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歌

肘歌

肘歌源於馱歌,是商丘市寧陵縣的傳統舞蹈。它是歷史相延的原稱, 由於馱歌相傳早於明代臨泉縣就有,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久遠。在當時這種民間歌舞非常盛行,活動也比較頻凡, 一般在露天場所或街道(流動)演出。特別是街道演出在平地上, 觀看民眾受到限制,勤勞善良的人民,充分發揮智慧與才能,從地面舞發展到馱著演出——馱歌。這種增高演出方式深受百姓歡迎。馱歌是小演員站在執撐者肩上表演,這種演出受到時間的限制,後衍生了一種新的傳統舞蹈形式。這種民間舞蹈來自農村,深受人們的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肘歌
  • 分類:民間舞蹈
  • 地區:商丘市
  • 起源:明朝
  • 現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肘歌劇目,藝術形式,肘歌道具,傳承意義,傳承人物,

基本介紹

所屬地區: 河南 · 商丘 · 寧陵縣
文化遺產名稱:肘歌
遺產編號:Ⅳ-1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寧陵縣
遺產級別: 市

肘歌劇目

肘歌是一種傳統民間舞蹈,肘歌的表演劇目多以歷史傳說、典故為題材,如《劉海戲蟾》、《劉全進瓜》、《孫悟空盜桃》、《天女散花》、《三國》、《水滸》、《西遊記》、《秦香連》、《困同台》、《吳鳳嶺》、《戲牡丹》等。解放後,劇目得到發展,有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節目如《計畫生育》等等。

藝術形式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肘歌的演出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為表演者,均系少兒孩童,下為執撐者,多是有民舞技藝的青壯年男子。執撐者腰間綁負一鐵架,卡在雙肩與前胸,用繩子在身後綁牢,鐵架在手臂一側向上延伸,高出頭項,再採取公母榫眼相扣,另固定一鐵架,用作支撐表演者站立。執撐者身著戲劇服裝,用手握扶鐵架 , 以袖遮掩。根據節目內容 , 把鐵架彩繪成花木、禽 魚、古代兵器或生活器皿等。表演者根據曲目著裝,一隻腳和小腿綁縛固定在支撐鐵架上,另一隻腳、小腿和雙臂扭動、擺動,進行表演。執撐者在打擊樂和 八音班的伴奏下, 踩著鼓點節拍,且行且舞,走“烏龍擺尾”、“龍親嘴”、“秧歌”(前八步、後八步)、“剪子股”(內八形、外八形、內剪股、外剪股、交叉成個剪字形)等民間舞步,並可前後隨意穿插變換隊行,多在街道、大院場地中表演。

肘歌道具

肘歌的道具有:鐵架、彩扎、服裝、鐵桿、方桌、椅子、槓子、鐵桿、彩扎、服裝。樂器有:大鼓、小鼓、大鑼、小鑼、大銅釵、小銅釵、笛(八至四個),哈巴狗,後來又增添了笙、嗩吶。

傳承意義

泉肘歌這一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自誕生傳承至今,之所以歷久不泯,就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風韻和魅力,是臨泉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歷史的積澱和文明的凝結。在當前,深入挖掘、保護、繁榮這一民間舞蹈藝術,對於臨泉來說具有深遠的歷史、文化價值。臨泉民間舞蹈肘歌、抬歌凝結著臨泉人自強不息、團結協作的可貴品質的積澱,是延續文化血脈、傳承歷史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寶貴載體。肘歌、抬歌根植於人民的日常生產生活,廣為大眾喜聞樂見,有著廣泛的人文基礎,是滿足人民民眾文化生活需求,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舉措。.

傳承人物

肘歌代表性傳承人張德芳(已故多年)。
丁玉祥,男,現年61歲,國小畢業,長官鎮長官居委會第五居委民小區人,18歲參加鎮民間文藝宣傳隊,主演肘歌、小車、罕船、高翹等,是臨泉民間舞蹈肘歌代表性傳承人。
丁玉祥,自國小畢業後就喜歡上肘歌表演,少年曾 跟張德芳、丁朝洋、張朝允等老藝人參加演出、上架,後加入民舞隊。他勤學苦練,不但會了扎彩、化妝,並且綁架也是一流手技。扎彩是根據節目內容製作四季花卉、瓜果、飛禽走獸、魚蝦和古代兵器、生活器皿。兵器、生活器皿、戲劇道具和真實物體容易扎,最難是花木、瓜果、禽魚。由於他酷愛藝術,又用心鑽研,幾年後,便學會扎彩的高難度藝術,凡經他手扎出的瓜果、飛禽走獸是活靈活現,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成為行家扎彩的權威。扎彩是肘歌的第一道工序,他完成扎彩,又幫助 小演員化妝,由於他用心去鑽研,他不但會化油彩妝,還會化淡粉妝,經他手給小演員化的妝,畫什麼人物像什麼人物,並且人物栩栩如生。綁架也是他的絕活,經他手綁的架,即舒服又得體,每次演出,小演員都爭著讓他綁架。他從18 歲參加肘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如今他已成了師傅,傳承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人,使肘歌的團隊人員不斷發展壯大,肘歌深受民眾喜愛的民間藝術,在臨泉這塊沃土上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