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氣壓傷

耳氣壓傷又稱氣壓損傷性中耳炎是由於氣憤鼓室內氣壓不但不能隨外界大氣壓急劇變化而改變時引起鼓室內外壓力相差較懸殊所致的中耳損傷飛行時因飛機從高空急速下降所致者稱航空性中耳炎;潛水沉箱作業等引起者稱潛水員耳炎 。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耳氣壓傷
  • 其他名稱:氣壓損傷性中耳炎
  • 多發群體:飛行員,潛水員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預防措施:嚴格選拔人員,定期體檢
病理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案,預防措施,

病理病因

咽鼓管為溝通鼓室與鼻咽部的通道,在一般情況下,咽鼓管處於關閉狀態,當張口、吞咽、打呵欠、歌唱及用力擤鼻時作瞬間開放以調節鼓室氣壓。當患鼻炎、咽炎、鼻竇炎、鼻及鼻咽部腫瘤、牙咬合不良、齶裂或咽鼓管黏膜腫脹、瘢痕狹窄等病變,以及衛生預防知識缺乏,當飛機下降時入睡等非病理性因素,均可影響咽鼓管的通氣功能而易患本病。當外界氣壓急速下降時,如飛機上升,鼓室處於相對高壓態,鼓室內正壓使鼓膜外凸,當鼓室內外的氣壓差達到2.OkPa時,鼓室內的氣壓超過咽鼓管軟骨部周圍組織擠壓的力量,鼓室內的氣體即可衝出咽鼓管外逸,使鼓室內外的氣壓基本保持平衡,所以當飛機上升時,一般不易發生中耳氣壓損傷。當外界氣壓急劇增加時,如飛機驟降,鼓室內就相對地形成負壓狀態,鼓膜內陷;咽鼓管軟骨部因呈單向活瓣作用,咽口受到周圍較高氣壓影響不易開放,以致外界氣體不易進入鼓室,導致中耳負壓增加。中耳負壓可使黏膜血管擴張而血清外漏或出血,黏膜水腫。鼓室內積液,嚴重者可發生黏膜下出血或鼓室內積血(圖1);鼓膜充血、內陷、甚至破裂。同樣,潛水員每下潛10米深就增加一個大氣壓,如不吸人壓縮空氣.亦可引起中耳氣壓損傷。

臨床表現

當飛機逐漸升高,或潛水員逐漸上升水面時,鼓室內壓力較外界氣壓為高,咽鼓管有自動調節作用,故較少發生症狀,偶有耳內不適、耳悶、耳鳴或聽力稍減退。反之.當飛機驟然俯衝下降或潛箱急速下沉時,咽鼓管便失去調節作用,特別在病理條件下,較易發生耳氣壓損傷。輕者症狀不明顯,重者突感耳悶、耳內刺痛、耳鳴、耳聾;鼓室負壓如繼續增加,上述症狀也逐漸加重,耳痛可放射至顳部及面頰;有時負壓通過鼓室內壁兩窗刺激迷路而出現眩暈及噁心、嘔吐,少數還可引起感音性聾;如鼓膜破裂,鼓室負壓消失,耳痛即可緩解。檢查見鼓膜內陷充血,尤以鬆弛部及錘骨柄等處充血明顯,有時鼓膜表面有血泡、淤斑,或有裂隙狀鼓膜穿孔。若鼓室積液,透過鼓膜可見液平面或氣泡,如鼓室積血,鼓膜可呈藍色。聽力檢查常為傳導性聾。

治療方案

首先應積極採取恢復鼓室內外氣壓平衡的措施,如進行吞咽、咀嚼、打呵欠等動作,施行咽鼓管吹張術。鼻或鼻咽部使用減充血劑,耳部可進行紅外線或超短波等物理治療。全身套用抗生素,以防繼發感染。有鼓室積液或積血者,可在無菌操作下行鼓膜穿刺抽吸術或鼓膜切開術。鼓膜破裂者應保持外耳道清潔、乾燥,待其自愈。有窗膜破裂者應行鼓室探查及窗膜修補術。

預防措施

嚴格選拔飛行員和潛水員,定期體檢,發現有鼻腔、鼻咽部疾病或中耳感染者應暫停飛行或潛水,並積極治療,加強有關衛生宣教工作,平時應進行咽鼓管開放運動訓練,如吞咽、提喉、軟齶運動與下頜運動等。飛機下降時乘客不可入睡,並不斷做吞咽動作,如嚼口香糖、打呵欠、喝飲料或捏鼻閉口鼓氣,以促使咽鼓管不斷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