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刺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纖刺菌
  • 拉丁學名:Rhachomyces tenuis
  • 別稱:纖細刺蟲囊菌
  • :真菌界
  • :子囊菌門(Ascomycota)
  • :子囊菌綱(Ascomycetes)
  • :蟲囊菌目(Laboulbeniales )
  • :蟲囊菌科(Laboulbeniaceae)
  • :刺蟲囊菌屬(Rhachomyces)
  • 分布區域:中國、印度尼西亞
物種信息,分布範圍,形態描述,寄 主,突出特徵,

物種信息

編 號:165
定 名 人:Thaxter
參考文獻:Proc.Amer.Acad.Arts Sci.35:437,1900; Mem.Amer.Acad.Arts Sci.13:426,1908.Sugiyama,J.Jap.Bot.53(9):286,1978c.Juan & Chien,Biol.Bull.NTNU.31(1):9,1996.

分布範圍

中國、印度尼西亞

形態描述

菌體細長,近1/3的基部處呈膝狀彎曲,自足細胞至子囊殼頂,長1259.3~1285.0μm,子層托細,特長,長近子囊殼的4.5倍。初生子層托(軸)由36個細胞上下相疊而成,各細胞自下向上逐漸變大;基細胞近透明,暗紅棕色,長比寬大,19.3×11.6μm;亞基細胞以上數個細胞近黑褐色,不透明,其他細胞除上下兩端近透明、暗紅棕色外,大部分(約占2/3)為不透明、黑褐色,長為寬的近2倍,近長方形或圓柱形,最大的可達51.6×25.8μm;除基部數個細胞外,其他細胞的外側中間明顯向外膨脹圓凸。次生子層托(軸)由接近36個細胞上下相疊而成,近透明,暗紅棕色,各細胞與初生子層托細胞一樣,自下向上逐漸變大,長為寬的近1.5~2倍,比初生子層托細胞細窄,最大的細胞45.1×12.9μm。附屬枝直,頂端較窄,漸尖成鑽形,除頂端的附屬枝較長外,其他的附屬枝較短,數量少,但排列較緊湊,除頂端近透明、暗紅棕色外,其他部分均為不透明,黑褐色。子囊殼基部的附屬枝較多,稠密,最長可達148.0~163.3μm,最頂的附屬枝可達子囊殼的4/5。較低的附屬枝部分較長,頂端明顯向外彎如雄器。子囊殼相對子層托較短,280.7~283.2×56.2~61.3μm,大部分被附屬枝包圍,近對稱,長為寬的近4倍,兩側略向外膨脹圓凸,近扁長的橢圓形,大部分近透明,暗紅棕色,頂端向上明顯收縮成嘴狀,黑褐色,頂近圓鈍。

寄 主

寄生於一種細脛步甲(Coleoptera,Carabidae)的體表上。我國學者阮列陽、簡秋源在台灣宜蘭也採集到本種(Juan&Chien 1996)。

突出特徵

我國台灣的標本(長1259.3-1285.0 μm)比Thaxter(1908)描述的印度尼西亞標本(長800.0-1000.0 μm)長。本種的特點為子層托細長,附屬枝直,頂近鑽形,僅著生在子層托一側,易與本屬其他相似種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