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子羅漢果

翅子羅漢果

翅子羅漢果(學名:Siraitia siamensis)是葫蘆科羅漢果屬的植物。分布於泰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00米至7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山坡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翅子羅漢果
  • 拉丁學名:Siraitia siamensis (Craib) C. Jeffrey ex Zhang et D. F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葫蘆目
  • 葫蘆科Cucurbitaceae
  • :藏瓜族
  • 亞族赤瓟亞族
  • 羅漢果屬Siraitia
  • 亞屬:羅漢果亞屬
  • :翅子羅漢果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草質攀援藤本,長達20餘米;根肥大,多年生,味苦;全體密被黃褐色柔毛和混生紅色(乾後變黑色)疣狀腺鱗,莖枝稍粗壯,具棱溝。葉柄長3.5-10厘米;葉片膜質,卵狀心形,長10-27厘米,寬7-21厘米,近全緣或稀稍波狀,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彎缺半圓形或長圓形,深2-6厘米,寬2-5.5厘米,兩面被柔毛及密布黑色(乾後)疣狀腺鱗,老後毛不甚脫落,掌狀脈5-7條。卷鬚2歧,在分叉點上下同時旋卷。雌雄異株。雄花5-15朵(或更多)排列在7-20厘米長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上,花序軸長2-12厘米;花梗長1.5-3厘米;花萼筒短鐘狀,上部徑1.2-1.5厘米,裂片5,扁三角形,長3-5毫米,寬7-9毫米,先端鈍,具3條隆起的脈,密被柔毛和黑色疣狀腺鱗;花冠淺黃色,徑3.4-4厘米,裂片5,卵形或長圓形,長1.5-2厘米,寬0.9-1.3厘米,具5脈,先端鈍,邊緣有腺質睫毛,內面具腺毛,外面除被腺毛外還密布黑色疣點,基部具3枚、膜質、半圓形或齒狀、長達3毫米的鱗片;雄蕊5枚,成對基部靠合,1枚離生,花絲疏被短腺毛,花葯1室,藥室S形折曲。雌花單生或雙生,稀3-4朵生於長1-4.5厘米的花序軸頂端成短總狀;花萼和花冠通常比雄花稍小;退化雄蕊 (3-) 5枚,疏被短腺毛,基部具3枚長圓形或線形、長1-2毫米的鱗片;子房卵球形,長1.2-1.5厘米,徑0.9-1厘米,先端截平,基部鈍圓,密被短茸毛及黑色腺鱗,花柱長4-5毫米,無毛,頂端3淺裂,柱頭腎形,2裂。果實近球形,味甜,徑約6厘米,初時被茸毛,後漸脫落。種子多數,淡棕色,近圓形,長12-14毫米,寬11-13毫米,厚4毫米,具3層翅,翅木栓質,邊緣具不規則齒,居中的翅寬3-5毫米,兩側翅較狹,寬1-2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翅子羅漢果翅子羅漢果

生長環境

常生於海拔300-700米的山坡林中。

分布範圍

產廣西西部和雲南東南部。越南北部和泰國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泰國清邁。

本種提示

本種嫩枝和幼葉在活體時密被紅色疣狀腺鱗,手摸時立即染成紅色,故有“紅汞藤”之稱,乾後腺鱗變黑色。塊根民間藥用治胃疼,葉外用治神經性皮炎及皮癬。
塊根:用於胃脘痛,感冒發燒,咽喉痛,膽囊炎。 葉:外用於神經性皮炎,疥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