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腿蜂

腫腿蜂

腫腿蜂全稱管氏腫腿蜂,屬膜翅目 Hymenoptera 、腫腿蜂科 Bethylidae。1973年和1975年先後在中國廣東和山東發現,隨後在國內許多省市查明,均有分布。1977年原河北林業專科學校首次在室內繁殖成功,1983年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蕭剛柔教授和國家林業局造林司總工吳堅鑑定並定名為管氏腫腿蜂,2008年經許再福和何俊華訂正為哈氏腫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 。管氏腫腿蜂是鑽蛀性害蟲幼蟲和蛹的體外寄生蜂,主要用於防治粗鞘雙條杉天牛,輕楊天牛,楊乾象,白楊透翅蛾,星天牛等多種鑽蛀性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管氏腫腿蜂
  • 拉丁學名:為哈氏腫腿蜂(
  • :動物界
  • :膜翅目
  • :腫腿蜂科 
  • 分布區域:中國廣東和山東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區域差別,寄生過程,繁殖狀況,發育與溫度,注意事項,生態化效應,寄主種類,生產套用,產業化發展,其它相關,

形態特徵

管氏腫腿蜂形態特成蟲具有有翅和無翅個體,有翅雌蜂占50%左右,而雄蜂有翅個體占絕大多數(92.7%),雌性比93%~96%。
管式腫腿蜂形態特徵管式腫腿蜂形態特徵
1、成蟲
雌蜂體長3mm~4mm,分無翅和有翅兩型。頭、中胸、腹部及腿節膨大部分為黑色,後胸為深黃褐色;觸角、脛節末端及跗節為黃褐色;頭扁平,長橢圓形,前口式;觸角13節,基部兩節及末節較長;前胸比頭部稍長,後胸逐漸收狹;前足腿節膨大呈紡錘形,足脛節末端有2個大刺;跗節5節,第5節較長,末端有2爪。有翅型前、中、後胸均為黑色,翅比腹部短1/3,前翅亞前緣室與中室等長,無肘室,徑室及翅痣中室後方之脈與基脈相重疊,前緣室雖關閉但其頂端下面有一開口,這些特徵是腫腿蜂屬所具有的特徵。雄蜂體長2-3mm,亦分有翅和無翅兩型,但97.2%的雄蜂為有翅型。體色黑,腹部長橢圓形,腹末鈍圓,有翅型的翅與腹末等長或伸出腹末之外。
2、卵
乳白色,透明,長卵形,長0.3mm左右,寬0.1mm左右。
3、幼蟲
黃白色,體長3mm~4mm,頭尾部細尖。
4、蛹
離蛹,蛹初期為乳白色,羽化前為黑褐色,外結白繭,長4mm~4.5mm。

生物學特性

區域差別

腫腿蜂一年的發生代數隨其種類及所在地區的氣候不同而異。在河北、山東一年發生5代,在粵北山區一年5代~6代,在廣州一年可完成7代~8代。腫腿蜂以受精雌蟲在天牛蟲道內群居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出蟄活動,尋找寄主。其鑽蛀能力極強,能穿過充滿蟲糞的蟲道尋找到寄主。雌蜂爬行迅速,1min可爬行0.5m左右。

寄生過程

腫腿蜂為體外寄生蜂,其寄生活動可分為5個步驟:(1)麻痹寄主;(2)取食發育;(3)清理寄主周圍環境;(4)產卵;(5)育幼。腫腿蜂用尾刺蟄刺寄主注入蜂毒,將寄主麻痹後,拖到隱蔽場所,然後守衛警戒。腫腿蜂通過取食寄主體液補充營養,為產卵作準備。有些小型昆蟲,在腫腿蜂蟄刺取食過程中就已死亡;而一些體型過大的寄主,不能被其麻痹產卵。

繁殖狀況

腫腿蜂的產卵量在幾粒至幾十粒不等。在青楊天牛幼蟲上一次最多能產76粒,若寄主營養足夠,其都能正常發育成子代蜂。一頭雌蜂一生能產卵29粒~290粒,平均136粒。腫腿蜂產卵後,能將掉離寄主的卵或幼蟲移到寄主體表,搬開發霉有病的寄主體,將老熟幼蟲從寄主殘體處移至乾淨的地方集中吐絲做繭化蛹,始終守護後代。有學者推測母蜂有與子代蜂交尾,繼續尋找寄主繁殖後代的習性。一頭雌蜂一生最多能寄生5頭青楊天牛幼蟲,可繁子蜂247頭。育出的子代蜂若超過100頭,則25%為雄峰。雄蜂羽化早於雌蜂1d~2d,常咬破蜂繭與繭內雌蜂交尾。雌蜂壽命長於雄蜂,野外自然發生的越冬代雌蜂可存活210d左右,當年各代在找到寄主的條件下能存活60d~90d,否則20d左右即死亡。雄蜂壽命一般6d~9d。雌蜂在2℃~5℃下平均壽命283d,可較長期冷藏,仍不失去生命力。

發育與溫度

腫腿蜂的發育與溫度密切相關。15℃以下時雌蜂不能產卵;23.1℃時完成一個世代需53d~62d;25.9℃需29d~30d;28℃~30℃時需21d~24d。卵、幼蟲、繭、蛹的發育起點溫度分別為11.85℃、14.69℃、11.51℃、12.58℃;有效積溫分別為46.69日度、73.21日度、225.42日度、359.27日度。該蜂對濕度的套用範圍較廣,在相對濕度40%~90%條件下均能正常發育,但相對濕度大於80%時繭易發黃。腫腿蜂的成蟲和蛹均能經受-24℃的低溫,能在海拔1200m~1450m的地區越冬,但在海拔1700m以上時,因冬季氣溫低,腫腿蜂不能越冬。

注意事項

現在由於木材的廣泛套用,腫腿蜂也隨著木材到達了工廠 以及家庭居室中,每年夏季,腫腿蜂就會從木材中爬出來,在房頂活動,掉落的人的身上,如果用手拂去或碾死,則會蜇傷皮膚,又疼又癢,給人的生活帶來不便。而且難以消滅殆盡。

生態化效應

寄主種類

管氏腫腿蜂寄生的害蟲種類很多,初步統計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3目22科50餘種昆蟲,其中天牛類寄主占20餘種。主要害蟲有:粗鞘雙條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雙條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松褐天牛青楊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 (Motsch)、桃紅頸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 White、中華鋸花天牛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r Tian Shan skii)、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玫瑰多帶天牛Polyzonusf asciatus (Fabr)、梨眼天牛Bacchisa fortunei Thomson、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杉棕天牛Callidium villosulum Fairmaire、柏膚小蠹Phloeosinus perlatus Chapuis、梳角竊蠹Ptilinus fuscus Geoffroy、二齒莖長蠹Sinoxylon japonicum Lesne、楊乾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楊黃星象Lepyrus japonicus Roelofs、六星吉丁蟲Chrysobothris succedanea Saunders、白楊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emburg、楊大透翅蛾Aegeria apiformis Clerck、梨小食心蟲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等。

生產套用

在林業害蟲防治中的活動中,套用腫腿蜂開展過防治的害蟲有:青楊天牛、松褐天牛、雙條杉天牛、粗鞘雙條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雲斑天牛、星天牛等。對小型天牛效果好,對大型天牛效果防治如掌握適當的放蜂期和放蜂量,也可收到良好效果。詳見表1。
表1套用腫腿蜂防治效果
防治蟲種
地點
放蜂量
寄生率
青楊天牛
山西
蟲蜂比1:3
58.2%
松褐天牛
江蘇省句容、無錫市
5000頭/hm
33.33%~48.68%
雙條杉天牛
北京市
蟲蜂比1:3~6
35%
粗鞘雙條杉天牛
廣東省化州市
1600頭~2500頭/hm
62%~64%
光肩星天牛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2次/年、每次100頭/株
防治率86.02%
栗山天牛
遼寧省桓仁縣
6頭~15頭/株
36.6%

產業化發展

國內管氏腫腿蜂的產業化發展較為迅速,但仍然供不應求。主要是優質的繁殖寄主難以獲得。2011年,國家林業局在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成立了林業害蟲生物防治工程中心,致力於花絨寄甲、腫腿蜂、赤眼蜂、白僵菌及昆蟲病毒等天敵的產業化。該中心不僅能提供上述產品,更重要的是提供與此相關的技術。致力於我國無公害防治害蟲的產業化發展。
目前,國內能大量提供管氏腫腿蜂的單位有:國家林業局生物防治工程中心、北京市西山林場、四川農業大學森保室(主要生產川硬皮腫腿蜂)、江西省創新林業技術有限公司。

其它相關

在四川有害昆蟲天敵繁育中心一間普普通通的繁育室內,塑膠籃子裡放著一根根小指頭粗、長約5厘米的玻璃試管。平均一根管裡面孕育著30多隻蜂。“這種有一堆繭的,大概有50多隻蜂。有的已經開始羽化了,看,這隻小蜂爬出繭在活動了。”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楊偉指給記者看。該中心今年3月繁殖第一批川硬皮腫腿蜂,現在已經繁殖第三四代。他們一年可以繁殖幾百萬隻蜂。 川硬皮腫腿蜂只有小螞蟻那么小。別看蜂小,放到林子裡,它們有自動搜尋天牛等害蟲的信號的能力,可以在樹皮外感知天牛藏在樹的哪一段,打個小洞鑽進樹里,或者沿著天牛的足道搜尋。逮住天牛後,蜂能鑽進天牛體內,並釋放一種毒,把天牛毒死。蜂就寄生在天牛身上,靠那裡的營養生存繁衍。 以前人們一般是發現天牛的跡象時,才在樹幹上打洞塞藥棉或噴灑化學藥物。但這種辦法不僅成本高,效果不夠好,還會毒死害蟲天敵,造成新的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