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塾

義塾

義塾是一個詞語,讀音是yì shú,指舊時由私人集資或用地方公益金創辦的免收學費的學校,義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義塾
  • 拼音:yì shú
  • 注音:ㄧˋ ㄕㄨˊ
  • 解釋:舊時不收學費的私塾
基本信息,解釋,出處,示例,

基本信息

科舉時代,宗族積極資助本族考生。很多有文化傳統的家族,為了扶持本家族的貧窮子弟有機會讀書應考登仕途,設有義塾和義田,這甚至被看成是家族祠堂的責任和義務。
譬如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義莊“范義莊”,是北宋名人范仲淹於1049年購置千畝義田創立的,作為宗族公產用以周濟族人,並開辦了義學。到其兒子范純仁的時候,再為義莊置田千畝“以供族眾滋大”,除了辦義學,還資助、獎勵族中貧寒子弟科考。1065年,范純仁將辦理義莊的事上奏朝廷,得到中央政府的讚賞。
清代的很多宗族都有資助、獎勵本族子弟科考的規定。如《毗陵唐氏宗譜·宗規》規定:族中子弟參加鄉試給路費銀2兩,中了舉人給賀銀6兩;到京城會試給路費銀子12兩,考中進士給賀銀10兩。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錢款。

解釋

舊時免收學費的私塾;亦見“義學”

出處

陶宗儀 《輟耕錄·雙硯堂》:“創義塾以淑後進。”

示例

清史稿·食貨志一》:“三屯各建義塾課幼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