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性癔病症

群體性癔病症

定義,病因,臨床症狀,病例,救治措施,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

定義

癔症”一詞的原有注釋為“心意病也”,也稱為歇斯底里,是一種較常見的神經病,以鄉村多見。

病因

2010年認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誇張,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點,常由於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發病。

臨床症狀

兒童癔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且易變化,具有高度的暗示性,以個性因素占主導地位,一般臨床分為:癔病性情感暴發、意識障礙、感覺和運動障礙、癔病性器官及內臟功能障礙等四種類型,而群體性癔病是一組流行性、發作性輕型的精神障礙,與環境因素密切有關。
由於兒童心理結構不穩定,心理發育不成熟,從而出現精神感覺運動異常。不良的暗示或自我暗示在群體性癔病的發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嘔吐緊張恐懼、發作性哭鬧或精神萎靡不振、四肢乏力、行走困難,手腳麻木等。但患者此時意識是清晰的,經暗示後可緩解,恢復正常。患者進行化驗及影像學檢查,諸如腦脊液腦電圖、頭顱CT等,都無明顯異常。
● 癔症性情緒障礙
主要表現為情緒爆發,在遭到精神刺激後突然發生哭喊吵鬧、捶胸頓足、撕衣毀物、碰壁撞牆。有人圍觀時表現更為劇烈,歷時數十分鐘後可自行緩解,事後部分遺忘。
● 癔症性遺忘
表現為受精神刺激後,患者對所經過的一段時間的部分內容遺忘,而那一段經歷或那一類事件對病人來說往往是創造性的、令人痛苦的。
● 癔症性夢遊
患者在白天突然從家中或工作場所出走,出走地點可能是以往熟悉和有情感意義的地方,外出時能進行基本的自我料理和社會交往,一般歷時數小時至數天,開始和結束都是突然的,清醒後對發病經過不能回憶。
● 癔症性感覺障礙
精神刺激後,或對一般的聲、光刺激難以忍受,或對刺激的感覺性降低或缺失。有的還表現為突然失明、耳聾等。

病例

甘肅68名學生集體中毒事件發生後,專家組診斷為群體性癔病。
針對甘肅學生“群體性癔病症”之漫畫針對甘肅學生“群體性癔病症”之漫畫
2010年4月23日上午8時許,甘肅省隴西縣首陽鎮三十鋪國小68名學生突然集體中毒,大多數學生不同程度出現頭暈、四肢無力、腹痛、視力不清等症狀。其中11人轉到蘭州接受治療。
2010年5月2日,隴西縣首陽鎮衛生院和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診斷均為:群體性癔病症。但至於由什麼引起,還有待相關部門的調查。
這一“群體性癔病”的診斷惹來眾網友的憤怒和斥責,有網友對“甘肅68學生集體中毒,衛生部門稱系群體性癔病”的新聞發表評論:上聯:說你癔你就癔不癔也癔。下聯:說你不癔你就不癔癔也不癔。橫批:隨意。

救治措施

心理治療

①解釋性心理治療:讓患者及其家屬知道,癔症是一種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癒的。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種種疑慮,穩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及其家屬對癔症有正確的認識,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引導患者認識病因及病因與治療的關係,應給予患者盡情疏泄的機會,給予適當的安慰或鼓勵。患者本身也應加強自我鍛鍊,用理智的態度處理所面臨的一切,而不要感情用事,用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②暗示治療:是消除癔症症狀,尤其是癔症性軀體障礙的有效方法。在施行暗示治療時,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方面,治療環境要安靜,以消除環境對病人的各種不良影響。一切無關人員均要離開治療現場,避免由於家屬或周圍人的驚慌態度,或過分關注而使症狀加重,給治療帶來困難。另一方面,醫生在認真詳細地詢問病史以後,在接觸病人並做全面檢查的過程中,態度應熱情沉著、自信,要對治療充滿信心,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使病人信任醫生。實踐證明,病人對醫生信賴的程度往往是決定暗示治療成敗的關鍵。在言語暗示的同時,應針對症狀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吸入氧氣,針刺,給予注射用水或維生素C針劑肌肉注射,靜脈推注鈣劑及電興奮治療。
催眠療法:利用催眠時大腦生理功能的改變,通過言語,施以暗示,從而達到消除癔症症狀的目的。

藥物治療

癔症發作時,若病人意識障礙較深,不易接受暗示治療,可用氯丙嗪或合用鹽酸異丙嗪各25~50mg,或安定10~20mg,肌肉注射,使病人深睡,不少病人醒後症狀即消失。

物理治療

中藥、電針或針刺等治療可收到較好的療效,在治療時如能加以言語暗示,則效果更佳。痙攣發作、朦朧狀態、昏睡狀態、木僵狀態的病人,可針刺人中、合谷內關穴位,均用較強刺激或通電加強刺激。對癱瘓、攣縮、呃逆、嘔吐等症狀,以直流感應電興奮治療或針刺治療。對失音、耳聾症等,也可用電刺激、電興奮治療。由於癔症往往在他人暗示與自我暗示下發病,因而也可用暗示方法消除其發病或減輕症狀。心理暗示療法是治療癔症的主要措施。在套用理療、針灸或藥物注射的同時,輔以言語暗示,對病人說明治療肯定會取得療效,以促使建立病癒的信念,消除發病症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