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區與居住分異

美國社區與居住分異

《美國社區與居住分異》是2017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麥可·J.懷特 。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社區與居住分異
  • 作者:[美]麥可·J.懷特 
  • ISBN:9787509795712
  • 頁數:327頁
  • 定價:89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362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中麥可·J.懷特測量了21個具有代表性的大都市區中將近6000個人口普查街區(近乎於社區)。在由大量不同社區組成的大都市複雜拼圖中,懷特發現了其中的主要模式並對這些模式進行了基於時間跨度的演變軌跡追蹤,為我們呈現了大量信息,例如,雖然種族隔離程度已有所下降,但社會經濟地位方面的隔離卻延續下來;人口擴散怎樣對社區構成產生持續影響;等等。懷特關於城市居住系統的評估同樣闡明了塑造現代城市生活的社會力量,以及困擾其評估的棘手的政策問題。

圖書目錄

表目錄/1
圖目錄/1
第一章 社區與城市社會/1
第二章 20世紀80年代美國社區發展概況/22
第三章 社區社會維度/52
第四章 社區多樣性與隔離/72
第五章 大都市的空間組織/108
第六章 動態大都市中的社區變化/167
第七章 演變中的大都市結構/208
第八章 社區、大都市演變和公共政策/233
附錄A 1980年人口普查中小區域數據的質量/250
附錄B 地理概念和數據來源/265
參考書目/279
人名索引/282
主題索引/287
後 記/326
表目錄
表1-1 樣本大都市區的基本特徵/20
表2-1 1979年家戶收入的中位數/27
表2-2 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職業的勞動者比例/28
表2-3 貧困家庭比例/30
表2-4 女性支撐家戶中的貧困兒童比例/31
表2-5 平均家戶規模/33
表2-6 老年人口比例(65歲以上)/34
表2-7 非傳統家庭家戶比例/36
表2-8 黑人比例/40
表2-9 西班牙裔比例/41
表2-10 社區種族和單一世系的中位數/43
表2-11 社區種族和單一世系的極大值/45
表2-12 高密度住房比例/49
表2-13 居住年限/50
表3-1 隨機樣本社區的模型概況/66
表3-2 21個統計區及總體的主要變數之間的關聯/69
表4-1 社會經濟地位和勞動力狀況的相異指數:21個統計區/78
表4-2 職業兩兩相異指數:21個統計區/81
表4-3 生命周期和家戶狀況的相異指數:21個統計區/83
表4-4 種族、西班牙裔和國籍的相異指數:21個統計區/86
表4-5 族群隔離構成:21個統計區/89
表4-6 住房、住房密度和居住流動性的相異指數:21個統計區/91
表4-7 按種族劃分的貧困狀況相異指數:21個統計區/93
表4-8 按種族劃分的家戶類型的相異指數:21個統計區/97
表4-9 所選特徵的熵值(H):21個統計區/100
表5-1 人口密度的輻射狀分布/123
表5-2 白領工人的輻射狀分布/124
表5-3 平均家戶規模的輻射狀分布/126
表5-4 黑人的輻射狀分布/127
表5-5 所選特徵輻射狀eta2的均值/128
表5-6 人口密度的社會空間等高線統計結果(街區內每平方英里人口數量的對數)/152
表5-7 專業技術人員的社會空間等高線統計結果(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的街區對數)/155
表5-8 家戶規模的社會空間等高線統計結果(街區內每個家戶內的人口數)/155
表5-9 1980年黑人的社會空間等高線統計結果(街區內黑人比例的對數)/157
表5-10 按特徵劃分的空間組織的主要模型/158
表5-11 按統計區劃分的空間組織的主要模型/161
表6-1 1940~1980年的種族分異情況/170
表6-2 種族隔離程度下降:是個偽事實嗎?/173
表6-3 隔離程度變化匯總:1940~1980年/176
表6-4 空間組織的變化:1940、1970、1980年/183
表6-5 空間組織的變化:1940、1970、1980年8個大都市區/186
表6-6 印第安納波利斯及其部分社區的信息/192
表6-7 社區特徵的穩定性:1970~1980年/197
表6-8 1970~1980年按同心圓劃分的社區演變/200
表6-9 按同心圓劃分的社區更新/206
表7-1 大都市分異等級/218
附表A-1 替代率和配置率(按地區的類型和規模劃分)/254
附表A-2 人口普查街區插補率的描述性統計/256
附表A-3 插補的空間集中度:21個統計區/258
附表A-4 替代和配置的回歸分析(匯總,N=5993)/259
附表A-5 人口替代的回歸結果(按統計區劃分)/261
圖目錄
圖2-1 1980年的家戶收入/25
圖2-2 1980年家戶中的人口數/33
圖2-3 1980年21個大都市區中社區內黑人的分布情況/39
圖2-4 1980年21個大都市區的人口密度分布情況/48
圖2-5 1980年21個大都市區的單戶型住房分布情況/48
圖3-1 4個統計區的主成分分布/58
圖3-2 21個統計區中14個變數的因子分析/63
圖3-3 大型統計區中39個變數的因子分析/64
圖4-1 21個統計區中種族、西班牙裔和世系相異指數的均值/103
圖4-2 21個統計區所選特徵的平均熵值/105
圖5-1 城市結構模型示意圖/110
圖5-2 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統計區1980年白領工人比例/114
圖5-3 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統計區1980年白領工人比例/115
圖5-4 密西根州弗林特統計區1980年白領工人比例/116
圖5-5 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統計區1980年平均家戶規模/117
圖5-6 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統計區1980年平均家戶規模/118
圖5-7 密西根州弗林特統計區1980年平均家戶規模/119
圖5-8 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統計區1980年黑人人口比例/120
圖5-9 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統計區1980年黑人人口比例/121
圖5-10 密西根州弗林特統計區1980年黑人人口比例/122
圖5-11 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統計區家戶收入的等高線圖/132
圖5-12 華盛頓州西雅圖統計區勞動力分布的等高線圖/133
圖5-13 肯塔基州列剋星敦統計區外籍群體分布的等高線圖/134
圖5-14 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統計區人口密度的等高線圖/137
圖5-15 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統計區人口密度的等高線圖/138
圖5-16 密西根州弗林特統計區人口密度的等高線圖/139
圖5-17 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統計區專業技術人員的等高線圖/140
圖5-18 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統計區專業技術人員的等高線圖/142
圖5-19 密西根州弗林特統計區專業技術人員的等高線圖/143
圖5-20 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統計區家戶規模的等高線圖/144
圖5-21 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統計區家戶規模的等高線圖/145
圖5-22 密西根州弗林特統計區家戶規模的等高線圖/146
圖5-23 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統計區黑人人口比例的等高線圖/147
圖5-24 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統計區黑人人口比例的等高線圖/149
圖5-25 密西根州弗林特統計區黑人人口比例的等高線圖/150
圖5-26 1980年樣本統計區的人口密度梯度/153
圖5-27 空間組織/163
圖6-1 1940~1980年10個大都市區的居住隔離程度/179
圖6-2 芝加哥的人口密度:1940~1980年/182
圖6-3 按同心圓劃分的社區人口變化:1970~1980年人口普查街區的數量及
 人口平均增加和流失量/200
圖7-120 世紀末大都市區的形態/220
附圖B-1 地理層級/267
附圖B-2 5995個人口普查街區的街區檔案匯總/27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