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果

紅心果

紅心果,Psidium guajava,桃金孃科番石榴屬植物。別名:巴樂、藍拔、拔仔(台灣)、雞矢果、拔子、番稔、花稔、番桃樹、緬桃、膠子果。原產熱帶美洲,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地均有栽培。果供鮮食或制果汁果醬、果凍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功用,驗方,

形態特徵

樹高可達5米,主幹不甚直立,樹皮綠褐色、光滑。葉對生,革質長橢圓形或長卵形,背面有茸毛。花兩性,白色。漿果卵形、梨形或球形,成熟時淡黃或粉紅色,味略酸而有特殊香味。種子小而多。自然界常由鳥類傳播,種子繁殖;生產上用實生播種或扦插、壓條、嫁接繁殖均可。中國以高枝壓條繁殖為主。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公尺。樹皮鱗片狀脫落;小枝四棱形。單葉對生,葉柄甚短,長約4毫米;葉片矩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革質,厚而粗糙,長5~12cm,寬2.5~4cm,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寬楔形或鈍圓,全緣,羽狀脈明顯,下面密被白色柔毛。夏季開花,單生葉腋或2~3朵生於同一總梗上,花梗長,與花萼均被毛;花萼較厚;花冠白色,芳香,直徑約2.5cm;花瓣4~5,長橢圓形,長1.2~1.5cm,先端短尖;雄蕊極多,數輪排列,分離,著生於花盤上。漿果球形或梨狀卵圓形,頂端冠以宿萼,熟後淡黃色或淺紅色,表面光滑。

分布範圍

適應性很強的熱帶果樹。原產美洲熱帶地區,中南美洲各國生產最多。16世紀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傳入菲律賓後引進中國。主要在廣東台灣種植,福建廣西雲南四川攀枝花也有栽培。

主要價值

果實富含維生素C,果實具有治療糖尿病及降血糖的藥效,葉片也可治腹瀉,果皮普通為綠色、紅色、黃色,果肉有白色、紅色、黃色等。肉質細嫩、清脆香甜、爽口舒心、常吃不膩,是養顏美容的最佳水果。除少量鮮食外,多加工成果粉、果汁。

功用

甘、澀,平。收斂止瀉,消炎止血。葉、果治急、慢性腸炎,痢疾,小兒消化不良。鮮葉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臁瘡久不癒合。內服:煎湯,葉5~15克,鮮品可用至24~30克,果3~9克,生食,每次2~3枚,每日2-3次;或研末。外用:葉搗敷。

驗方

1、急性胃腸炎、腹瀉:番石榴葉30克,切碎和米一起炒黃後,加水煎服。
2、小兒消化不良:番石榴葉、大田基黃各30克,紅茶9~12克,炒米粉15~30克,水煎服。
3、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瘡痛不愈:鮮番石榴葉,搗爛敷患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