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輈重

羅輈重

羅輈重(1889-1950),名春馭,清光緒十六年七月初十(1889年8月18日)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勝岩鄉白鷺灣(今婁底市婁星區西陽鄉白鷺村)。祖居湘鄉壺天,世代書香門第。羅輈重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鄉村教育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輈重
  • 別名:春馭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湘鄉縣勝岩鄉白鷺灣
  • 出生日期:1889年8月18日
  • 逝世日期:1950年
  • 職業:教育家
  • 主要成就:中國鄉村教育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生平,教育思想,

生平

湖南湘鄉縣(今屬婁底市)人,字春馭。生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父親羅申田,清末翰林,歷任江蘇參謀處督辦、駐西藏左參贊兼總參謀等職,1912年(民國元年)被叛將鐘穎謀殺。1914年,羅輈重為報父仇並懲國賊,咬指血書抗訴。翌年,北京政府將鐘處死,將羅申田生平事跡宣付史館立傳。未幾,羅輔重赴美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學
早在1901年,羅申田在家鄉創設陶龕義學,1906年改為陶龕兩等國小堂。1912年羅輈重接主校政,更名為陶龕學校。1920年學成歸國。
抗日戰爭爆發後,羅輈重發動師生組織抗日宣傳隊,進入湘鄉縣鄉鎮開展宣傳活動;成立募捐隊、婦女慰勞團、聯防自衛隊。抗戰八年,他一直組織開展獻金、獻鞋、獻棉衣及捐募“湘鄉號”、“兒童號”飛機款等活動。他創辦《陶龕旬報》,發行省內外,遠銷印度、日本、歐美。運用旬報揭露社會黑暗,抨擊國民黨暗聞一多、李公朴,產生良好社會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仍堅持辦學。曾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湘鄉縣人民代表會議。
1950年清明節,因受弟婦誣陷,憤而投水自盡。1986年,婁底市人民政府恢復陶龕學校,並建“羅輈重紀念館”,後出版《羅輈重遺著選編》。

教育思想

鑒於中國貧窮落後,認為“革命必先革心,救國必先救人”,遂向學校加捐田租百石,以教育為己任,並以“血性”二字定為校訓,作為教人律己的方針。
羅輈重認為,“兒童是主人,教師是公僕”,教師應當重視兒童,幫助兒童,為兒童服務,因而提出“三血主義”,即教師應為學生而“磨血、嘔血、耗盡心血”。他認為“學校教育是造就人類生長價值,應為社會服務,為國民經濟服務”。因此,他創辦兩年制特科班,下設農業科、養殖科、紡織科、應化科、木工科、文書科、社會科、地方自治人員訓練科、人民團體書記訓練科、圖書管理訓練科等;結業後,向社會有關部門推薦錄用。
教學方法上,實行“導生制”,教師為學生解疑釋難,增廣知識,與學生交流思想。陶龕學校各科教學實行課堂學習與課外實習相結合,反對讀死書。學校重視學生自治,成立有陶龕學生服務團、陶龕生產合作社,開闢兩個農場、幾處工藝園地,作為特科班與中學實驗班見習場所。
羅輈重認為課堂知識必須通過課外活動來鞏固和發展(即第二課堂教學),學校設有30餘種課外專業活動小組,打破班界,自由報名參加,發揮各自的愛好與專長,直至掌握某門技術單懂某門知識為止。他還認為“教育之範圍應包括社會教育”,即應包括學校、家庭等平時的言談、討論,彼此交換知識,因為模範作用和社會風尚所暗示的趨勢這種“間接關係遠過於直接關係之重要”。
羅輈重的辦學思想和教學改革,獨具風格,為中國鄉村國小教育樹立新典型,享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龕”的盛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