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搏(動脈搏動)

脈搏(動脈搏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脈搏(英語:Pulse)為人體表可觸摸到的動脈搏動。人體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血液所組成,負責人體氧氣、二氧化碳、養分及廢物的運送。血液經由心臟的左心室收縮而擠壓流入主動脈,隨即傳遞到全身動脈。動脈為富有彈性的結締組織與肌肉所形成管路。當大量血液進入動脈將使動脈壓力變大而使管徑擴張,在體表較淺處動脈即可感受到此擴張,即所謂的脈搏。

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為60到100次/分,常為每分鐘70-80次,平均約72次/分。老年人較慢,為55到60次/分。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胎兒每分鐘110—160次,嬰兒每分鐘120-140次,幼兒每分鐘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鐘80-90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脈搏
  • 外文名:Pulse
  • 意思:體表可觸摸到的動脈搏動
  • 原因:大量血液進入動脈使管徑擴張
  • 拼音:Mai Bo
正常範圍,觸摸脈搏,形成和傳播,波形意義,波形形狀,靜脈脈搏,

正常範圍

脈搏即動脈搏動,脈搏頻率即脈率。正常人脈率規則,不會出現脈搏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的現象。正常人脈搏強弱均等,不會出現強弱交替的現象。
另外,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鐘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鐘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可使脈搏發生變化。因此,測量脈搏對病人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中醫更將切脈作為診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動周期中,由於心室收縮和舒張的交替進行脈管發生周期性擴張和回位的搏動。
病情危重,特別是臨終前脈搏的次數和脈率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脈搏的變化也是醫生對病人診斷的其中一項依據。
註:安裝泵式人工心臟者無脈搏。

觸摸脈搏

觸摸動脈搏動,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其實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一般觸摸橈動脈:把自己的一個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放到另一個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橈側
(那兒有骨頭結節隆起,就挨著隆起的手掌面)
可以摸到動脈搏動,就是橈動脈。
觸摸脈搏也可以在肱動脈:肘上肱二頭肌的內側,
也是測量血壓時聽診器放置的位置:其它:足背動脈,股動脈等等。

形成和傳播

脈搏的形成有賴於兩個基本條件
心臟的舒縮
脈搏
動脈管壁的擴張性和彈性。
因心臟有縮有舒,動脈內壓才有升有降;又因動脈管壁具有豐富的彈性纖維,動脈內壓的升降,才能以脈搏波的形式從主動脈開始,沿著管壁而迅速傳播到各分支動脈,直到微動脈末梢。脈搏波的傳播速度與血流速度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生理現象,當心室收縮射血到主動脈時,長長的血柱以每秒0.2~0.5米的速度沿著動脈系統各分枝流動,流動速度以主動脈最快,到微動脈毛細血管網流速最慢,可以減速到停滯狀態,而脈搏波的傳播速度則因各段動脈的管壁彈性不同而異。主動脈管壁的彈性纖維最豐富,因而其擴張性和彈性最大,脈搏波的傳播速度最慢,一般為3~5米每秒。中等大的動脈如橈動脈和股動脈,其管壁的彈性纖維較少,擴張性和彈性較小,脈搏波傳播速度較快,約為7~10米每秒。小動脈彈性更小,傳播速度顯著加快,約為15~35米每秒。動脈硬化時,脈搏波的傳播就更快。

波形意義

人體的脈搏波可用特製的脈搏描記器記錄下來(圖1)。從圖1可見每個脈搏波描記曲線都由升支A和降支K構成。
圖1圖1
升支反映心室快速射血內動脈的被動擴張,降支反映射血後期的回縮。
隨後心室舒張,心室內壓低於主動脈血壓,於是動脈血倒流,導致主動脈瓣關閉,在曲線上形成降支切跡N,也叫降中峽或重波谷
由於主動脈瓣的關閉遂使倒流的血液繼續向前流去,並在切跡之後又出現上升的小波,稱降中波或重脈波。
降支的形狀與外周阻力的大小有關;如阻力大則降支坡度較緩,其切跡的位置較高;反之,切跡的位置較低。

波形形狀

脈搏波的形狀,因循環系統的情況改變而不同。如主動脈瓣是否健全,心搏節律是否正常,動脈管的彈性如何等,都可根據脈搏波形的變化進行診斷(圖2)。

靜脈脈搏

波形靜脈脈搏的形成與動脈脈搏不同,它不是由於心室舒縮和動脈管的彈性,而是由心動周期中心房內壓的改變和大型靜脈鄰近的動脈搏動的影響形成的。其中心房內壓的改變是靜脈脈搏形成的主要因素(圖3)。
圖3圖3
a波由心房收縮房內壓上升形成,c波由心室收縮房室瓣關閉反彈導致心房內壓上升形成,如在頸靜脈記錄,並行的頸動脈搏動也有助於它的形成。v波由腔靜脈血回流導致的心房內壓上升形成。
靜脈脈搏不易辨認,可同時記錄動脈脈搏。與後者升支相應即為 c波,從而可定a和v波。在心電圖發明前,靜脈脈搏有重要心功能診斷價值。如至c間隔過長或a,c波關係不正常表示有部分或完全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套用推廣後,用者漸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