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惠

胡朝惠(1902—1984),字繩之,號恩鹹,安徽省蕪湖縣保沙鄉胡灣人,著名的教育管理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朝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蕪湖縣保沙鄉胡灣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84年1月25日
人物的生平,先進的思想和理論,愛國教育思想。,貫徹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重視女子教育。,重視課堂教學,講求教學方法。,

人物的生平

胡朝惠出生於貧寒農民家庭,其母一生勤勞茹苦、質樸善良。在慈母高潔心靈的感育下,胡朝惠自幼植下了勤奮、正直、孝敬的意念。清末民初,受鄉里先賢傳播的新文化思潮的影響,少時上過私塾,隨後受其堂兄稼胎的影響,進蕪關國小續讀,1918年就讀於安徽省立第五中學(今蕪湖一中前身)。當時正值“五四”運動,校長劉希平先生推行自由辦學,提倡尊師愛生,倡導學生自治,建立民主校風。受這樣的環境薰陶,他初步認識到教育事業的重要意義和立人達德的至理。1923年,他考入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前身)教育學系,受業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和教育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研習了杜威教育理論。時因列強侵略、軍閥混戰、國家危亡、民不聊生,他贊成教育救國、教育興邦的主張,崇尚生活即教育的理論,並在以後的教育實踐中重視力行學說。他好學尚思,自孔子教育思想到西洋各家教育學說廣為涉獵,不拘泥一家之說,在教育思想領域開拓了較廣闊的境界。
1928年大學畢業後,他先後執教於安徽省立第七中學,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學,安徽省立第一中學、浙江海鹽師範學校。其後又歷任安徽明光初級中學、貴州省立清鎮中學、安徽省立蕪湖女子中學校長和安徽省教育廳督學等職,督守蕪湖學區各校。先後講授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數學等課程,編寫教材,宣講研究心得。在他五十年的教學和執長學校行政的過程中,他的教育思想逐步豐富,形成了一整套中等教育實施管理的思想體系和方法。
他是一位受人敬畏的師長,是一位理論深厚、才略過人的教育管理學家。
他在投身教育事業的同時,也非常關心家鄉農村文化教育的發展。1946年他與家鄉同仁創辦白連中學時,為學校籌集經費、物色教師等不遺餘力。
1963年他主動提出退休,志不行則退,雖居陋巷,心境泰然。他畢生從事教育工作,桃李滿天下。他的原配夫人病逝於貴州,墓葬於清鎮城郊塔山,他的學生40多年如一日地精心照管,墓地碑刻至今屹然如故,足見師生之情深。他一生廉潔奉公,兩袖清風,退休後運動健身,讀書著棋,養性自愉。1984年1月25日病逝於蕪湖市,終年82歲。

先進的思想和理論

愛國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是為國育才,這是他的教育思想中柱。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展是他教育實施的理論基礎。他注重言傳身教,當青年表率。任校長時,他對師資要求極嚴,選聘的教師必須德才兼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透過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錦繡河山的薰陶,啟迪學生的愛國熱情。他常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勉勵學生,並親自率領師生到街頭宣傳抗日。?

貫徹生活即教育的理論。

他認為學校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認識環境改造環境的能力。抗戰期間,他任貴州省立清鎮中學校長時,辦學條件極其艱難,他帶領師生自己動手,修葺破廟闢為校舍,又帶領師生開荒造林、辦實驗農場、興建工廠,實行勤工儉學,達到生產自救。同時他還設立獎學金,資助生活困難的教職工。他還帶領師生經常性地舉辦各種團體活動和開展社會調查等,活躍學生的身心,開闊學生的知識面,使學校成為生動的、情感交融的學習園地。?

“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他尊崇孔子的“有教無類”的名言,他自己出身清寒,深知貧窮青年上學之不易,他特別同情愛護這類學生,不時周濟他們。他推行勤儉校風、民主辦校、財務公開,深受稱道。他執長的幾所學校,從未開除過學生,他認為學生教育不好是校長和教師的責任,不應推置社會於不顧。他也從未解聘過教師,不徇私情,與教師們同甘共苦、合力同心,致力於教育事業。?

重視女子教育。

他認為發展女子教育是提高家庭素質和改變社會面貌的重要因素。他在擔任安徽省督學時,分析了當時教育界的薄弱領域,主動請求出任蕪湖女子中學校長,擬訂出一套適合女青少年特點的教育計畫。惜其任職時間較短,理想未能實現。

重視課堂教學,講求教學方法。

他有近50年的豐富教學經驗,即使在任校長期間,也從未離開過課堂一日。他認為教室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了解學生心態和師生情感交流的場所,講授知識首在啟迪學生的求知興趣,要求教師採用各種有效方法,反對灌輸式,引導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從而提高舉一反三的理解力,他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