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本家

老本家

“老本家”是馬龍漢族老輩子對彝族的尊稱,因為彝族是馬龍這塊土地上較早生活的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本家
  • 地址:馬龍
介紹,火草褂,寨軼事,火把節,泡缸酒,

介紹

“老本家”是馬龍漢族老輩子對彝族的尊稱,因為彝族是馬龍這塊土地上較早生活的民族。 按《滇史》記載,漢族來到馬龍最先是莊蹻入滇,後來是蜀漢南遷,再後來是明代三次規模巨大的南遷。漢族在馬龍定居後於彝族,所以,馬龍漢族稱彝族為“老本家”。
淡泊權勢的彝族書祖阿田可
《舊唐書》說:“納垢部酋長之後阿田可隱居半個山,蒐集一千八百四十號字母,三年始成,名曰‘韙書’。”明代《一統志· 曲靖府·人物》中也說:“阿田可,馬龍納垢部酋長之後,隱居山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曰‘韙書’,爨人至今猶習之,占天時人事亦多應驗。”明代《滇略》卷6《獻略》中也說:“阿田可者,馬龍州人,納垢酋之後,棄官隱山谷中,撰爨字,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有奇,名曰‘韙書’,爨人至今習之,為書祖也。”
清乾隆年間建水人,舉人、史學家,曾任陝西華陰知縣的張履程先生,在他的詩中滿懷激情地把阿田可的《韙書》與 “倉頡造字”相提並論:“天地之大無不有,間氣所鐘必非偶。倉頡作字泣鬼神,《韙書》一卷治爨人。”這是對阿田可和《韙書》的高度評價。
清朝馬龍廩膳生員杜錦寫了一篇《爨人阿田可論》,專門論述了阿田可創出《韙書》的事跡 :“半個山為龍東偏去城二十餘里,山水亦秀爽。但人知其為阿田可之鄉,而阿田可之為廬與墓,不可復識矣。世遠人淹,殊堪悼惜……”文中杜錦又用一個長長的反問句,讚揚了阿田可打破時代局限,為彝族文字的規範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半個山,即馬龍境內海拔高2416米的藏龍山脈西側的一個緩衝山丘。據說又諧音該村是從納章李子溝彝族村“搬過山”的,所以叫“半個山”。那時的半個山,森林茂密,人煙稀少,肯定是“世遠人淹”。出身豪門望族的阿田可,正處於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時期,相對中國整個封建社會而言,應是政治較清明時期。可他棄官不做,到深山老林的彝族山村隱居,以天為蓋地為廬,閉門潛心絕世緣,三年終於完成了這一奇書。因此,阿田可不僅是彝族書祖,且是一個淡泊權勢的人。馬龍被譽為“古彝文發祥地”,既含有阿田可的成就,也含有阿田可的人品。2014年底,台灣的畢摩千里迢迢,專程到半個山三叩九跪地祭拜,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註腳嗎。
源於青山的咨卡

火草褂

據說西漢時期馬龍的彝族同胞就開始編織火草褂了,唐代時製作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實際上,用樹葉、獸皮做衣是彝族先人傳道的經文裡就有的。《雲南通志》中也說:彝族“織麻,捻火草為布衣之,男衣至膝,女衣不開領,緣中穿一孔,從頭下之,名‘套頭’”。
馬龍咨卡彝族創製的火草褂,以野生勾苞大火草葉子背面的白色纖維絨完全由手工紡織而成。火草分小火草及大火草。小火草一般用於與火鐮石打火,大火草葉由於它的背面有一層白色纖維絨,把里葉與外絨輕輕地剝開,用手搓捻成白線,能編織出厚實、白潔、大方的火草褂。
咨卡彝族編織的一件成人穿的火草褂,不跑遍九山十八坡是不成的,因要30餘公斤的天然大火草葉作原料。縫製褂子,還要按人的高矮胖廋量體裁衣。從夏秋采葉、清水漂洗、柔光適曬、巧力分絨、均勻捻線、精心編織、縫製成衣需20多道工序,20多個工作日。真是嘔心瀝血之作,彌足珍貴之品。做成的火草褂,熠熠生輝、質樸莊重,俊秀雅致,越洗越白,風颳不透,雨淋不進,冬暖夏涼,穿上它體面光彩。火草褂,體現了彝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咨卡彝家的火草褂,2009年進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同年12月,央視10頻道“探索· 發現”播出了《雲南咨卡村彝族火草褂服飾文化》的電視片。“非遺”工作專家把咨卡火草褂稱為“龍褂”,把馬龍稱為彝族火草褂服飾文化的發祥地。咨卡彝族火草褂已經名揚四海。
塵封已久的土官

寨軼事

土官寨距離縣城8公里左右,地理位置獨特,馬龍河、五道河、籠胯河在此交匯,人們稱“三江聚會”之地。
土官寨,意思即是土司的官寨。據說,明代初期,土官寨的土司常阿德權勢和名聲都很大,受到了當朝的重視。皇帝就把常阿德招進京城——南京,當面封他為本地王爺。按朝廷的慣常規定,封王爺也要封領地。既然封了王,那封多少領地給他才合適呢?給多了不行,給少了不夠面子,皇帝當時沒了主意。就召集大臣們商議:“各位愛卿,由於阿德為地方做出很大貢獻,我封他為當地的王,以便更好地為朕管好那個地方,那應該封給多少土地給他管轄才合適呢?”一個大臣立即揣摩透了皇帝的心思,跪拜著回答:“陛下,讓阿德憑本事和運氣作決定好了,就給他‘一馬之地’吧!”皇帝聽後,覺得這個建議好。就說:“甚合吾意,準奏。阿德,給你一馬之地。”常阿德明白“一馬之地”的處置辦法,趕忙跪下大聲說:“謝主隆恩,謝主隆恩!”
常阿德與揣著聖旨的宦官回到土官寨,馬上挑選出多名馭手,到多處販馬集市上精心選取快馬,然後,把選來的馬再次進行比賽篩選,最後確定了一匹膘肥體壯,足不踐土,行如飛禽,名叫“龍駒”的快馬,並遴選了最出色的年輕彝族馭手。
擇好的吉日那天,天剛蒙蒙亮。土官寨人山人海,彩燈高掛,鼓號齊鳴。只聽朝廷宦官大聲宣告:“眾子民聽好,承蒙皇上恩典,加封常阿德為王,並追加封地,賜常阿德‘一馬之地’。凡是今天鐵蹄所到之處,黎民百姓,山川土地,統統歸常阿德管轄。讓我們為他祝福吧!”
那個年輕馭手隨著“出發!”的號令,飛馳而出。從日出跑到日落,先到馬過河、舊縣、小新街(現屬嵩明)、咨卡、籠城、九鄉(現屬宜良縣),接著又從曲宗、湯郎、松溪坡,到達瀟湘的平坡、大營(現屬麒麟區)。然後從三岔、翠山、張安屯、吳官田、王家莊、魯石、車站、籠胯回到土官寨。
後來人們就把“一馬之地”編為一句順口溜:“上管咨卡、籠城,下管平坡、大營”。所以,土官寨就統轄了比現在馬龍縣還要大的範圍。“一馬之地”也許與土官寨的歷史有一定的出入,但土官寨對面的石山上的古城,還有進村口(距離村子800米)路旁現還保存的華表,可以看出當年的不凡氣勢。
別有風味的

火把節

清代雍正年間馬龍知州許日藻主編的《馬龍州志》里,記述了馬龍的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聚姻黨醵飲啖生,燃松苣為戲,村落照田占歲,名星回節。”
甘肅華亭人,順治己丑進士,官至雲南按察使的許瓚曾在他的《東還紀程》里也說:“雲南馬龍州六月二十四日為年節,是晚,婦女俱艷妝,燃炬照屋謂之照歲。”
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的次子錢行,在《百年前的雲南(三)》中解述了一詩:“‘六月年剛半,傳聞事可嘲。鐙檠爭照歲,酒巺各充庖。’這詩中說的馬龍舊俗。這夏天的年節,又是火把節,不是火炬遊行,而是燃炬照屋,在家慶祝歡宴。”
上面三人描述的都是馬龍的火把節情景,但各有側面。統籌看,彝族的火把節在馬龍已經是各民族同樂的節日了,因而又叫“星回節”。彝家將火把節如同漢族的春節一樣重視,漢族也以同樣的感受融入了彝族的火把節中。馬龍的火把節實際既“燃炬照屋”又“村落照田占歲”。
當然,至今馬龍傳承的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仍然以咨卡彝族村為代表。每年節日裡,馬龍各鄉鎮、辦事處,縣直多個單位,曲靖、宜良、陸良、尋甸、嵩明、昆明等四面八方上萬的貴賓,多個民族雲集咨卡,可謂人山人海,歡歌如潮。咨卡的彝族男女老少身著異彩紛呈的服裝向客人們熱情地打著招呼,穿梭忙碌著各自的事項。傍晚,人們高舉點燃的火把,那閃爍的火苗,美妙的音樂,節奏輕快的舞曲,奔涌的激情,美麗的夢想,遊走田邊地角的火龍,不眠之夜的篝火,狂歡的氣氛一浪高過一浪。叩擊心扉的情歌,清香入脾的泡缸酒,熱情親切的問候,促膝長談增添了火把節兄弟民族間的情誼。
甘純養人的彝族

泡缸酒

彝家泡缸酒為馬龍特產。早在三國時期,泡缸酒就已經成為彝族人民祭祀祈神、節慶宴請的特用佳品。
地打龍潭,是馬龍最大的龍潭,其龍潭雙泉相偎,泉水湧出聲震山川,地打龍潭於咨卡村上游五華里,湧出的泉水,形成了咨卡河,彝家就接管飲用這清泉水。他們把上等的糯米蒸熟按比例加入酒麴拌勻,儲藏於酒罈,加入涼定了的地打龍潭白開水,窖於地下一年開壇飲用。有歌謠:“晶瑩糯米藏入缸,甘甜泉水釀泡缸。家家屋裡窖泡缸,十里飄香是泡缸。親戚朋友來品嘗,開胃醒脾多歡暢。”
泡缸酒加入菊花、玫瑰、桂花、蜂蜜、冰糖等,味道更佳。其酒色正、度低,清澈透明,醇香甘甜,開胃醒脾,美容養顏,清涼解暑,提神醒腦,老少皆宜。
在節慶假日、親朋團聚時,大家開懷暢飲,彝族漢子熱情、豪爽、自信、執著的品格盡顯於豪飲泡缸酒的情態中。
獨具特色的“咨卡泡缸酒”,2013年成為曲靖市非遺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