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俞

膽俞,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膽之背俞穴。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並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主治黃疸,口苦,嘔吐,脅痛,驚悸,胸腹脹滿,骨蒸潮熱,及肝火,膽囊炎,胃炎,肋間神經痛等。斜刺0.5—0.8寸。

基本介紹

  • 出處: 《針灸甲乙經》
  • 隸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 功能: 疏肝利膽,清熱化濕
  • 操作: 斜刺0.5—0.8寸
  • 主治: 黃疸,口苦,嘔吐,脅痛等
  • 特殊主治: 膽之背俞穴
  • 主要配伍: 配日月治療脅肋疼痛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附註,

名稱釋義

膽,膽腑也。俞,輸也。膽俞名意指膽腑的陽熱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功能作用

外散膽腑之熱。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定位

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背闊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10、第11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10、第11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10、第11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

主治

1. 黃疸、口苦、脅痛等肝膽疾患;
2. 肺癆,潮熱。

操作

斜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膽囊炎、膽石症、急慢性肝炎、胃炎、消化道潰瘍、肋間神經痛等。

配伍

配日月治療脅肋疼痛;
配公孫、至陽、委中、神門、小腸俞治療黃疸。

功效

疏肝利膽,清熱化濕。

附註

膽之背腧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