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樂隊傳奇歷史

老鷹樂隊傳奇歷史

【BBC紀錄片《老鷹樂隊傳奇歷史》(History Of The Eagles)】一部講述老鷹樂隊傳奇歷史的紀錄片,講述了從一開始到今天的 Eagles 的傳奇音樂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鷹樂隊傳奇歷史
  • 外文名:History Of The Eagles
  • 其它譯名:老鷹樂隊史:一支美國樂隊的故事
  • 出品時間:2013年
  • 製片地區:英國
  • 導演:Alison Ellwood
  • 類型:紀錄片
  • 片長:186分鐘
  • 上映時間:2013年
  • 對白語言:英語
[ 靠自己白手起家開創的“美國夢”,與在膨脹中走向毀滅的“美國夢魘”的差別,恐怕只有“老鷹”自己才最有體會 ]
“事先聲明,我們從沒有解散,我們只是休了一個14年的長假。”
老鷹樂隊傳奇歷史
格倫·弗萊(Glenn Frey)說這話時是1994年的4月。他和幾位老友站在MTV台錄影棚的舞台上錄像,《加州旅館》、《亡命之徒》、《放輕鬆》等一首首老歌被步入中年的老鷹樂隊演繹出來,最終集結成 “新歌+現場精選”專輯《冰封地獄》(Hell Freezes Over)。而老鷹們上一次公開亮相表演,還是1980年7月31日。
如果讓中國歌迷來導演一部回憶老鷹樂隊的紀錄片,劇本大概會由此開始。人們在《冰封地獄》的VCD里記住了沙啞嗓音的鼓手兼主唱唐·亨利(Don Henley),記住了話多的靈魂人物格倫·弗萊(Glenn Frey),記住了“低沉演奏,高亢吟唱”的貝司手蒂莫西·B.施密特(Timothy B. Schmit),還有一對技藝高超的吉他手,沉默的唐·菲爾德(Don Felder)和當眾抹淚的性情中人喬·沃什(Joe Walsh)。在中國,不插電版的《加州旅館》成了音響商場的首選試音碟,《愛讓我們存在》和《龍舌蘭日出》成了英語課堂上的講讀材料,《生活快行道》的前奏連復段,則成了年輕吉他手練習模仿的範本。
然而在樂隊2013年發行的紀錄片《老鷹樂隊史:一支美國樂隊的故事》(History of the Eagles: The Story of An American Band)中,這只是諸多往事中的一小段。紀錄片的開篇,是在樂隊真正的鼎盛時期1977年時,五位老鷹成員面對鏡頭,談起做明星的“高處不勝寒”。
“成名之後,人們先是給你貼上一堆標籤……然後你就得疲於奔命地活著,努力配得上這些標籤。然後你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然後……我也忘了還有什麼了。”喬·沃什感嘆說。唐·亨利也說出自己的焦慮:“最讓我們感覺忐忑的事情莫過於靈感枯竭。如果我們枯竭了,什麼都寫不出來,那就麻煩了……不過截止到現在都不錯。”
 “超越極限”
紀錄片從格倫·弗萊和唐·亨利的童年時代講起,首先回顧了上世紀60年代洛杉磯的民謠盛世。老鷹樂隊的雛形,來自彼時洛杉磯音樂圈裡的“女神”琳達·朗絲苔特(Linda Ronstadt)的伴奏樂隊。他們繼承了西部民謠、蘭草和鄉村音樂的精髓,形成了自成一派的“鄉村流行搖滾”風格。很多樂迷一直抱怨老鷹“不夠搖滾”,樂隊初創期的製作人格林·約翰斯(Glyn Johns)也這么認為他心中的標桿是自己之前的客戶“齊柏林飛艇”。在被老鷹美妙的和聲所打動之前,他根本就沒想給這幾個毛頭小伙製作專輯。
此後如魚得水的老鷹開始了更“搖滾”的轉型之路新製作人、新吉他手,更鋒利的音色,更放蕩的搖滾明星生活。姑娘,啤酒和大麻成了每個巡演夜晚的“第三次返場”。雖然亨利和弗萊並不喜歡花天酒地,但他們的虛榮心卻同樣享受著放縱所帶來的光環自大,狂放,毫無顧忌,這是公眾和媒體為搖滾明星貼上的標籤,反映出的恰是人們內心中期望的明星夢。
也許恰是黑暗的生活才醞釀出才思泉涌的創作,1976年的《加州旅館》成為了流行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拜金又多情的女孩、夏夜的熱舞、自我放逐的表白和“永世不得脫身”的宿命感,這首看似有所隱含的7分鐘單曲成就了自己的神話。人們從其唱片封套上看出莫須有的意象,而亨利給出的解讀卻簡單明了:“這只是一段旅程,從純真到世故的旅程。”
這也是老鷹們所切身經歷的旅程。此時樂隊內部紛爭四起,貝司手蘭迪·邁斯納(Randy Meisner)在漫長的巡演中變得厭倦;菲爾德拉攏沃什和自己結盟。接替邁斯納的蒂莫西·施密特一針見血:“我對他們的矛盾有所耳聞,加入樂隊的確是一次冒險。可在我看來,所有的搖滾樂隊,無時無刻不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
成員關係緊張,濫用毒品,生活的倦怠讓創作變得艱難。在錄音室里,製作人西姆齊克乾脆把單曲《漫長旅程(The Long Run)》稱為“漫長的那首(The Long One)”。“你工作,工作,夜以繼日,登上人生巔峰,接下來互相爭執,互不相讓,"我說了算","你算個屁",生活就變成了這副樣子。”他這樣回憶。《漫長旅程》專輯裡的作品自始至終大都重複著相同的吉他連復段,如果不是靠音量漸弱來收尾,仿佛幾個人會一直這樣僵持下去。
“冰封地獄”
亨利所言的“純真”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才結束。1989年的專輯《最後的純真》讓他走上了單飛的巔峰;弗萊也一直有熱門單曲,他們將老鷹保留在大眾的視野里。很多人期待樂隊重組,但對於正在重新享受工作的兩位“獨裁者”而言,重回老鷹和自討苦吃沒什麼區別:“堅決不可能,除非地獄結冰。”
可隨著時間推移,積怨還是慢慢被抹平了。樂隊經理厄爾文·阿佐夫在一個翻唱老鷹作品的慈善項目中,把幾個成員拉到了納什維爾,為鄉村歌手崔維斯·特力特翻唱《放輕鬆》的音樂錄影帶客串。“布景里有一個小舞台,我們都拿著樂器假裝演奏。我當時就對他們說,"夥計們,來嘛!"”施密特這樣回憶,“我們擁有那么多值得分享的經歷……而我只記得我們多么由衷地彼此欣賞,只記得我們曾經多么開心。”
重組計畫就這樣被啟動了。只是一切也沒有“一笑泯恩仇”那樣美好。樂隊的新分成方案(弗萊和亨利的分成高於其他成員)並沒有被菲爾德接受。作為僅次於弗萊和亨利的樂隊元老、“老鷹有限公司”的三個合伙人之一,他最終在2000年被樂隊開除在亨利口中,他是“貪得無厭”的逐利者。但一直默默為樂隊保駕護航的阿佐夫卻說了一句“公道話”:“菲爾德想要的其實是理想主義狀態下的樂隊。說白了就是要在寫歌、演唱、表演、分成等事務上完全平均分配……只可惜,樂隊並不是嬉皮公社。”
菲爾德在片中按捺不住哽咽著告別,堪稱全片最讓觀眾動容的淚點。“我們不是那種可以坐下喝喝啤酒敘敘舊的朋友……這讓我很傷心。不只是因為無法再與喬合奏了。我很想念這些夥計們,但是我更加懷念的,是友誼和音樂……就這樣吧。”
然後他起身離開了鏡頭。
“漫漫長路”
無論你是不是老鷹樂隊的忠實冬粉,這部時長達三小時的紀錄片的信息量都已經足以讓人饒有興致地消化一陣子。作為老鷹樂隊當仁不讓的領導者,弗萊和亨利帶著拍攝紀錄片的想法找到了導演艾利森·埃爾伍德和製作人阿歷克斯·吉布尼。這對奧斯卡級別的拍檔儘可能做到了他們眼中的客觀,將樂隊曾經的成員、工作夥伴(樂隊經理厄爾文·阿佐夫)、朋友(傑克遜·布朗,J.D. 薩瑟爾)和敵人(曾將樂隊引上星途,後來卻恩斷義絕的唱片公司老闆大衛·格芬),都請到了鏡頭前。
難能可貴的一點是,即便老鷹樂隊的40年曆程中有太多的輝煌可以回溯,紀錄片繞過了搖滾明星的光環,也打破了上世紀70年代搖滾明星為歌迷構建的迷思。當老鷹樂隊成為上世紀60年代洛杉磯民謠運動最後的結晶(也是最成功、最商業的產物),他們面對的是同輩音樂人從未領教過的瘋狂:即便不提女人和毒品,也沒有人能預見膨脹的自負和內部壓力會讓樂隊走向失控。70年代末期,樂隊在舞台上為觀眾呈現的是可媲美錄音室版本的完美演出,成員之間卻互不搭茬,毫無互動,在相擁鞠躬謝幕時,口中還咒罵著彼此。對於這樣一群最優秀的樂手,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的“美國夢”和在膨脹中走向毀滅的“美國夢魘”的差別,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才最有體會。
如今幾位“老鷹”都已過花甲之年,無論是發福的弗萊,說話遲緩的沃什,還是抱怨頭髮越來越稀疏的亨利,仍然每年花些時間在路上巡演,在盡力挖掘老鷹樂隊作品價值的同時,考慮在合適的時候寫點新歌。在這部三個小時的紀錄片的結尾,依舊是嚴謹的亨利做出了總結陳詞:
“尼爾·揚曾經唱過一首歌,關於當時初興的朋克價值觀:"與其慢慢地生鏽變老,不如燃燒毀滅"。我並不確定尼爾他自己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但我並不認為生鏽是件壞事。
我有一輛1962年生產的約翰迪爾老拖拉機,它已經銹跡斑斑,卻運轉良好。對我而言,那些銹跡象徵著走過的路,象徵著所有成功的工作,所有收穫的經歷。我反而覺得,這些銹跡還挺漂亮的。”
老鷹樂隊傳奇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