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空間天文台

紅外空間天文台

紅外空間天文台(ISO),歐洲空間局於1995年發射的天文衛星,上載有口徑60cm紅外望遠鏡。主鏡60cm,採用R—C光學系統,焦比f/15,由液氦製冷到4K。備有紅外照相機、紅外光度計、短波紅外光譜儀和長波紅外光譜儀,可以做天體的紅外圖像、測光、光譜和偏振方面的測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外空間天文台
  • 外文名:InfraredSpaceObservatory
  • 英文簡稱:ISO
  • 屬性:口徑60cm紅外望遠鏡
配備狀況,歷史貢獻,典型例子,

配備狀況

1995年11月17日由歐洲、美國和日本合作建造的紅外空間天文台(ISO)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ISO由有效載荷艙和輔助設備艙組成,前者是一個大型液氦低溫箱,內裝4台儀器和1個紅外望遠鏡,其冷卻溫度接近絕對零度;後者裝有電子設備。它主要用於在2.5~200
m的紅外波段上對太陽系及銀河外星系進行“審視”,據說能測量到100km以外凍的溫度。ISO果然不負眾望,升空後取得大量成果。例如1998年它在靠近銀河系中心的一處星雲中發現氟化氫分子。這是科學家首次在星雲中發現氟化物。它還在垂死的恆星附近、新生的恆星周圍、其他星系中以及火星和所有帶外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水。不過,由於冷卻用的液態氦告罄,ISO壽終正寢。
紅外空間天文台

歷史貢獻

ISO的設計壽命為18個月,而直到1998年4月8日,ISO才因致冷劑耗盡而停止工作,比預期壽命延長了11個月。ISO在太空運行了29個月,得到了許多令人震驚的重大的新發現。
例如,ISO發現在著名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雲M31中有一系列以前從未看見過的同心環。這些環是由很冷的一200℃氣體和塵埃構成的,新恆星正在這些環里形成。用一般的光學望遠鏡是無法看到這些環的。ISO觀測了距離我們5500光年遠的三葉星雲M20,發現它的大質量中心星正促進第二代恆星的產生。
ISO最重大的發現還當屬由它承擔的深空巡天任務所揭示出的現象。深空巡天使用ISO上的紅外照相機和光度計,考察了6個天區。它們的觀測資料揭示了1000多個非常活躍的星系,在那裡有大規模的恆星正在形成之中。其中許多星系已被光學望遠鏡觀測到,但遠不如在紅外波段明亮,這意味著它們是多塵埃的,可能正在生成大量新恆星。天文學家通過對這些觀測資料的分析,相信這些星系是在大約100億年前誕生的,那時正是所謂的星系形成的黃金年代。

典型例子

赫歇爾紅外空間天文台
2009年,由 ESA主導研發的赫歇爾紅外空間天文台(Herschel)發射升空。赫歇爾紅外空間天文台在遠紅外波段和亞毫米波段工作,特別適合探測處於不同早期演化階段的大質量恆星的形成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利用赫歇爾紅外空間天文台搭載的光電探測陣列相機、頻譜儀(PACS.工作波長為70
m、100
m和160
m)和光譜與測光成像接收機(SPIRE,工作波長為250
m、350
m和500
m),聯合開展了3個專門針對恆星形成的前沿課題的巡天項目。古德帶巡天項目((Gould BeIt Survey Project)對位於古德帶上的近鄰分子雲複合體進行了系統觀測;赫歇爾銀道面巡天項目(Hi—GAL)分期完成了,對整個銀道面的多波段同步巡天探測;大質量OB年輕星天體成像巡天項目(HOBYS)則對3 kpc以內所有已知的大質量恆星形成區進行了無偏的系統觀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