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不納氣證

腎不納氣證,中醫病證名。是指腎虛氣不歸元,腎失納氣而出現的證候。常見於喘證。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臨床表現,治法,方劑,常用中藥,常用腧穴,常見病,預防與調攝,轉歸預後,

病因病機

多由稟賦不足,或年老體弱,或哮喘日久以致腎中陽氣虛衰,下元不固,氣失攝納而形成。病位存腎、肺,性質屬虛證或本虛標實之證。

辨證要點

喘息氣短,氣不得續,呼多吸少,舌淡,脈沉細。

臨床表現

喘促日久,動則喘甚,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形瘦神疲,跗腫,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潤滑,脈微細或沉弱;或見喘咳,面紅煩躁,口咽乾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法

補腎納氣。

方劑

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加減。

常用中藥

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蟲夏草、胡桃肉、紫河車、熟地、當歸。

常用腧穴

肺俞、膏盲、腎俞、定喘、太淵、太溪、足三里、陰谷、關元等。

常見病

喘證。

預防與調攝

慎風寒,戒菸酒,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及甜黏肥膩之品。平素宜調暢情志,因情志致喘者,尤須怡情悅志,避免不良刺激。加強體育鍛鍊,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等有助於預防喘病的發生。
喘病發生時,應臥床休息,或取半臥位休息,充分給氧。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理化因素刺激,做好防寒保暖,飲食應清淡而富營養,消除緊張情緒。

轉歸預後

喘病的轉歸,視其喘病的性質、治療等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情況是實喘日久,可由實轉虛,或虛喘再次感邪而虛實兼夾,上實下虛;痰濁致喘者,因治療因素而有寒熱的轉化。喘病日久,因肺氣不能調節心脈,肺氣不能布散津液,常因喘而致痰瘀痹阻,進而又進一步加重喘病。喘病日久可轉成肺脹。
喘病屬危重病,但其預後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實喘因邪氣壅阻,只要祛邪利氣,一般易治癒;但若邪氣極甚,高熱,喘促不得臥,脈急數者,病情重,預後差。虛喘因根本不固,氣衰失其攝納,補之不能速效,故治療難;若虛喘再感新邪,且邪氣較甚,則預後差;若發展至喘脫,下虛上實,陰陽離決,孤陽浮越之時,病情極險,應積極搶救,或可救危亡於萬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