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披鹼草

肥披鹼草

肥披鹼草(學名:Elymus excelsus Turcz.)是禾本科,披鹼草屬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稈粗壯,高可達140厘米,葉鞘無毛,葉片扁平,兩面粗糙或下面平滑,穗狀花序直立,粗壯,含小花;穎狹披針形,外稃上部具明顯的脈,背部無毛,粗糙,第一外稃先端延伸成芒,芒粗糙,反曲,內稃稍短於外稃,脊上具纖毛,脊間被稀少短毛。

分布於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多生於山坡、草地和路旁。

肥披鹼草春季返青早,分櫱拔節持續時間長,葉量較豐富,生長前期草質較好。為各種家畜所喜食牧草。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很有栽培前景的優良牧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草本。稈粗壯,高可達140厘米,粗達6毫米。葉鞘無毛,有時下部的葉鞘具短柔毛;葉片扁平,長20-30厘米,寬10-16毫米,兩面粗糙或下面平滑,常帶粉綠色。
穗狀花序直立,粗壯,長15-22厘米,穗軸邊緣具有小纖毛,每節具2-3(4)枚小穗;小穗長12-15(25)毫米(除外),含4-5小花;穎狹披針形,長10-13毫米,具5-7明顯而粗糙的脈,先端具長達7毫米的芒;外稃上部具5明顯的脈,背部無毛,粗糙,先端和脈上及邊緣被有微小短毛,第一外稃長8-12毫米,先端延伸成芒,芒粗糙,反曲,長15-20毫米,亦有長達40毫米者;內稃稍短於外稃,脊上具纖毛,脊間被稀少短毛。

近種區別

肥披鹼草與披鹼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很相似,僅植株較粗壯高大,葉片寬,穗軸每節生有小穗較多,以及外稃的背面無毛而於先端和脈上及邊緣被有微小短毛而可區別。這些性狀又與青紫披鹼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 var.violeus C. P. Wang et H. L. Yang)有相似之處,且肥披鹼草下部的葉鞘有時具短柔毛而更為相近,僅穎的脈上粗糙,不疏被短硬毛可以區別。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多生於山坡、草地和路旁。肥披鹼草抗寒性較強。在中國北方各地幼苗可忍耐-4℃低溫,抗早性中等。適於年降水300-400毫米地區生長,耐鹽鹼。可在含鹽量0.7%左右地帶生長。
肥披鹼草肥披鹼草

繁殖方法

播種前細緻整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1500千克或複合肥30-40千克。春、夏、秋3季均可播種。播種前種子要請選去芒。條播,行距30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播種量為1.5-2千克。夏季過於潮濕、炎熱地區不適種植。肥披鹼草種子大,易抓苗,中國北方地區適宜夏播,一般從四月底全八月初均可播種。自然條件好的地區春播。每667平方米播量2千克。行距30-45厘米,復土深4厘米。

栽培技術

適於牧區下濕鹽鹼地上栽培。肥披鹼草初期生長緩慢,應注意中耕滅草。播種當年產量較低。為了增加經濟收益,常與一年生麥類、豆類、油料等作物間種。其中與穀子間種,增產效果顯著。也可與紫花苜蓿間行混播。夏苗期應注意消滅雜草,撥節至抽穗期可灌水2-3次。每667平方米追10千克尿素,肥效較好升種子易落粒,須及時採種。

主要價值

肥披鹼草抗寒性強,春季返青早,分櫱拔節持續時間長,葉量較豐富,生長前期草質較好。開花成熟後,纖維素含量劇增,莖葉變硬,適口性降低。因此,應在抽穗期刈割利用,以提高利用率。開花以前刈割調製的青乾草,為各種家畜所喜食。莖葉乾物質中含粗蛋白質10.56%,粗脂肪2.85%,粗纖維38.57%。無氮浸出物39.26%,粗灰分8.76%。
肥披鹼草肥披鹼草
肥披鹼草的產草量和種子產量均較高,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地區,生長第二年,每667平方米可產乾草428-620千克,可產種子103-126千克;在北京地區每667平方米產乾草767千克。大面積栽培的肥披鹼草表現良好,特別是較適宜於輕度及中度鹽漬化的土壤栽培。因此,肥披鹼草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很有栽培前景的優良牧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