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教序

聖教序

一、《雁塔聖教序》,基本資料,藝術風格,二、《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基本資料,藝術特色,三、《聖教序》全文內容,

一、《雁塔聖教序》

基本資料

亦稱《慈恩寺聖教序》。永徽四年(653)立。凡二石,均在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書,21行,行42字。後石為記,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書,20行,行40字,文右行。
二石皆為楷書,萬文韶刻。現所選為前石拓本。此碑是褚五十八歲時書,《雁塔聖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型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已進入了老年,至此他已為新型的唐楷創出了一整套規範。在字的結體上改變了歐,虞的長形字,創造了看似纖瘦,實則勁秀飽滿的字型。在運筆上則採用方圓兼施,逆起逆止;橫畫豎入,豎畫橫起,首尾之間皆有起伏頓挫,提按使轉以及回鋒出鋒也都有了一定的規矩。唐張懷瑾評此書云:“美女嬋娟似不輕於羅綺,鉛華綽約甚有餘態。”秦文錦亦評曰:“褚登善書,貌如羅琦嬋娟,神態銅柯鐵乾。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遊絲。萬文韶(刻者)能將轉折微妙處一一傳出,摩勒之精,為有唐各碑之冠。”王偁曾評說:“……同州、雁塔兩聖教序記是其自家之法,世傳《蘭亭》諸本,亦與率更不類。蓋亦多出自家機杼故也。”此碑“記”中兩個“治”字,為避高宗諱,缺末筆。
《雁塔聖教序》《雁塔聖教序》

藝術風格

《雁塔聖教序》在運筆上則採用方圓兼施,逆起逆止;橫畫豎入,豎畫橫起,首尾之間皆有 起伏頓挫,提按使轉以及回鋒出鋒也都有了一定的規矩。唐張懷瑾評此書云:“美女嬋娟似不輕於羅綺,鉛華綽約甚有餘態。”秦文錦亦評曰:“褚登善書,貌如羅琦嬋娟,神態銅柯鐵乾。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遊絲。能將轉 折微妙處一一傳出,摩勒之精,為有唐各碑之冠。”

二、《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基本資料

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玄奘法師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後,攜梵本佛典到長安,太宗見之甚喜。當年三月,玄奘奉命居弘福寺,並從事譯經。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親自為之撰序,皇太子(李治,後為唐高宗)作記,此序和記,與太宗御敕、皇太子箋答、玄奘所譯心經,由弘福寺沙門懷仁從唐內府所藏王羲之書跡及民間王字遺墨中集字,歷時二十餘年,於鹹亨三年(公元672年)刻成此碑,全稱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寬四尺二寸四分,行書三十行,每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惜今已斷裂。現存西安碑林

藝術特色

懷仁是長安弘福寺僧,能文工書,受諸寺委託,借內府王羲之書跡,煞費苦心,歷時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跡,鹹萃其中”。碑文選自王書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風、朗、是、崇、幽、托、為、攬、時、集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由於懷仁對於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側,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
當然這種集字的做法也有相當的局限性。如重複的字較少變化,偏旁拼合的字結體缺少呼應。自此碑以後,效集王羲之書或其他大書法家書的字集為碑刻者不斷出現,如僧大雅集《興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譯金剛經》等均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聖教序》最為成功。
傳世宋拓有墨皇本,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明代劉正宗藏本,現藏陝西博物館;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縫間發現整幅宋拓本;其他還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三、《聖教序》全文內容

大唐三藏聖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蓋聞二儀有像,顯復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可徵,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毫釐;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現,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區庸鄙,投其旨趣,能無惑者哉?
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現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於是征意廣被,拯含類於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然而,真教難仰,莫能一其旨歸。曲學易遵,耶正於焉紛糺?所以空有之論,或習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時而隆替。
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是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抒理,廣彼前聞,截偽續真,開茲後學。是以翹心淨土,法游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征。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願達,週遊西宇,十有七年。窮歷道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一乘五津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於口海。爰自所歷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垂。聖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乾焰,共拔迷途;朗愛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所託。譬夫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花;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污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淨,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方冀茲經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
朕才謝珪璋,言慚博達。至於內典,尤所未聞。昨制序文,深為鄙拙,唯恐穢翰墨於金簡,標瓦礫於森林。忽得來書,謬承褒讚。循躬省慮。彌蓋厚顏。善不足稱,空勞致謝。
皇帝在春宮述三藏聖記
夫顯揚正教,非智無以廣其文;崇闡微言,非賢莫能定其旨。蓋真如聖教者,諸法之玄宗,眾經之軌躅也。綜括宏遠,奧旨遐深,極空有之精微,體生滅之機要。詞茂道曠,尋之者不究其源;文顯義幽,履之者莫測其際。故知聖慈所被,業無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緣無惡而不翦。開法綱之綱紀,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塗炭,啟三藏之秘扃。是以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道名流慶,歷遂古而鎮常;赴感應身,經塵劫而不朽。晨鐘夕梵,交二音於鷲峰;慧日法流,轉雙輪於鹿苑。排空寶蓋,接翔雲而共飛;莊野春林,與天花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資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斂衽而朝萬國。恩加朽骨,石室歸貝葉之文;澤及昆蟲,金匱流梵說之偈。遂使阿耨達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闍崛山接嵩華之翠嶺。竊以性德凝寂,靡歸心而不通。智地玄奧,感懇誠而遂顯。豈謂重昏之夜,燭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澤。於是百川異流,同會于海;萬區分義,總成乎實。豈與湯武校其優劣、堯舜比其聖德者哉!
玄奘法師者,夙懷聰令,立志夷簡,神清齠齔之年,體拔浮華之世,凝情定室,匿跡幽巖,棲息三禪,巡遊十地,超六塵之境,獨步迦維。會一乘之旨,隨機化物。以中華無質,尋印度之真文。遠涉恆河,終期滿字;頻登雪嶺,更獲半珠。問道法還,十有七載。備通釋典,利物為心。以貞觀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於弘福寺翻譯聖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塵勞而不竭;傳智燈之長焰,皎幽闇而恆明。自非久值勝緣,何以顯揚斯旨?所謂法相常住,齊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儀之固。
伏見御製眾經論序,照古騰今,理含金石之聲,文抱風雲之潤。治輒以輕塵足岳,墜露添流,略舉大綱,以為斯記。
治素無才學,性不聰敏,內典諸文,殊未觀覽,所作論序,鄙拙尤繁。忽見來書,褒揚贊述,撫躬自省,慚悚交並。勞師等遠臻。深以為愧。
貞觀二十二年八月三日內府。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沙門玄奘奉詔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於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於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天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般若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智慧也。波羅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經。徑也。
言此經乃定心之徑路也。此經以單法為名。實相為體。觀照為宗。度苦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經中所說之旨也。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實相者。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即照見五蘊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業報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薩所行甚深般若也。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者。觀聽圓明。智慧無礙。觀有不住有。觀空不住空。心不能動。境不能隨。動隨不亂其真。得大自在圓通也。
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省文。菩提曰覺。薩埵曰有情。謂能覺一切有情。自覺以覺眾生也。曰菩薩曰大士。皆尊稱佛號之名也。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大士也。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深者。謂清淨因地之法行已深也。
般若。華言智慧。般若智慧。非識心之昭昭靈靈。乃本心真性之光明。照無量世界。通無量劫事。圓明普照之真智真慧也。
波羅蜜。華言到彼岸。此岸。乃眾生作孽受苦。墮落沉淪之地。彼岸。乃諸佛菩薩究竟到人慾盡淨。光明正大之地。
多者。定也。
時者。時候也。謂菩薩妙圓明覺超越世出世間。具足三昧慧定之時也。
照見五蘊皆空。
照者。本心智慧妙覺明照也。
見者。本心智慧明圓真見也。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之五陰也。
空即本心性體實相之真空也。照見蘊空。則本心妙明而性體洞見也。
度一切苦厄。
謂解脫一切執著生死煩惱之苦厄。成就一切圓通也。
舍利子。
即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名。乃佛之弟子。舍利弗於佛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而不能如觀世音菩薩究竟得證圓通。而成正覺者。蓋因滯於智慧也。滯於智慧。則有我相。我見。(空相。空見。)佛故舉觀自在菩薩之行深般若真空無相之法。以證菩提彼岸。得為圓明普照之標榜。呼舍利子而告之。欲其不滯於我相。我見。空相。空見。而究竟於人空法空。空空之境界。以證無上道也。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乃夢幻泡影。故不異於空也。
空乃一真顯露。故不異於色也。
色有形相。凡有所相。皆是虛妄。終有壞期。故色即是空也。
空性虛無。無形無聲者也。道以虛無之體。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能生有色有聲之天地萬物。故空即是色也。
因色而有六根之領受。六根領受於心。而生思量擬度之想。懸想六塵。而生運用施為之行。行動遷流。而生分辨精粗美惡之識。色受想行識。五者相因也。色有壞時。而受想行識。終歸虛妄。亦復如是。色即是空也。能了悟色即是空。逢色不受。則無受想行識諸雜念一心清淨。空若太虛。以無相而生真空之實相。亦復如是空即是色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佛復呼舍利子之名。進一層以告之也。意謂不但五蘊皆空。一切修證菩提之法。莫不皆空。楞伽經雲。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若執著於法。則有法生。法生則心意意識皆生。有生則有滅。有生滅。則有垢淨增減矣。諸法若如虛空界之空相。豈有生滅垢淨增減乎。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是故承上起下之詞。是故真空之中本無我相。何色之有。
既無我相。自無我見。一切聲色何能入我真空妙明之心。自無受想行識矣。
既無我相。則六根亦非我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矣。
六根既無。則六塵無安頓之所。自無色聲香味觸法矣。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為六根之先鋒。意為六識之主帥。而六根六塵。無識不顯。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則六根六塵六識之十八界皆無界限矣。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明至老死。乃佛所說三世十二因緣也。
一曰。無明。謂過去世。妄識迷性也。
二曰行。謂過去世。一切結業。隨無明妄識流轉也。
三曰識。謂現在世。托胎識靈種子也。
四曰名色。謂現在世。識靈在胎。心但有名。而色身已有質也。
五曰六入。謂現在世。識靈在胎。已成六根之體。已具六入之用也。
六曰觸。謂現在世。色身出胎之後。六根但有所觸。尚未了知六塵之涉入也。
七曰受。謂現在世。色身日漸長大。已能納受六塵諸境。尚於貪淫等心未起也。
八曰愛。謂現在世。色身日益長成。貪淫等心已開。而生種種愛欲。尚未實愛欲之境也。
九曰取。謂現在世。色身強壯。愛欲日盛。而馳求恣取色聲香味觸等以實愛欲之境也。
十曰有。謂現在世。色身因馳求恣取。六根積集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因。成就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之業果也。
十一曰生。謂因果不亡。識靈又隨業流轉。受生於未來世之四生六道也。
十二曰老死。謂未來世。受生以後。色身衰老。又壞而死也。因無明緣行。因行緣識。因識緣名色。因名色緣六入。因六入緣觸。因觸緣受。因受緣愛。因愛緣取。因取緣有。因有緣生。因生緣老死。十二因緣。生滅無常。有起有盡。盡而復起。起而復盡。循環三世。生滅輪轉。
若觀此十二因緣。皆為無明妄識流轉。忽然覺悟五蘊十八界皆空。則本妙明心。如如不動。無有生滅之妄識。則無無明矣。既無無明。則無起無盡。亦無無明盡矣。乃至者。包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亦無六入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無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謂生死煩惱諸苦。
集。謂積聚。
人生在世。心為形役。形為事勞。積聚五蘊中之根塵處界。十二因緣生死煩惱。種種苦因。今既無五蘊根塵處界。十二因緣。則無苦因之積聚也。
滅。謂寂滅。
道。謂真常不息之道。
五蘊中一切苦因。一一皆生滅無常。今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而當體妙明寂靜之真性。洞徹圓通。以入真常不息之道矣。
謂既無苦集滅道。則已入佛慧。明了無礙之智。已得菩提之果。然雖入佛智。乃本心般若真空之本智。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漏之智。如無智也。雖得菩提之果。亦是本心現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亦無所得也。若知有智。乃曲心推測之知見。非真空無漏之本智也。若雲有所得。即有所失。亦有漏也。本心具足本智。故云無智亦無得也。
以無所得故。
此承上起下之詞。謂一心之本智本法。本自具足。無心外之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即有一分識心結習未盡。識心結習若盡。則萬法本具一心。一心本具萬法。一心與萬法不二。萬法與本心本一。復何有所得哉。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菩提薩埵。即菩薩之稱。
依。因也。謂依般若之本智本慧。自悟自修。以登彼岸之故。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掛者懸系。礙者窒塞。依一心之本智。不依緣起之業識。不住客塵之妄法。則心是空心。法皆空法。所謂不依一法而心常住。已得大自在矣。復何掛礙之有。
恐怖。如地陷風飄。火燒水溺。及殺害惡死。種種之可驚恐怖畏者。既無掛礙。則不滯我相我見。四大皆空。五蘊非有。常清常靜。不動不搖。一切如如。復何驚恐怖畏之有乎。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顛倒。謂六塵惑亂。妄想成業。生滅旋復。虛妄輪轉。種種顛倒也。
夢想。謂惑於見思客塵。而迷夢妄想也。若既無恐怖。則障垢已盡。本性不復更迷。虛妄不復更生。復何三界感業而輪轉顛倒。復何見思惑亂。而迷夢妄想乎。
涅雲不生。盤雲不滅。謂本心本無掛礙。本無恐怖顛倒夢想。一切種種。皆緣起於無始無明虛妄業識耳。今既依當身一心本智。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外不放入。內不放出。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究竟直到不生不滅涅盤之大道矣。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謂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也。
阿耨多羅。雲無上也。
三藐。雲正等。
三菩提。雲正覺。絕諸對待。無有而上之者。故名阿耨多羅無上也。本心本智。各自具足。故名三藐正等也。本心般若智慧。本不為塵勞所蔽。故名三菩提正覺也。謂行深般若之本心本智。到波羅蜜之彼岸。而證菩提之果。不但觀自在菩薩而然。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莫不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大道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統妙萬法。不可思議之謂神咒者。秘密心印也。
普照一切。而無所不遍之謂明。
最極一切。而無上可上之謂無上。
一切平等。無等可等。謂無等等。
謂度脫一切生死煩惱苦厄也。
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謂佛無妄語。如來所說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也。
以一心之本智本慧究竟。即塵勞是清淨。即煩惱是菩提。一切苦厄莫不一齊解脫。真實不虛之故。乃說此本心本智。究竟自心秘密之總持也。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大凡一切咒語。乃諸佛微妙秘密心印。惟當沉沉靜靜。無思無慮。一心持念。無記無數。即咒是心。即心是咒。不復以知見立知見。如此持念一心。至於知見無見。則群魔於此以降。真如於此以住。掛礙恐怖於此而解脫。顛倒夢想於此而遠離。本智本慧於此而開發。無明煩惱於此而盡泯。
即無明是大智。即煩惱是菩提。即菩提是五蘊。即五蘊是法身。即法身是諸法。即諸法是空相。即空相是當身一心。即當身一心是如來藏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咒之功德。
般若多心經
太子太傅尚書左僕射燕國公于志寧
中書令南陽縣開國男來濟
禮部尚書高陽縣開國男許敬宗
守黃門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
守中書侍郎兼右庶子李義府等奉
敕潤色
鹹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侶建立
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
武騎尉朱靜藏鐫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