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嘴鷸

翹嘴鷸

翹嘴鷸(學名:Xenus cinereus),春秋兩季遷徙橫過中國東部和南部,在香港通常見於春季。夏季上體灰褐色,具細窄的黑色羽乾紋;肩部黑色羽軸紋較寬,在兩肩形成一條顯著的黑色縱帶。虹膜褐色,嘴橙黃色,尖端黑色。腳較短,橙黃色。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翹嘴鷸
  • 拉丁學名:Xenus cinere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鷸科
  • :翹嘴鷸屬
  • 英文名:Terek Sandpiper
  • 命名人及時間:Güldenstädt, 1775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翹嘴鷸夏季上體灰褐色,具細窄的黑色羽乾紋;肩部黑色羽軸紋較寬,在兩肩形成一條顯著的黑色縱帶。眉紋白色,貫眼紋黑色,腰、尾上覆羽和尾較背和肩部淡,多呈淡灰色,具白色尖端。外側尾羽白色。最長的尾上覆羽具黑色橫斑。翅上中覆羽灰褐色,微雜白色斑點,小覆羽黑褐色,內側初級飛羽和覆羽黑色,內側4枚初級飛羽具窄的白色尖端。次級飛羽黑褐色,具寬闊的白色尖端,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下體白色,胸和胸兩側具細的褐色縱紋。翅下覆羽白色,小翅覆羽中部灰褐色。冬羽上體淡褐色或沙灰色,具細的暗色羽乾紋。肩部黑色縱帶消失,胸斑較淡,微具不明顯的縱紋,其餘似夏羽。
虹膜褐色,嘴橙黃色,尖端黑色。腳較短,橙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63一109克,體長220一250毫米。嘴峰41—54毫米;翅122—140毫米;尾46—58毫米;跗跖25~30毫米。

棲息環境

繁殖期主要棲息和活動於北極凍原和凍原森林地帶的河流、湖泊和水塘岸邊,非繁殖期則主要棲息於沿海海岸、島嶼、海灘礁石、河口沙灘和泥地上,有時也出現於內陸湖泊、大的河流和鄰近沼澤地上。

分布範圍

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越冬於東非、波斯灣東南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和中國台灣。遷徙期間見於中國吉林、遼寧、河北東部沿海和新疆天山,南至海南島一帶。
翹嘴鷸分布圖翹嘴鷸分布圖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行走迅速,常在水邊淺水處或沙灘上邊走邊覓食。
主要以甲殼類軟體動物、蠕蟲、昆蟲和昆蟲幼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常分散單獨覓食,但休息時常聚集在一起。主要在水邊淺水處或水邊沙灘與泥地上追捕水表面和地上的動物食物,但有時也將嘴伸到水下,通過嘴在水下像掃帚一樣的左右來回掃動探覓食物。
在中國主要為旅鳥,部分越冬於台灣省。春季於3~4月,秋季於9—10月遷經中國。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帶。營巢於森林中的河流兩岸、湖泊和水塘岸邊,以及開闊的湖濱沙灘和小島上。通常置巢於離水不遠的乾燥地方。多在草叢或灌叢掩蓋下,有時也置巢於開闊地方。巢甚簡陋。主要是地上的一個小淺坑,內墊有枯草、松針和少許樹皮。有的無內墊物。每窩產卵4枚,偶爾3枚和5枚。卵的顏色為灰色或桂黃色,被有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3—43×24一28毫米。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野外數量不普遍,應該嚴格保護。該物種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