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毗尼國(臨兒國)

蘭毗尼國

臨兒國一般指本詞條

古地名。亦稱“臨兒國”。在今尼泊爾靠近印度北方邦邊境地區的羅美德。相傳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地。佛教徒視為“聖地”之一。中國高僧法顯和玄奘均曾到此。 在聖地周圍,有尼泊爾、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緬甸等國援建的寺廟。藏傳佛教的白教葛舉派也有一座較大寺廟在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毗尼國
  • 亦稱:臨兒國
  • 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地
  • 簡介:佛教徒視為“聖地”之一
名稱由來,歷史傳說,歷史價值,現代發展,周圍環境,

名稱由來

蘭毗尼是梵文“可愛”的意思,這裡原為古代天臂國善覺王夫人蘭毗尼的花園,此處因此而得名。

歷史傳說

今天的蘭毗尼是個不大的村莊,綠樹成蔭,景色秀麗,有許多與釋迦牟尼有關的歷史遺蹟。這裡有一座白色方形建築,是兩層石砌的平台,在濃郁茂盛的樹木襯托下,十分莊嚴肅穆。這就是瑪雅黛維女神廟,也稱摩訶摩耶夫人廟,瑪雅黛維是北天竺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蘭毗尼附近)淨飯王的妻子,相傳公元633年尼泊爾陰曆正月的望日,她在回娘家的路上來到蘭毗尼花園,在一株巨大的娑羅雙樹下休息的時候生下了悉達多·喬答摩,即後來聞名世界的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位於印度平原的南部,四周掩映著森林樹木。釋迦牟尼的人們相信佛祖的母親之所以選擇了釋迦牟尼是因為這裡的環境寧靜祥和。

歷史價值

釋迦牟尼於公元前623年出生在著名的釋迦牟尼庭園裡,他的誕生地成為後人朝聖的地方。印度君主阿育王就是朝聖者之一,他是虔誠的佛教信徒,不僅下令免除了佛祖誕生地附近的所有苛捐雜稅,佛教書上還記載阿育王在佛祖誕生的確切地點上立了一塊石碑作為標記,並以示紀念。最近考古學家才在一個七層磚壘起的平台上發現了該紀念石,它埋在神殿舊址下面5米處,1993年在掘進開路時被毀壞。

現代發展

佛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的傳播很廣,尤其在南亞、東南亞和中國。蘭毗尼是佛教徒朝拜的聖地,幾千年來,蘭毗尼吸引著尼泊爾和世界各地的佛教徒,至今每年仍有成千上萬的人,長途跋涉,來到這裡尋覓佛跡和參謁佛祖降生地。蘭毗尼每年都在尼歷正月釋迦牟尼誕辰日舉行盛大的廟會,當地人將佛祖像放置在一輛裝飾華麗的木輪大車上到處巡遊,佛徒們雲集在此朝覲。寺廟中經聲不絕。香菸繚繞。
蘭毗尼不僅是尼泊爾的驕傲,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釋迦牟尼現在已發展成佛教徒的朝聖中心,它的歷史和是佛主誕生地這一事實是其主要特色,因此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人。對於世界大家庭來說,釋迦牟尼就是和平和相互理解的象徵,他就像是佛,代表著寧靜和遠離塵世的喧囂。

周圍環境

在該寺遺址北面不遠處,還有一個著名古蹟,即“阿育王柱”。阿育王是公元前3世紀統一印度的著名君王,對弘揚佛教功勳卓著。此柱是他前來朝拜佛陀誕生地時所立。菩提樹再向南,有兩個印度教的標誌。聖地的西面,是一片充滿自然韻味的蘆葦地。在聖園周圍,有尼泊爾、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緬甸等國援建的寺廟。藏傳佛教的白教葛舉派也有一座較大寺廟在此。我國佛教協會援建的“中華寺”也坐落在此地,與尼宗教界開展合作往來。
蘭毗尼西27公里處,是當年釋迦牟尼的父親淨飯王和王后摩耶夫人的王宮位置,稱梯羅拉廓特。這裡分布著王宮、佛塔、寺院的地基。最為著名的是悉達多太子出家時走出的東門。在梯羅拉廓特的東北尼吉拉瓦,有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柱的兩個碎片。此外還有薩嘎哈瓦和阿羅拉廓特等古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