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頭鸚嘴魚(紅紫鸚哥魚)

鈍頭鸚嘴魚

紅紫鸚哥魚一般指本詞條

鈍頭鸚嘴魚,Scarus rubroviolaceus (Bleeker, 1847),鸚嘴魚科鸚嘴魚屬的一種魚類。俗名:地瓜魚。頭較大,吻鈍,背緣較平直。上咽骨具擴大牙l行,無退化牙存在。背鰭前有鱗片5~7個,頰部具鱗片3行。成魚在口角常有1或2個犬牙。尾鰭呈新月形。雌雄體色差異很大。典型暖水性珊瑚礁魚類,個體較大。一般體長在250~400毫米。分布於熱帶印度洋太平洋。我國見於南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鈍頭鸚嘴魚
  • 拉丁學名:Scarus rubroviolaceus (Bleeker, 1847)
  • 別稱:地瓜魚、紅紫鸚哥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鱸形目 Perciformes
  • 亞目:隆頭魚亞目 Labroidei
  • :鸚哥魚科 Scaridae
  • :鸚嘴魚屬 Scarus
  • :鈍頭鸚嘴魚 S. rubroviolaceus
  • 分布區域: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
  • 英文名:Ember parrotfish
簡介,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簡介,原始文獻,生境,分布,資料來源,

簡介

中文名:鈍頭鸚嘴魚(拼音:dùn tóu yīng zuǐ yú);英文名:Ember parrotfish;學名:Scarus rubroviolaceus。鈍頭鸚嘴魚Ember parrotfish (學名Scarus rubroviolaceus),俗名紅鸚哥紅紫鸚哥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水深1至35米熱帶海域。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物。
鈍頭鸚嘴魚鈍頭鸚嘴魚

外形特徵

鈍頭鸚嘴魚體延長而略側扁。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具0至3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開始型雌魚,體棕紅色,各鱗片具1至2個暗色短斑紋,形成約有5條左右的暗線紋。腹部、頭部和各鰭條均較淡色。具截形稍凹形尾。終端型雄魚,體藍綠色,軀幹部分之鱗片中央為棕紅色,且隨體長加長越偏紅色調,另外前額突出。眼四周有數條藍綠色輻射短斑。尾鰭呈新月形,上下葉十分延長。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9枚。體長可達53厘米。
鈍頭鸚嘴魚鈍頭鸚嘴魚

分布範圍

印度-泛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
鈍頭鸚嘴魚

生活習性

生活於1至35米海域,幼魚常躲藏於海藻叢中,成魚活動於海水較混濁區,晚上於礁縫處休息,常在較陡峭的礁岸發現它們成群的洄游。草食性,以藻類為主;所排出的細沙糞便含沙量高。具性轉變,為先雌後雄。

簡介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目名:鱸形目
中文科名:鸚嘴魚科
拉丁科名:Scaridae
中文屬名:鈍頭鸚嘴魚屬
拉丁屬名:Scarops
拉丁種名:rubroviolaceus
定名人:(Bleeker)
年代:1849
中文名:鈍頭鸚嘴魚
ogenus:Scarus

原始文獻

Verh. Bat. Gen., 22:52

生境

暖水性魚類, 棲於珊瑚礁或岩礁間

分布

國內分布:南海諸島, 台灣, 福建沿海
國外分布:印度洋和太平洋, 西至非洲東岸, 東到美洲西岸, 北達琉球群島

資料來源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407.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