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項吸蜜鸚鵡

紫項吸蜜鸚鵡

紫項吸蜜鸚鵡(學名:Lorius domicellus)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鳥體為紅色,前額、鳥喙和眼睛之間、頭頂和頸部為黑色,並連線一塊藍紫色的區域。分布於印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項吸蜜鸚鵡
  • 拉丁學名:Lorius domicellus;Lorius domicella
  • 別稱紫頸吸蜜鸚鵡、紫枕鸚鵡
  • 二名法:Lorius domicell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今鳥亞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亞科吸蜜鸚鵡亞科
  • :吸蜜鸚鵡族
  • :Lorius屬
  • :紫項吸蜜鸚鵡
  • 分布區域:印度尼西亞
  • 拉丁學名:Lorius domicellus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Purple-naped Lory
  • 英文名稱:Purple-capped Lory
  • 保護狀況IUCN瀕危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紫項吸蜜鸚鵡【zixiangximiyingwu】身長28厘米,235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紅色,前額、鳥喙和眼睛之間、頭頂和頸部為黑色,並連線一塊藍紫色的區域;胸部上方帶有不同程度的黃色條狀羽毛;大腿為藍紫色;翅膀綠色,翅膀彎曲的地方為淺藍加上白色,翅膀內側覆羽藍色;尾巴紅色,尖端紅棕色;蠟膜深灰色,鳥喙橘紅色,虹膜紅棕色。幼鳥尾巴內側的藍色羽毛帶有黑色,胸前的黃色也不明顯,鳥喙黑色,需要12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

棲息環境

紫項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接近人類居住的山區林地、森林邊緣或是花園等處。

生活習性

紫項吸蜜鸚鵡平時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它們是遊牧性質的鳥種,會四處遷移尋找食物,遷移的地點則視食物充足與否而定。由於它們外表美麗加上寵物性佳,因此時常被當地人捕捉當作寵物飼養,許多幼鳥也被盜獵者從巢中取出販賣,使的它們的生存處境非常危急。紫項吸蜜鸚鵡平時主要以花蜜、花朵、水果、漿果等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華萊士區,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印尼的瑟瑞(Ceram)和安邦(Ambon)島,曾經引進伯魯(Buru),但是在安邦(Ambon)島上的族群已經絕跡。
紫項吸蜜鸚鵡分布圖紫項吸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紫項吸蜜鸚鵡由於數量相當稀少,在原繁殖區也已經非常罕見,所以它們的野外繁殖紀錄不詳;人工豢養的紫項吸蜜鸚鵡資料也相當稀少,由於它們並不是十分多產和容易繁殖的鳥種,因此成果非常有限。在繁殖期間它們會非常具有攻擊性,檢查巢箱也非常困難,因為親鳥會護巢而強烈的攻擊飼主,繁殖難度並不低,加上它們在野外的數量岌岌可危,因此人工豢養協助復育的工作是刻不容緩也非常重要。可以提供40*20*30公分的厚木巢箱。它們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26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95天,幼鳥可以獨立離巢後,親鳥還會繼續餵養它們2個星期,最好讓幼鳥跟隨親鳥繼續生活6到8周以便學習謀生的技巧。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