為的目標,則受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目標的挑戰性不僅激發個體的動機水平,而且也決定個體對活動的投入程度,從而決定其活動的實際成就。其次,自我效能感決定了個體對即將執行的活動場面或動作流程的心象實現(imaginal realization)的內容和性質:個體若堅信自己的活動效能,則會傾向於想像成功的活動場面並體驗與活動有關的身體狀態的微妙變化,從而有助於支持並改善活動的物理執行過程;否則,他更多想像到的是活動的失敗場面,擔心自己能力的不足,並將心理資源主要地投注於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失誤,從而對活動的實際成就產生消極影響。第三,在歸因活動中,效能感強的人傾向於把成功歸因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敗歸因為技能的缺乏和努力的不足。這種思維方式反過來促使個體提高動機水平,發展行為技能,從而有利於活動的成功。第四,個體對行為結果形成內控或外控的不同期待,部分地決定於其效能感的高低,並通過改變自我動機的水平而影響活動實際執行的動力心理過程。
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理論

動機過程

如上所述,自我效能感通過思維過程發揮主體作用,通常都伴有動機的因素或過程參與其中。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還會影響個體在活動中的努力程度以及在活動中當面臨困難、挫折、失敗時對活動的持久力和耐力。特別是對於那些富有挑戰性或帶有革新性質的創造活動而言,這種持久力和耐力是保證活動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作用示例

大學生計算機自我效能感
從其社會屬性來看,個體活動的成就依賴於社會的標定或認可:作為歷史發展的結果,社會在特定時期對各項人性活動領域都形成了相應的成就判定的貫常標準。任何帶有革新性質的創造活動,其本性決定了它與社會的流俗或思維定勢相對立,因而在被社會認可、接納、甚至帶來一個新的時代的初期,必然遭遇種種社會壓力的阻礙而使創造主體經受失敗的挫折。在人類自我創造的歷史過程中,無論是在社會變革運動、藝術創作、科學研究和技術革新等各領域,先驅者們無不以堅強的毅力屢經暫時失敗的挫折,否則他們也就不構成歷史的先驅者。處於這種暫時失敗的挫折環境中從事創造活動,其創造的動力正來源於他們強烈的自我效能感(Bandura,1989b)。所以,強烈的自我效能感不僅對個體具有適應價值,而且同時對個體和社會具有發展的動力學意義。

心身反應過程

在面臨可能的危險、不幸、災難等厭惡性情境條件時,自我效能感決定了個體的應激狀態、焦慮反應和抑鬱的程度等心身反應過程。這些情緒反應又通過改變思維過程的性質而影響個體的活動及其功能發揮。應對效能感強的人,不會在應對環境事件之前憂慮不安。而懷疑自己處理、控制環境的潛在威脅的人則擔心環境充滿了危險,因而體驗到強烈的應激狀態和焦慮喚起,並以各種保護性的退縮行為或防禦行為被動地應對環境。這些行為方式既限制了個體人格的發展;又妨礙了其主體性在活動中的功能發揮。事實上,威脅性並不是環境事件的固有的屬性,而是建立在個體應對效能感和環境的潛在危險之間的一種關係屬性,既決定於環境本身的性質,也決定於個體應對環境事件的自我效能感和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應對過程的性質(Bandura,1989b)。社會學習理論關於自我效能感通過心身反應過程發揮主體作用的研究,在當代心理醫學的一個新興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此即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自我效能感作為心理意義上的一種主觀感受,是通過影響體內生化過程而介入到應激源與免疫系統之間關係的。班杜拉在實驗條件下進行的生化檢測表明,自我效能感不僅影響到自主神經系統的喚起水平,而且也影響到兒茶酚氨的分泌水平和內源性鴉片肽的釋放水平。這些生化物質作為神經遞質,均參與了免疫系統的功能調節過程。當面臨同樣的應激源時,自我效能感強的人不表現出這些物質分泌水平的提高,因而保證了免疫系統的正常平衡;但自我效能感不足則引起了這些物質生化水平的明顯提高,從而打破免疫系統的正常平衡,並破壞其免疫功能(Bandura,1992a)。所以,保持樂觀的自我效能感,對於保證免疫系統的功能、促進身體健康在預防醫學上也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理論

形成與發展

教師—學生

自我效能感作為個體對自己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效驗的主體自我判斷,不是憑空作出的,而要以一定的經驗或信息為依據。在社會學習理論看來,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及其結果,向個體顯現著大量不同性質的信息。其中,與個體互動效驗有關的信息稱自我效能信息,自我效能感正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認知加工而形成的。 活動及其結果對主體所具有的信息價值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就自我效能信息而言,其呈現的不同方式構成了個體形成自我效能感的不同途徑。第一,成敗經驗,即個體對自己實際活動的成就水平的感知。它是個體獲得自我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並構成個體對在其它信息基礎上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加以檢驗的手段,因為它以確證的方式顯現了個體駕御環境事件的能力。第二,替代經驗,即對能力等人格特徵與自己相似的他人的活動及其成就水平的觀察。它使觀察者相信,當自己處於類似的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就水平。第三,言語勸導,即接受別人認為自己具有執行某一任務的能力的語言鼓勵而相信自己的效能。言語勸導信息的效能價值取決於它是否切合實際:現實化的言語勸導因能夠激發個體的動機水平而使之易於成功,從而使他在這種信息基礎上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得到實現;但不切實際的言語勸導很難在活動中得到實現,從而不僅使勸導者失去威信,還會反過來挫敗個體的自我效能感。第四,情緒反應,即個體在面臨某項活動任務時的心身反應:平靜的反應使人鎮定、自信;焦慮不安則使人對自己的能力發生懷疑。

分析

相對於活動主體而言,不同形式的自我效能信息,作為活動及其結果對個體活動效能的反映不是自明的,而依賴於主體的注意、把握和評估。因此,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還需要個體對自我效能信息的認知加工過程的參與。班杜拉認為,效能信息的認知加工過程具有兩個相對獨立的功能:一是決定個體對何種類型的效能信息加以選擇性注意並構成其效能自我判斷的基礎;二是決定個體對不同渠道的效能信息進行分析和比較、並使之整合為統一的自我效能感的組織原則(Bafldura,1992b)。

自我效能理論

活動的成就水平決定於多種因素,其中除主體能力外,還包括任務的難度、個體的努力程度、外援的多寡、作為活動背景的環境條件等非能力因素。認知加工過程不僅幫助個體對影響到活動成就水平的各種因素及其相對影響力大小的分辨,而且也有助於個體知覺到活動的成就水平因這些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的時空模式的變化,從而形成更加真實的自我效能判斷。但在這些分辨和知覺的過程中,另有一個主體因素卻不利於保證自我效能判斷的真實性,即個體對活動的自我監控偏好:有些人傾向於注意並記忙自己在活動表現中的消極方面,從而降低效能自我判斷的水平;有些人傾向於注意自己活動的成功方面而忽視其失敗方面,從而使效能自我判斷朝向誇大的方向發展。 關於自我效能感的發展,班杜拉以個體社會化過程為線索作了全面的考察(Bandura,1986)。他指出,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個體所面臨的基本生活任務及其活動的形式和對象的差異性,決定了個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自我效能感在信息來源、性質、結構、領域等維度上的不同。總體而言,個體在每一發展階段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一方面是此前各發展階段的社會化的結果,另一方面又影響到他在當前各項活動中的功能發展,並接受其生活實踐的影響,從而表現出在不同年齡階段上的發展特徵。

因果效能感

在自我效能感的發展研究中,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班杜拉關於因果效能感(causal?efficacy)最初如何在個體身上產生的論述。雖然新生嬰兒由於身體不成熟的限制而缺乏各種行為技能,但他並不是一塊白板,而擁有廣泛的人類潛能。隨著營養的不斷攝取,嬰兒體內發生著連續的生理成熟過程,其重要結果之一是體能的獲得,它為新生兒進行各種偶然的無意動作如伸手、抓握、踢腿、叫喊等提供了力量的基礎。這些動作一旦介入對象世界,便構成對象世界運動變化的動力原因,如推移物體、踢動搖籃、引起成人的照顧反應等。在反覆體驗無意動作與它所引起的環境變化的基礎上,嬰兒逐步意識到動作與對象變化之間的內在關係。這種因果關係的認識,正是嬰兒自我效能感的最初萌芽。
因果效能感的產生不僅需要自我觀察,而且還需要一個新的認知,即把自己的動作看成是自我存在的一個方面,這就是嬰兒自我與對象世界及他人存在的分化過程。自我與對象的分化產生於經驗的差別性,如當嬰兒自己做出某種動作時,會引起疼痛等主觀感受,但當他看到別人做出類似動作時,卻不會引起他的這種感受。這種主觀感受的差別性,正是嬰兒對自我動作與他人動作加以分別、並由此產生自我與對象的分化的人性基礎。

外界作用機制

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在行動前對自身完成該活動有效性的一種主觀評估,這種預先的估計對後續的行為會多方面地發生影響。
影響人對行為的選擇
當個體面對一個新的任務時,他首先會對該任務的價值進行估計。確定出是有價值的任務才會有下一步行為,那么是不是任何有價值的行為個體都會採取行動呢?這還會有另一個選擇過程。當個體對自己完成該任務的能力評價很低時,他可能不會採取行動或者選擇一個較容易的目標。正如在高考填報考志願一樣,當一個學生感到報考清華大學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時,他是不會報考的,會換一個容易報考的。
自我效能感不僅影響到個體目標的選擇,還會影響到個體的行為方式。我們在做事情時都會選擇一種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方式。在生活中,人都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而且很難改變,原因之一可能是由於熟悉的行為方式最具有自我效能感。在行動的過程中,人會根據行為結果的反饋,相應地改變自我效能感,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目標與行為方式。
影響面對困難時
在行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會影響到人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決心,影響人行為的堅持性。與此相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的概念最早是由動物學習理論家(Oermier and Seligman,1969;Seligman and Maier,1967)提出的。他們研究發現,當動物(狗、白鼠等)被置於難以逃避的電擊區域時,起初它們試圖逃避,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都無法取得成功後,它們的反應明顯變消極了,再次把它們放入相似的環境,它們便會放棄努力,雖然在新的情景下只要稍做努力就可以逃脫,這種現象就稱之為習得性無助。不僅動物,人也會形成習得性無助,一旦形成習得性無助,再次遇到相似的情況,便會放棄努力。分析其作用機制可以發現,只有當人把失敗歸結為不可控制的因素時,才會形成這種無助感。而不可控制的原因意味著自我效能感的低下。這個經典的實驗很好地證明了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更容易放棄努力。一個學生如果認為自己沒有數學細胞,數學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很低時,很容易便會向困難屈服;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就會想出各種辦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會輕易放棄。高自我效能感者所付出的努力與任務難度成正比,低自我效能感者則相反。
影響人的情緒狀態
當我們認為做某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時,往往會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情緒飽滿,主動性也更高。能力與興趣是可以相互影響的一對概念,在某一方面能力強的人,往往也會表現出更大的興趣,這在學習方面表現得很突出。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十有八九是因為在這一學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興趣又可以使人更加投入,獲得更好的成績,從而促進能力的增長。這便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與此相似,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更有興趣從事某一活動。在行動的過程中他們會更加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對外界的信息會更加積極地進行加工,從而更有可能獲得好的結果,好的結果又能起到強化作用,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解決問題之前,往往會從積極的方面去考慮問題,形成正向預期;遇到問題時,也會以一個樂觀的心態看待它,較少產生焦慮。

培養途徑

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過以下三條途徑來培養自我效能感。
增加個體對成功的體驗
自我效能感作為個體對自己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效能的主觀判斷,不是憑空做出的.而是以個體多次親身經歷某一同類工作而獲得的直接經驗為依據的。它是獲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徑,並且也是對個體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進行驗證的基本途徑。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體驗則會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增加替代性經驗
替代性經驗指個體通過觀察能力水平相當者的活動,獲得的對自己能力的一種間接評估。它是一種間接經驗。它使觀察者相信,當自己處於類似的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就水平。
語言說服
指通過他人的指導、建議、解釋及鼓勵等來改變人們的自我效能感。當個體總能獲得外界的關心和支持時,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增強。人們對自身能力的知覺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圍人評價的影響,尤其當評價來自於有威信或對個體來說比較重要的人。班杜拉認為對個體的“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會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如果說服者的言語勸導與個體的實際能力不相一致時,一開始可能會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但經過驗證後,反而會加劇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