膂

(2) 按:“膂”是後起字,為別于姓呂的“呂”和黃鐘大呂的“呂”。又如:膂烈(剛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膂
  • 讀音:lǚ
  • 筆畫:14
  • 部首:月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lǚ 〈名〉
(1) 形聲。從肉,旅聲。本義:脊梁骨
同本義 [backbone]
膂,篆文呂從肉,從旅。——《說文》
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書·君牙》
而使內處心膂,外總兵權。——《文選·庾亮讓中書令表》注引賈逵《國語》注:“膂,脊也。”
膂力lǚlì:[physical strength]體力;力氣
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後漢書·董卓傳》
膂力出眾
鄭碼:SYRQ
U:8182
GBK:EBF6
筆畫數:14
部首:月
筆順編號:41533135342511
膂:人體部位名。指脊柱兩旁的肌肉。約當解剖學上骶棘肌分布處。《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入循膂。”張介賓曰:“膂:呂同,脊骨曰呂,象形也。又曰夾脊兩旁肉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𠀤音呂。《說文》脊骨也。象形。《博雅》膂,肉也。《書·君牙》作股肱心膂。
《玉篇》古與呂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