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源學說

翅源學說

無脊椎動物中唯昆蟲有綱翅。由於無翅亞綱昆蟲在向有翅昆蟲演化中還未發現過渡類群,以致翅的起源問題迄無定論。生物學家們在昆蟲化石及昆蟲比較形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基礎上,對翅起源提出了多種假說。主要有側背板翅源說(paranotal theory)、氣管鰓翅源說(tracheal gill theory)和側板翅源說(pleuron theory)等。

側背板翅源說,氣管鰓起源說,側板翅源說,

側背板翅源說

繆勒(F.Müller)於1873~1875年間提出,1916年克蘭普頓(G,Crampton)作了補充和完善。主要觀點是翅最先由胸部背板兩側向外擴展,與側板近背面擴展部分結合形成側背板(paranotum),側背板發育形成翅。其主要依據有三:①現代有翅亞綱外翅部的幼蟲背板有外長物(翅芽);②化石古網翅目(Paleodictyoptera)前胸背板的側葉及腹部各節側葉的氣管與翅脈同源;③這些氣管也直接進行血液循環。這個學說被較廣泛接受。

氣管鰓起源說

1870年由格根鮑爾(C.Gegenbaur)提出。他認為,氣管鰓是水生昆蟲幼蟲在水中呼吸的器官,當幼蟲老熟或由水生變為陸生時,呼吸功能喪失,氣管鰓也就演變為陸生昆蟲飛翔的翅,但這個學說提出時多憑推測,證據不足,難以被人們接受。後來隨著昆蟲化石的不斷發現,和其他學科的發展,獲得了不少新的資料,在氣管鰓起源說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鰓板起源說(gill-plate theory),刺突起源說(stylus theory)。鰓板說認為:鰓板是水生昆蟲鰓的保護結構,能動,使水繞它而行,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硬度,可望發展成翅。而刺突說認為:翅起源於無翅亞綱昆蟲足基節上的刺突:胸部的翅與蜉蝣幼蟲腹部的鰓板同源。

側板翅源說

庫卡盧伐—佩克(J.Kukalova-Peck)於1983年提出。她主要依據化石標本和地質資料,認為翅起源於足的上基節(epicoxa)及其肢節外葉(exite),上基節與體壁結合,分化成背、腹關節片,其肢節外葉變寬,形成原翅(pro-wing),而原翅最終與上基節和亞基節(subcoxa)組成的側板分離,在上基節足肌的牽拉下,變為可動。原翅繼續變大,最終演化為翅(見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