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偏見

職業偏見

職業偏見是由於社會因素及個人因素造成了不合理的認知,導致對不同職業的傾向性看法(偏好或偏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職業偏見
  • 外文名:occupational prejudice
  • 屬於:職業觀、擇業觀
  • 分類:偏好、偏惡
一、簡述,二、產生原因,(一)內在原因,(二)外在原因,三、如何消除職業偏見,

一、簡述

職業傾向是一個人對職業表現出來的行為傾向。職業偏見是由於社會因素和不合理的認知導致的對不同職業的傾向性看法。近些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之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 我國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經濟增速下降,經濟效益下滑,企業效益和地方財政數據均不樂觀,對就業的拉動效應減弱,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大學畢業生作為就業的主力軍,他們的擇業觀、從業觀至關重要。
在中國,每個人都希望擁有金字塔頂端的穩定體面的工作,如國企高管、政府要員等職業,社會的需求小,但社會中的多數人都想要從事這樣的職業;金字塔中端和低端的職業需求大,如中端的小型私企或涉外企業的員工,較之更差的基層職業,如餐廳服務員、營業員、環境衛生人員、安全保衛人員這些基層職業卻很少有人願意去從事。鑒於上層職業的就業難度加大,而基層職業崗位的就業缺口也日益加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扭轉職業偏見已刻不容緩。

二、產生原因

(一)內在原因

1、職業價值觀:職業價值觀是個人對某一職業的價值判斷,進而分析工作特質與屬性是否能滿足個人的內在需求。若職位能夠使求職者產生滿足感,即為職業偏好。
2、性別:不同性別導致的生理特徵差別,造成性別間的職業偏見。
3、知識構成(文化素養):學習不同專業或從事不同性質工作的人,由於對不同職業的 認知不同產生職業偏見
4、個人性格及興趣:個人對能夠滿足自身興趣愛好的職業產生偏好。

(二)外在原因

1、社會環境: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社會經濟狀況及社會職業評價等多方面社會因素,使得個體產生職業偏見。
2、學校教育:學校的教育環境、教育方式、教育行為等,加上老師的影響,造成學生的職業偏見。
3、經濟因素:工作的報酬水平,福利及隱性福利,使人們對收益高的職業偏好。
4、家庭背景及所在地:親職教育,工作地區差異造成個體對不同職業的偏好或偏惡。

三、如何消除職業偏見

通過許多對職業偏見的調查研究發現,職業偏見的存在對大學生就業存在存在明顯的不良影響,不利於 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同時,加劇了社會就業問題和政府解決就業問題的壓力。
一方面,從心理上對大學生的擇業觀進行引導。可以通過思想政治課、創辦相關論壇,同時藉助藉助互 聯網的力量加速傳播擴散,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另一方面,從實踐層面上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可以用過校內勤工儉學、校外實習等方式,幫助大學生提 前體驗職場的方方面面,以幫助其日後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
最後,政府要加強引導大學生樹立自主擇業觀、平等就業觀、競爭就業觀、 自主擇業觀。加強職業理想教育, 提供職業實踐指導和職業心理輔導, 使求職者澄清並明確自己的價值觀, 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 樹立正確合理的職業價值觀, 進而做出科學的擇業決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