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復興製造業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美國復興製造業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美國復興製造業對中國貿易的影響》是2014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建華。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復興製造業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104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書店出版社
  • 作者:張建華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812067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分析美國製造業發展史和世界製造業變化的基礎上,著重探討了復興製造業的內容、實現可能以及對我國製成品貿易和製造業的可能影響。該書首先回顧了美國製造業的歷史及其在全球經濟重塑中的地位,論述了美國復興製造業的三個動力(即發展先進制造業、跨國公司回歸和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對中美製造業進行了比較,並對其給中國製造業產生的影響進行評估,提出應對之策。對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編輯推薦

美國製造業的輝煌歷史;全球經濟重塑中的美國製造業;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內容與舉措……《美國復興製造業對中國貿易的影響》(作者張建華)在分析美國製造業發展史和世界製造業變化的基礎上,著重探討了復興製造業的內容、實現可能以及對我國製成品貿易和製造業的可能影響。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美國製造業的輝煌歷史
一、美國的長期經濟成長
二、製造業產出長期居世界第一位
三、持續的結構轉型升級
四、擁有大批世界領導性公司
五、製造業持續發展的源泉
(一)高勞動生產率
(二)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
(三)節約勞動型技術創新
(四)企業家精神
(五)政府的激勵
六、小結
第二章 全球經濟重塑中的美國製造業
一、重塑中的全球經濟格局
(一)全球經濟重心正在轉移
(二)全球製造業地區變化
二、美國製造業的變化
(一)製造業增加值占比趨降
(二)製造業就業占比趨降
三、製造業的重要性與新趨勢
(一)製造業的重要性
(二)製造業的新趨勢
(三)製造業的新機遇
四、小結
第三章 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內容與舉措
一、聚焦於發展先進制造業
(一)政府層面的政策建議
(二)行業協會等機構的政策建議
二、三位一體的政策框架
(一)先進制造業的產業和技術領域
(二)先進制造業的能效要求
(三)新國際貿易規則
三、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措施
(一)出台的法案
(二)執行機制和措施
四、小結
第四章 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與復興製造業
一、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現狀
二、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前景
(一)國際能源署的預測
(二)英國石油公司的預測
(三)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測
三、對製造業復興影響的觀點綜述
(一)將點燃製造業的復興
(二)工業天然氣消費增長弱於工業產出增長
(三)對製造業吸引力不強
(四)環境制約非常規油氣開採
四、對美國製造業復興的影響
(一)對復興製造業將產生積極作用
(二)不會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
(三)未來天然氣價格上漲動力不足
五、小結
第五章 跨國公司與復興製造業
一、案例分析
二、全球化利益不會使跨國公司大規模回歸
(一)更加依賴國際市場
(二)全球流動性逐利
(三)有差異的全球價值網路
三、新經濟環境創造的回國投資機遇
(一)跨國公司調整全球供應鏈
(二)發展先進制造業創造的機遇
(三)非常規油氣開發創造的低成本優勢
四、小結
附錄
第六章 美國製造業復興的可能性
一、對復興製造業的不同看法
(一)製造業不會回歸
(二)製造業會回歸
二、製造業復興的效果
三、嚴重經濟危機中對製造業的重視
(一)20世紀30年代的工業復興
(二)20世紀80年代的再工業化
(三)2010年的復興製造業
四、先進制造業的實現可能
(一)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創新優勢
(二)先進技術對傳統製造業的改造
(三)發展先進制造業將強化先進服務業
五、小結
附錄
1.美國製造業成本
2.2030年的新興技術
第七章 中(金磚國家)美製造業比較
一、製造業的規模、結構和速度
(一)增加值規模
(二)製造業占GDP份額
(三)製造業結構特徵
(四)製造業增長速度
二、製造業的競爭優勢與劣勢
(一)製造業的競爭劣勢多於優勢
(二)競爭優勢掩蓋的創新不足
(三)創新不足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三、製造業創新優勢體系
(一)創新及創新優勢
(二)創新的基礎是比較優勢
(三)創新目的是培育競爭優勢
四、培育製造業創新優勢的途徑
五、小結
第八章 對中國製成品貿易的影響
一、主要觀點述評
(一)國外研究者的觀點述評
(二)國內研究者的觀點述評
二、中美製成品貿易的特徵
(一)中美貿易的總量、產業和技術特徵
(二)產出占比繼續降低的製造行業
三、不同製造業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一)先進制造業的影響
(二)資源型製造業的影響
(三)中低端製造業的影響
(四)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影響
四、提升製成品貿易競爭力的對策
(一)確立製造業的核心地位
(二)充分利用美國復興製造業創造的機遇
(三)走精品製造業之路
(四)建立製造業空間結構調整機制
(五)建立公私合作、軍民結合的創新機制
(六)以強大的力量保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七)提升大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八)發揮跨國公司的優勢
(九)建立發達的服務市場
(十)積極研究和加入TPP談判
五、小結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