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2003年4月—2004年3月)

隨著我國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2003年春,我國發生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4月10日—15日,胡錦濤在廣東考察時提出要堅持全面的發展觀。7月1日,胡錦濤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相協調的發展,是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7月28日,胡錦濤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更好地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更加自覺地堅持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8月底9月初,胡錦濤在江西考察時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概念,指出要牢固樹立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在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胡錦濤發表講話,明確闡述了科學發展觀。會議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第一次在黨的正式檔案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至此,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個重大戰略思想已經初步形成。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胡錦濤對科學發展觀作了進一步闡述。他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他還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基本要求和指導意義作了全面闡述。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