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理工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

米蘭理工大學

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一般指本詞條

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簡稱POLIMI),創建於1863年,坐落在義大利最富饒的倫巴第大區首府米蘭市中心,在倫巴第大區擁有七個校區(其中皮亞琴察校區在艾米利亞-羅馬涅地區)。這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師資力量極其雄厚的歐洲頂尖理工大學,也是世界頂尖理工大學之一,在建築,設計和工程界享有盛名。

米蘭理工大學在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第156位。在連續多年及最新(2017-2018)QS世界大學排名上,米蘭理工大學在工程與技術領域名列世界第17位。其中,藝術&設計全球第5,建築學全球第9位,土木工程全球第7位,工程技術全球17位,機械工程全球17位,電氣電子工程全球35位,計算機科學全球44位(2017-2018)。

此外,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名中歐洲商學院第20,英國金融時報管理學全球TOP100,EDUNIVERSAL全球商科排名,奢侈品管理全球第五, 供應鏈管理(MSCPM)全球第九位(2017年)。

米蘭理工大學的MIP管理學院(MIP-Politecnico Di Milano),是同時擁有歐洲質量改善系統(EQUIS)和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認證的商學院。

它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亞琛工業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構成SMART聯盟。

米蘭理工大學位列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第148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蘭理工大學
  • 英文名: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
  • 簡稱:米理/米蘭理工/POLIMI
  • 創辦時間:1863年
  • 類別:國立大學
  • 學校類型:理工類大學
  • 屬性:全歐前20位
    歐洲頂尖工科大學聯盟
    CDIO大學創意聯盟
    IDEA聯盟
  • 所屬地區:義大利倫巴第大區米蘭市
  • 現任校長:Ferruccio Resta
  • 知名校友倍耐力居里奧·納塔阿爾多·羅西倫佐·皮亞諾喬治·阿瑪尼
  • 主要院系:建築和城市規劃學院;設計學院;土木、環境和土地管理學院;工業化和信息學院
  • 學校地址:Piazza Leonardo da Vinci, 32; 20133 Milano
  • 主要獎項:QS排名:義大利第一位
    1963諾貝爾化學獎,199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199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學校介紹,學校歷史,院系設定,校區,學校排名,中國校區,知名校友,

學校介紹

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是位於義大利米蘭的一所國立理工大學,創立於1863年,是米蘭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義大利規模最大的科技類大學,是義大利三所國立理工大學之一,義大利工科方面排名第一。米蘭理工大學在建築、工程和工業設計方面是歐洲乃至世界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並在許多領域全球領先。米蘭理工大學是歐洲著名的理工大學,也是歐洲前20強大學之一。
米蘭理工大學的主校區位於米蘭市區的大學城(Città Studi)內,米蘭市內的另一校區則位於米蘭西郊的Bovisa區,在米蘭市外的科莫萊科曼托瓦克雷莫納以及皮亞琴察這五座城市還分布有規模較小的校區。
米蘭理工大學是義大利首個全英文教授碩士及博士課程的公立大學。
米蘭理工大學的教學策略是根據地域特點(學校所在地倫巴地區被視為歐洲最發達的工業區之一),量身制定不同的課程規劃。
義大利語中的“Politecnico”是指僅開設工程學和建築學教學課程的國立大學。而現今的米蘭理工大學採取中央行政管理模式,設定了12個院系,4大工程學、建築學和工業設計學學院網路遍布倫巴第大區的7個校區。4大學院專注教學,而12大院系則主攻研究。
學校註冊學生總數接近4萬人,這也使得米蘭理工大學成為義大利最大的工程學、建築學和工業設計學專業研究機構。
在義大利有三所"Politecnico"(理工大學,只教授工程建築設計),分別位於米蘭都靈巴里。他們都被學生口頭稱為"Poli"。
學校的校徽來自拉斐爾·聖齊奧的濕壁畫雅典學院。該畫現收藏於梵蒂岡梵蒂岡博物館
學校代表色為青,黑,白。

學校歷史

米蘭理工大學在弗朗切斯科·布里奧斯奇(Francesco Brioschi)的領導下創立於1863年,原名為“高等技術研究所”(Istituto Tecnico Superiore)在創辦之初只教授民用工程與工業工程。為了沿襲德語國家開辦理工學院的傳統,包括學者、教授、地方行政部門(米蘭市米蘭省、商務部以及法國倫巴省儲蓄銀行)、文化社團以及來自久負盛名的米蘭家族的企業家在內的群體,經過精心計畫,將大學定址於曾經的瑞士大學(Collegio Elvetico),也就是現如今的米蘭參議院(Via Senato)。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教育界的進步主義與改造主義的思潮為創建學校提供了理想的大環境,讓卡羅·卡塔內奧(Carlo Cattaneo)提出的理念得以實現。通過他的“Politecnico”雜誌,這位來自米蘭的理論家傳播著通過科學進步來逐步實現政治進步和社會發展的理念。
學校於1863年11月29日正式招生,註冊學生人數為36人。
1865年,在布雷拉美術學院的影響下,新的課程也對新的工業部門設立,並在這一年成立了學院建築系,成為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的前身。受卡米洛·波伊多(Camillo Boito)的啟發,新的課程更加注重與傳統藝術的聯繫。1865年起,為民用建築師設立的特殊部門開始遵循新制定的教學定位,此後根據該教學定位,學校始終致力於高等工程技術研究領域的教學和研究。這些措施促成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高等學府的形成,而這種學府在當時的義大利尚屬首家。
朱塞佩·科倫坡(Giuseppe Colombo)繼布里奧斯奇後,於1897年至1921年間擔任院長職務。他執掌學院期間,憑藉加強學院和工業界的聯繫以及創立類似愛迪生公司(Società Edison)這樣的新型公司來進一步推動學院的發展,而愛迪生公司在電器工業的發展進程中也成功扮演了非同尋常的推動者的角色。被公認為義大利工程學始祖同時也是義大利參議員的科倫坡,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工程師手冊》的撰寫者。
1927年,學校遷至目前的校址達文西廣場(Piazza Leonardo da Vinci),即現在的大學城(Citta' Studi),並於9月22日對外招生。在那一時期,學院被命名為皇家理工學院(Regio Politecnico)。
1937年,學校正式更名為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
1942年,大學開始使用來源於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的標誌。1954年歐洲第一個電子計算中心在米蘭理工大學運營。
1977年,天狼衛星(the satellite Sirio)由米蘭理工大學和其它公司合作研製並成功發射。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米蘭理工大學開始擴展其它校區。1993年,開設工業設計課程。
自建校以來,米蘭理工大學不斷成長,通過培養無數教授、研究人員和企業家,在建築設計、工程技術、產品設計以及航空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創造和改寫了義大利乃至整個世界的科研歷史。根據米蘭理工大學統計,到2010年,29%的義大利建築師,78%的義大利設計師,19%的義大利工程師,畢業於該校。

院系設定

米蘭理工大學現有四個學院,下設12個部門:
建築與城市規劃系:DASTU - Dipartimento di Architettura e Studi Urbani(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
建築、環境與建造系:DABC-Dipartimento di Architettura,Ingegneria delle Costruzioni e Ambiente Costruito(Architecture,Built Envirorment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 ABC)
化學、材料與化工系:DCMC - Dipartimento di Chimica,Materiali e Ingegneria Chimica“Giulio Natta” (Chemistry,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設計系:Dipartimento di Design(Design)
電子、信息與生物工程系:DEIB - Elettronica,Informazione e Bioingegneria(Electronics,Information and Bioengineering)
能源系:DENG-Dipartimento di Energia(Energy)
物理系:DFIS-Dipartimento di Fisica(physics)
土木與環境工程系:DICA - Dipartimento di Ingegneria Civile e Ambientale(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管理工程系:DIG-Dipartimento di Ingegneria Gestionale(Management,Economic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數學系:DMAT-Dipartimento di Matematica(Mathematics)
機械系:DMEC-Dipartimento di Meccanica(Mechanics)
航空工程系:DAER - Scienze e Tecnologie Aerospaziali(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校區

學校共有七個校區:Milano Leonardo、Milano Bovisa、Como、Lecco、Cremona、Piacenza、Mantova。
  • Campus Leonardo,位於米蘭的Piazza Leonardo da Vinci,從1927年開辦至今;從那時起,校區有所擴張。如今由互相靠近的幾個小校區組成(campus Leonardo,campus Bonardi,campus Clericetti,campus Mancinelli,campus Gran Sasso和campus Colombo)。建築學院的一部分由著名建築師、校友馬里奧·貝里尼設計。
  • Campus Bovisa,位於米蘭的Bovisa區,從1989年開辦至今;campus Bovisa如今由1994年開辦的campus Durando和1997年開辦的campus La Masa組成 。
  • Campus Como,位於科莫市,從1987年開辦至今。
  • Campus Cremona,位於克萊莫納,從1987年開辦至今。
  • Campus Lecco,位於萊科市,從二十世紀90年代初開辦至今。
  • Campus Mantova,位於曼托瓦市,從1999年開辦至今;校址前生是所孤兒院,由建築師Paolo Pozzo在19世紀設計。
  • Campus Piacenza,位於皮亞琴查市,從1997年開辦至今。

學校排名

米蘭理工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
在最新的2018/2019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米蘭理工大學位列156,義大利國內排名第1,其工程和技術排名全球第17位;同時,其藝術設計專業全球第5位,土木和結構工程排名全球第9位,建築學/建築環境專業全球第9位,機械工程專業全球第17位,電氣電子工程全球第35位,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全球第44位。
 
QS排名
全球
工程技術
藝術設計
建築
土木工程
機械工程
電氣電子工程
計算機科學
數學
材料科學
管理科學
2020
148
2018
170
17
5
9
9
17
35
44
51-100
51-100
51-100
2017
183
24
7
14
14
29
50
49
65
77
51
2016
187
-
10
15
14
18
44
43
67
-
-
2015
229
-
11
15
13
22
39
43
67
-
-
2014
-
-
-
-
-
-
-
-
-
-
-

中國校區

2011年2月,米蘭理工大學中國校區成立,這充分表示了該校區在科學及學術上的重要性。
除了位於米蘭市的校區以外,米蘭理工大學的其他分校區是:科莫(Como)、 克雷莫納(Cremona)、萊科(Lecco)、 曼托瓦(Mantova)、 皮亞琴察(Piacenza)。
中國校區(由負責中國區事務的米蘭理工大學副校長Giuliano Noci教授主管)有著自己的雙重目標:一是發展米蘭理工大學的科研及教育活動;二是通過主動性地舉辦活動來聚焦中國頂尖大學,旨在創立米蘭理工大學與中國大學之間的系統合作平台及技術轉移中心——這被視為關鍵所在,另外還有一些支持學校課程和研究組的活動,該類活動已經在著手進行。
中國校區的主要活動
  • 與中國大學建立關係,並與其投資建立一個完整的合作平台(碩士、博士及科學研究水平);
  • 促成與目標中國大學間的重大科研活動(在此有傑出的科研隊伍針對特定的課題,即合作主題進行工作);
  • 加強學術水平,諸如簽署雙學位協定、提高入校中國學生質量。
米蘭理工大學與中國高校的交流在數量上有著顯著增加,其中包括: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深圳大學、上海大學、湖南大學、江南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合肥大學。
2012年1月,米蘭理工大學與中國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CSC)簽署了一份旨在加強博士生交流的協定,該項目中的博士交流生由中國政府提供獎學金。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同濟大學中意學院。2006年9月16日,同濟大學中意學院在上海成立,這是第一所中意學生可獲得雙方國家互認學位的“中意”大學。作為意方的米蘭理工和都靈理工大學與作為中方的上海同濟大學一起,共同設立了本碩連讀項目。
米蘭理工大學中國校區成立之後,在米蘭理工的中國學生人數(約600人)和在中國高校的米蘭理工學生人數均得到了顯著增長,這無疑是高校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大發展。
2017年2月22日下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的共同見證下,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米蘭理工大學校長費盧奇奧·內斯塔(Ferruccio Resta)在人民大會堂簽署協定,雙方將在義大利米蘭合作建設中意設計創新基地。
2019年,西安交通大學與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合作舉辦建築學專業古蹟與遺址保護方向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
米蘭理工大學的商學院
米蘭理工大學MIP商學院在多個國家均設有培訓課程,其中尤其重視與中國的合作關係。自2007年起,與MIP商學院合作的中國高校數量就在不斷增加,合作項目包括簽署教師及學生交換協定、在中國和義大利舉辦交流研討會和課程等。
米蘭理工大學MIP商學院一貫視技術為企業創新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並擁有著一套將管理技術與多學科能力結合的“端到端”系統。MIP商學院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是:
  •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上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北京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英國愛丁堡赫瑞瓦特大學管理與語言學院
  • 香港中文大學
  •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知名校友

  • 恩里克·弗拉尼尼(Enrico Forlanini),在1877年發明世界上第一個以電動機為動力直升機的工程師和航空專家,也是飛艇水上飛機研究的先驅。
  • 佐瓦尼·巴蒂斯塔·倍耐力(Giovanni Battista Pirelli)工程師、企業家。倍耐力Pirelli輪胎創始人。Pirelli是目前世界第五大輪胎製造商。
  • 吉奧·龐蒂(Gio Ponti)建築師、設計師、雜誌創辦人。Ponti椅的設計者與著名建築雜誌《Dumos》的創辦人。
  • 薩爾瓦多·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詩人、文學家。曾在米蘭理工大學進修建築工程,195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居里奧·納塔(Guilio Natta)有機化學家,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並留校任教。聚合反應催化劑研究上作出很大貢獻,因此與德國化學家卡爾·齊格勒共同獲得1963年諾貝爾化學獎
  • 阿奇萊·卡斯楚尼(Achille Castiglioni)傳奇建築師、設計師。
  • 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建築師,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並留校任教。城市類型學的奠基人之一。1990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
  •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建築師,高技派建築師的代表。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並留校任教。1998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
  • 保拉·安特那利(Paola Antonelli)建築師,設計師,策展人。現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建築與設計部館長。
  • 馬西莫·維涅里(Massimo Vignelli)著名現代主義平面設計師和產品設計師,設計多家世界知名公司logo。 Vignelli Associates 公司創始人。 他曾設計IBM(電腦)、Knoll(家具)、Bloomingdale's(百貨)和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航空)的品牌標誌。
  • 蓋·奧倫蒂(Gae Aulenti),女建築師、照明和室內設計師、工業設計師、舞台設計師。作品以對於歷史與現代的有機融合而聞名。
  • 吉安弗蘭克·費雷Gianfranco Ferré,時裝設計師。曾任迪奧Dior首席設計師,6次獲得黃金眼獎Occhio d'Oro。
  • 馬里奧·貝利尼Mario Bellini建築師和設計師,步入設計界60多年以來,致力於提升義大利本土設計的國際影響力。曾8次獲得素有設計“諾貝爾獎”之稱的金羅盤獎。
  • 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著名時裝設計師、企業家、時尚品牌阿瑪尼Armani創始人。
  • 德梅特里奧·斯特拉托Demetrio Stratos,音樂家、現代實驗音樂先驅、著名詞曲作家。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
  • 弗朗西斯科·基爾瓦茨Francesco Giavazzi經濟學家、銀行家。曾任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CEPR)研究員,歐盟委員會經濟顧問,義大利經濟委員會顧問。
  • 斯特法諾·佩斯納(Stefano Pessina)商人。Walgreens Boots Alliance執行長兼常務副會長。截止2015年6月,淨資產達133億美元。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核物理專業。
  • 馬克·杜利高(Marco Dorigo)人工智慧科學家。榮獲歐盟委員會授予的2003年度居里夫人成果獎Marie Curie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
  • 斯特法諾·博埃里Stefano Boeri,建築師,設計師,知名策展人。現任米蘭理工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建築學院研究生教授,曾執教於麻省理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曾任知名建築雜誌DOMUS主編,曾任米蘭市主管文化設計方面的副市長,同時也是2015年米蘭世博會expo的總規劃師和命題人。1989年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