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安

胡竹安,生於1916年,浙江嘉興人。194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42年肄業於清華研究院,自1943年起從事教育工作至今。胡竹安先生致力於語言學研究,尤其對以《水滸傳》為代表的近代漢語辭彙及語法有較深造詣。生前為上海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因患前列腺癌症長期治療無效,於1990年6月7日不幸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竹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嘉興
  • 出生日期:1916年
  • 逝世日期:1990年6月7日
  • 職業:上海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代表作品:《爭歷史上一頁的英雄故事》《談“加以”》《中古白話及其訓詁的研究》
生平簡歷,學術活動,

生平簡歷

胡竹安浙江嘉興市人。學名胡樹藩,常用筆名如凡、樹凡、胡如范等。生前為上海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近代漢語研究室主任。九三學社社員。
1930年入浙江省立二中,193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不久,七七事變,他輾轉到長沙昆明讀完學業。1941年北京大學畢業,同年進入清華大學研究員。1943-1945年他出任《現代周刊》主編,撰文呼籲全民抗戰,歡呼抗日戰爭的勝利。1946年回到家鄉,潛心做學問,直到1949年春,期間撰寫了《閒居雜記》。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胡竹安至上海教育學院任職,從事高等學校的漢語教學工作和漢語言學的研究。1976年秋,他恢復高校的教學工作,1983年後正式開始進行《水滸詞典》的編撰。1986年到日本訪學,受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之聘,任外國學者訪問研究員。

學術活動

胡竹安的學術活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新中國成立前的活動,以救國救亡為主題,寫下了許多具有革命精神的文章。代表作有《爭歷史上一頁的英雄故事》、《談戰地鐘聲》、《我們究竟為何而戰》等。
第二階段是新中國成立後到“文革”前夕,主要精力在師資培訓和語言教學,因此論文以語言套用為重心。代表作有《談“加以”》、《語法雜談》、《談詞序的變化》等。
第三階段是“文革結束後,這一時期的研究工作除針對古代漢語教材中一些疑難詞句進行辨析外,主要成果在近代漢語方面,特別是《水滸傳》的語言研究。代表作有《中古白話及其訓詁的研究》、《〈水滸全傳〉所見現代吳語辭彙試析》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