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餌洄游

索餌洄游

索餌洄游是指魚從產卵區或越冬區游向攝食區的洄游活動。許多魚甚至在卵時期就已開始了索餌洄游。大洋中的卵及獨立初胚被動的從它們被產下的地方轉移到攝食區。

許多魚的卵,包括草魚鯉魚,都適合於在水流中發育。例如長江中,若產卵及幼胚的孵出,與長江水位升高的時間相配合(通常情況如此),則卵及幼胚及大量的被水流帶到湖泊,大河或運河中的攝食區。假若幼胚產下時水位恰巧很低,則幼胚在消耗卵黃後,主動的洄游至其攝食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索餌洄游
  • 外文名:Feeding migration
  • 定義:魚類以尋取食物行為為主進行涸游
  • 又稱:覓食洄游、肥育洄游
  • 影響因素:數量和質量以及水溫狀況等
  • 索餌洄游時間:產卵期或越冬期
概念,特點,研究與運用,

概念

索餌洄游也稱覓食洄游或肥育洄游,是指魚類為尋找必要的食料而隨著水中各種食料生物的變化而移動的行為。

特點

索餌洄游是魚類在漫長的進化歲月里自然選擇的結果,通過遺傳而鞏固下來的洄游活動。魚類洄游的起始,既取決於魚自身的狀態.也取決於周圍環境條件的影響。
索餌洄游是魚類為追逐或尋找餌料生物而進行的集群性、定向性、周期性的長距離移動。索餌洄游與生殖洄游越冬洄游不同,有的魚類在洄游的過程中就往往達到了索餌洄游的目的。索餌洄游的特點是洄游路線、方向和時間隨著餌料生物群的分布和密度,索餌魚群數量多寡和狀態而變動。索餌魚群較不穩定,也較分散。索餌期的長短主要取決於餌料生物的數量和質量,魚的豐滿度、含脂量以及水溫狀況等。
索餌洄遊行為的出現一般在生殖以後進行,因大多數魚類在生殖期間不進行攝食,故生殖後則需大量食物所致。
索餌洄游在越冬後至生殖前後,以及至越冬前這兩個時期表現得最為明顯。有些早春產卵的魚類由越冬場直接游向產卵場,它們在產卵前很少攝餌。另外一些魚類由越冬場出發後一邊索餌一邊游向產卵場。而幾乎所有的洄游魚類在產卵後都進行強烈的索餌洄游,幼魚也在第一個生長季節中成群索餌。魚類通過索餌洄游攝取大量食物,以供軀體的生長、生殖腺發育所需,並為產卵活動或越冬積累營養。舟山群島附近是營養餌料十分豐富的海域,一些魚類往往會游來索餌或越冬;又如小黃魚帶魚在產卵場附近或適溫洄游途中捕食餌料。再如,以小魚為餌料的大魚往往因為小魚的洄游而長途追逐,有時要輾轉幾千公里。在橫跨太平洋的赤道北部。就有一平行赤道的赤道上升流帶,綿延幾千公里,那裡的營養餌料如浮游生物、小魚、小蝦和水母等特別豐富,北太平洋的大馬哈魚鮪魚等大魚群,會沿著這條幾千公里長的路線,進行索餌洄游,它們成群結隊,從美國西海岸出發,沿著這條餌料豐富的大道洄游幾千公里,一路覓食直到亞洲東海岸外。因此在研究魚類洄游時,必須研究魚類食性餌料的性質和變化情況,以便掌握魚類索餌洄游的規律。

研究與運用

①為研究蘇北淺灘沙脊潮溝海域地形特徵對魚類群落分布格局的影響,根據2011年5月(春)和2010年11月(秋)在蘇北淺灘中部海域漁業資源調查的資料,採用方差貢獻和回歸分析的方法,通過對中部海域沙脊潮溝處魚類生物學特徵、資源密度、優勢種相對重要性指數以及優勢種對魚類總數量的貢獻的分析,討論蘇北淺灘沙脊潮溝地形對魚類分布格局的影響。結果顯示,魚類空間分布差異與潮溝系統的地形地貌有關,春季潮溝外側海域是小黃魚、鱷等洄游性魚類的漁場,潮溝海域是洄游性鱷和方氏錦鰑的漁場位置,沙脊海域是赤鼻棱鰒等非洄游性魚的漁場。秋季魚類空間分布僅與潮溝系統沙脊地形相關,沙脊海域主要是大銀魚的索餌場和越冬場。魚類數量季節變化還與魚類產卵洄游和生長相關。春季重量密度(16.08 kg/km2)大於秋季(10.74 kg/km2),而秋季尾數密度(16.3×103尾/km2)大於春季(5.36×103尾/km2)。春季魚類規格較大,與部分成魚具有到這一海域進行產卵洄游的習性有關,而秋季同種魚則以幼體居多,且優勢種個體小,與秋季部分魚類幼魚在此處索餌和育幼有關。總體上,蘇北淺灘沙脊潮溝海域特有地形,使得這一海域春季是魚類的產卵場,夏秋季是育幼場,因而在漁業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②為有效修復大黃魚資源及評估增殖放流效果,1998-2014年,分別在位於浙江沿岸的象山港、岱衢洋、洞頭列島三個水域採用金屬線碼標記、螢光色素可見式標記和掛牌標記等標誌方法,進行大黃魚標誌放流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標記方法的不同及海區的選取對標誌魚的回捕有差別性影響。在現今的漁獲交易的市場體制下,金屬線碼標記和螢光色素標記識別率較低,回捕效果不明顯,放流宜採用較為直觀的掛牌標誌;三個水域的回捕率為象山港海域高於洞頭海域,岱衢洋海域最低。放流後,標誌魚在三個放流水域均能夠存活、生長和索餌洄游,並呈現不同的移動分布特點和回捕效果。相關研究者還對影響回捕率的因素和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以期為今後的增殖放流提供參考依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