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剖宮產術(手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腹膜外剖宮產術系指打開腹壁,不打開腹膜,將圍繞膀胱的腹膜予以分開,顯露子宮下段,並予切開而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剖宮產術。腹膜外剖宮產成功與否其根本在於掌握在腹膜外正確分離膀胱子宮反折腹膜。操作比較複雜,且容易損傷膀胱、輸尿管及形成血腫,子宮下段顯露也不夠充分,娩出胎兒較困難不能同時探查盆腹腔,故不宜作為剖宮產的常用及首選術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腹膜外剖宮產術
  • 外文名: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
  • 禁忌症:胎頭嵌入過深
  • 適應症:胎膜早破,有宮內感染可能
麻醉方式,術前準備,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步驟,術後併發症,術後護理,注意事項,術後飲食,

麻醉方式

硬膜外麻醉。

術前準備

(1)腹部準備與一般開腹手術相同。
(2)如為選擇性剖宮產手術,術前晚進流質,手術當日晨禁飲食。
(3)術前放置保留導尿管。
(4)早期破膜或有感染的孕婦,術前套用抗生素。
(5)術前兩小時禁用呼吸抑制劑。
(6)術前備血。

適應證

1.骨盆狹窄。
2.頭盆不稱。
3.橫位。
4.軟產道異常。

禁忌證

曾有過下段剖宮產史者;嚴重胎兒窘迫而需迅速娩出胎兒者;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先兆子宮破裂等。

手術步驟

1.切開腹壁。
2.切開膀胱前筋膜。
3.游離膀胱顯露膀胱三角區。
4.顯露子宮下段。
5.切開子宮下段、取出胎兒胎盤胎膜、縫合子宮切口,縫合腹壁。

術後併發症

1.術中併發症: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子宮異常出血、臟器損傷、羊水栓塞。
2.術後併發症:術後病率與感染、腹壁與子宮切口感染、子宮腹壁瘺、子宮切口癒合不良、剖宮產術後晚期出血、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

術後護理

1.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陰道流血及腹部傷口情況。
2.套用縮宮劑。
3.術後平臥6小時即可改為半臥位,鼓勵早期下地活動。一般術後24小時即可起床下地走動。
4.輸液。
5.留置尿管12~24小時。
6.抗生素預防感染。

注意事項

1.尋找三角區的技巧。
2.分離膀胱前筋膜。
3.遇有困難隨時改為腹膜內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4.剝離膀胱側窩。

術後飲食

手術後一般不需禁食,但在肛門尚未排氣前暫進流質飲食。排氣後改進半流質。逐漸恢復普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