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骨肉(紅樓夢十二曲——分骨肉)

分骨肉

紅樓夢十二曲——分骨肉一般指本詞條

《分骨肉》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創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紅樓夢》第五回。這首曲子即賈探春遠嫁他鄉、拋別父母時的哭訴之詞。整首曲子內容分兩層:開篇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即由自身拋別家園之悲而推想父母拋別女兒之哀傷。接著由人生窮達說到悲歡離合,以寬慰爹娘,切莫為女兒的遠嫁而牽腸掛肚,傷損殘年。整首曲子曲調哀怨動人,以賈探春的第一人稱口吻敘述骨肉分離之苦,充滿了傷感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分骨肉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曹雪芹
  • 作品出處:《紅樓夢》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分骨肉1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2。恐哭損殘年,告爹娘3: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4,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5,莫牽連6

作品注釋

詞句注釋

  1. 分骨肉:其意是骨肉分離,與親人遠離。
  2. “一帆”二句:指賈探春遠嫁。拋閃:拋棄、撇開。閃:撤。
  3. 爹娘:指賈政王夫人。賈探春是庶出,為賈政的小老婆趙姨娘所生,但她不承認自己的生身母親:“我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紅樓夢》二十七回)
  4. 窮通:窮困和顯達。
  5. 奴:古代婦女自稱。
  6. 牽連:心裡牽掛惦念。

白話譯文

乘孤舟冒風雨遠去三千,把家園情爹娘恩全拋掉。強歡顏,遠出嫁怕有損雙親風燭殘年。慰爹娘,別把兒女來思念。
人生窮富古來由天定, 世間離合一向有因緣。從今後, 兩地各自求平安,我去了,請不要再掛念。

創作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將《紅樓夢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寫在了“賈寶玉神遊大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這一回,這兩組結構完整的組詩是“金陵十二釵”形象塑造的提綱。小說這一回,主要藉由警幻仙子揭露金陵十二釵的命運,其中分骨肉這支曲子是揭露賈探春命運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曹雪芹用探春口吻寫的曲子。詩中抒發了探春遠嫁與骨肉親人分離之悲憤。探春是賈政小老婆趙姨娘所生,屬庶出,為人“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此曲正是這兩句詩的註解。
賈探春畫像賈探春畫像
“一帆”兩句,是說探春在風雨之中,遠嫁海外,與骨肉親人分離。風雨,不僅指自然界的現象,而且指探春遠嫁時的政治背景,那就是賈府貴族家庭的分崩離析,探春的理家失敗。她的出嫁不是在笙歌笑語中出門,而是冒“雨”頂“風”而去,因而情緒悲涼,調子低沉。這就為全曲定下了悲愁的調子。“恐哭”三句是說,遠嫁海外是很悲慘的, 但又不敢痛哭,害怕有損年邁雙親的軀體,於是,只能告慰爹娘別把女兒掛念。這三句,有強作歡顏之意,也反映出探春矛盾痛苦的心情。“自古”四句,是告慰爹娘的具體內容。遠嫁有如生離死別的悲慘,這對於出身名門貴族賈府的探春來說,只能用命運來解釋。人生窮富離合均由命中注定;分別遠離請各自多保重。最後兩句,是告別時的言詞。這兩句,是離別語詞的反覆詠唱。但“奴去也”一聲,卻加重了分別時悲慘的情調。
探春雖屬庶出,但卻是封建貴族賈府中僅次於王熙鳳的理家能手,被認為是“末世英才”。她是一朵帶刺的玫瑰花,曾為整治賈府內的上尊下卑,為保賈家的顯赫地位而出謀劃策,是小說作者曹雪芹塑造的企圖“補天”的“英才”。但是,現實教育作者,使作者賦予她不配有的好命運;使探春“補天”的企望落空,而且遠嫁海外,成了生離即死別。作者對探春寄予了過多的同情,使全曲充滿了淒淒戚戚的情調。封建社會發展到了末世,必然走向滅亡,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再多幾個探春,也不能“挽狂瀾於既倒”。曹雪芹對探春的過多同情,正好反映了他的階級的局限性,而他用“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去解釋探春的結局,也說明了作者世界觀中存在著封建迷信的消極因素。

名家點評

鄭州大學教授劉建龍《中華詩詞賞析》:情損柔腸,淚蒙嬌眼泣血飲恨,哀婉動人。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說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曹雪芹畫像曹雪芹畫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