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山足龍

胡山足龍

胡山足龍是一屬發現於晚白堊世蒙古的近鳥類恐龍。具體的分類位置不明確,可能是屬於馳龍科,或基幹的真鳥類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胡山足龍屬於馳龍科的基幹演化支哈茲卡盜龍亞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胡山足龍
  • 拉丁學名:Hulsanpe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馳龍科
  • 亞科:哈茲卡盜龍亞科
  • :胡山足龍屬
  • 分布區域:蒙古
  • 生存年代:約8000~7500萬年前
  • 食性:肉食
基本信息,物種學史,分類,

基本信息

界:動物界 Animalia
復原圖復原圖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亞目: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近鳥類 Paraves
演化支: 真手盜龍類 Eumaniraptora
屬: 胡山足龍屬 †Hulsanpes
Osmólska, 1982
種: †H. perlei

物種學史

胡山足龍的化石遺骸是於1970年由一支波蘭-蒙古考察隊前往Ömnögovi省的Khulsan戈壁灘時發現。胡山足龍的模式標本ZPAL MgD-I/173發現於巴魯恩戈約特組的地層中,年代可追溯到坎帕階(約7300萬年前)。模式種派氏胡山足龍(Hulsanpes perlei)由Halszka Osmólska在1982年命名描述。屬名的含義是“來自胡山的足”,來自拉丁化的模式種產地名(Hulsan)和拉丁文中的“足”(pēs)。種名贈予蒙古的古生物學家Altangerel Perle。它包括一個不完全的右足和一個明顯未成熟個體的顱骨碎片。右足包括了第二、第三和第四跖骨,以及第二趾的第一和部分第二趾骨。最長的骨頭,第三跖骨,長度為三十九毫米。
白魔龍與胡山足龍白魔龍與胡山足龍
在2009年,徐星指出早期、原始近鳥類是可采四翼飛行的小型恐龍,包含:鳥翼類足羽龍馳龍科小盜龍、以及傷齒龍科近鳥龍。但是近鳥類經常次生失去飛行能力;亦不能從現有化石推知胡山足龍的飛行能力。

分類

Osmólska在1982年將胡山足龍置於馳龍科。化石的幾個特徵使Osmólska認為它比起真正的鳥類過於“原始”,例如除遠端外的跖骨缺乏融合,不過這可能部分歸因於個體的未成熟。雖然它的幼年性使人聯想到微縮版的蒙古伶盜龍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且二者特徵具有形態學的相似,胡山足龍仍可能屬於另一種非鳥類、也非馳龍科的手盜龍類
在2004年,一個對馳龍科的系統發育分析恢復胡山足龍的馳龍科位置(由於對中國獵龍的一項寫碼錯誤)。在2013年,Agnolin和Novas將胡山足龍置於鳥盜龍類(Averaptora)的未定位置,依據是極其纖細的跖骨與鳥翼類相同,以及第三跖骨近端形成夾跖形態。但鳥盜龍類幾乎沒有得到後來研究者的支持。
在2011年,Holtz將胡山足龍置於可能的真鳥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