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坪鎮

紅坪鎮

紅坪鎮位於神農架林區中西部,東與林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松柏鎮相距25千米、西與木魚鎮接攘、北與房縣上龕交界。轄8個行政村、42個村(居)民小組,總戶數1687戶,總人口6435人,總面積742平方千米(不含房縣代管的二荒坪),耕地2石萬畝,荒山草地3.1萬畝,水域0.8萬畝,其它2.7萬畝。紅坪最適宜發展養殖業和中藥材生產。紅坪鎮被譽為華中屋脊、天然動物園、植物王國、金絲猴的故鄉、野人的避難所、白化動物的樂園。

2017年11月,紅坪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坪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神農架林區
  • 電話區號:0719
  • 地理位置:紅坪鎮位於神農架林區中西部
  • 面積:742平方千米
  • 人口:6435人
  • 車牌代碼:鄂P
概況,沿革,自然地理,地形,水能資源,森林資源,野生動物資源,野生植物資源,旅遊資源,天門埡,燕子埡,舊石器遺址,鸞英寨,春雷魚涌洞,百度地圖,

概況

神農架林區轄鎮。位於區境西部,東經110°、北緯32°。東鄰松柏鎮,西接房縣九道鄉,南連木魚鎮,北依房縣上龕鄉。面積74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901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紅坪。神農頂(3105.4米)雄踞境內,為全省最高點。209國道穿境而過。景點有紅坪畫廊自然風景區等。

沿革

1996年,田家山鄉面積315.7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紅河、草坪、溫水、東池、七場坪5個行政村;官封鄉面積133.5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官封、毛莊、高坪、塔坪4個行政村;紅舉鄉面積94.68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白台、蓮花、橋頭嶺、漆園、三園、梨子園6個行政村;板倉鄉面積210.7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板倉、七里、高峰、黃寶坪、陰峪河5個行政村。
1999年設立紅坪鎮。2004年,鎮政府駐紅坪,人口0.67萬人,面積765平方千米,轄紅坪1個居委會和紅河、溫水、官封、高坪、塔坪、紅花、紅舉、板倉、陰峪河9個行政村。2006年,全鎮總人口1828戶6686人,其中農業人口5425人,城鎮人口1261人;紅河村面積168平方千米,人口769人;溫水村位轄5個村民小組,人口739人。
【郵編】442416【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9021103:~001 121紅坪居委會 ~200 220紅河村 ~201 220溫水村 ~202 220官封村 ~203 220塔坪村 ~204 220高坪村 ~205 220紅舉村 ~206 220紅花村 ~207 220板倉村 ~208 220陰峪河村

自然地理

地形

境內萬山重疊;地勢呈西高東低,最高峰神農項海拔3105.4米,素有“華中屋脊”之稱,最低點范家埡,海拔420米,平均海拔1650米。

水能資源

紅坪鎮水能資源充足。溫濕多雨,豐沛的大氣降水是鎮內水資源良好的補給條件;年降雨總量10.3億立方米。境內的溪河呈樹枝狀輻射,受地勢及氣候條件的影響,鑄成了落差較大,水量富集、流速湍急之特點。有分屬漢江流域的紅舉河、陰峪河、板倉河、官封河、紫竹河和湘江河水系。大小河流50餘條,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3.1萬千瓦。已開發的板侖電站、紅舉電站、紅坪電站裝機容量僅0.03萬千瓦,還有28萬千瓦的水能資源待開發。

森林資源

紅坪鎮是神農架乃至湖北省海拔最高、人口最稀、地域最偏僻的地方,處於北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區,一年四季受到濕熱的東南季風和乾冷大陸高壓的雙重影響,立體小氣候十分明顯,第四紀冰川襲來時,由於高山深谷的特殊地理環境,成了不少孑遺樹種的避難所,加強保護,因而森林茂密,樹種繁多,森林覆蓋率到達93%,是世界中緯度地區植被保存最完整自然生態園。現有於果基地2.5萬畝(其中板栗2畝、核桃5000畝)。

野生動物資源

紅坪鎮素有“天然動物園”的美譽,這裡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動物金絲猴華南虎金錢豹、雲豹、毛冠鹿、金雕、白鶴共7種,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9種,有奇異珍稀的白熊、白鹿、白蛇、白喜鵲等多種白化動物在這裡出現;還有奇異的動物如“野人’、驢頭狼、獨角獸、棺材獸等有待認識。有兩棲類動物10種,爬行動物19種,獸類71種,魚類35種,鳥類2.38種,昆蟲類已知的有320種,並絕大部分都有藥用價植。

野生植物資源

紅坪鎮有“植物王國”的美譽,共有維管束植物2288種;苔蘚200餘種;低等植物真菌734種,地衣187種;其中可供食用、藥用的真菌有117種。中藥材達2023種,其中植物類1800種,其它類223種,最具特色的是與神農氏嘗百草故事有關的七十二七和三十六還陽。農作物資源有糧食25類,果茶16類,蔬菜56類、油料8類、纖維4類。有屬國有一級保護的樹種珙桐,還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連香樹、杜仲、鵝掌揪、麥吊杉等。

旅遊資源

紅坪鎮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立體氣候。物種繁多,蘊藏豐富,是馳名中外的“綠色明珠”、“天然動物園”。“物種基因庫”、“炎天清涼王國”,其自然風景壯麗、鍾靈,自然風景點星羅棋布,有“紅坪無處不風光”的美譽。由於其歷史上原始封閉,人文勝跡甚少;以自然風景見長,她是‘華中之屋脊”、“金絲猴的故鄉”、“‘野人’的避難所”、“白化動物的樂園”。神奇的自然景觀,豐富的寶藏,動人的傳說,可供人們旅遊觀光、探險獵奇、休慈療養、科研考察。轄區內已經開發的旅遊景點有:神農頂風景區、紅坪畫廊風景區、燕大風景區、牛場坪滑雪場。待開發的旅遊資源有:九潭溪、紫竹大峽谷和陰峪河大峽谷、三寶洞、三道街古鹽道、將軍寨、劉享寨等。

天門埡

燕天景區的天門埡,距紅坪鎮12公里,海拔2328米。209國道從埡口穿越南北,它是湖北省境內國道公路的最高點。埡口寬100米,兩側奇峰林立,危崖峭壁,時常雲遮霧繞,登臨此埡如上雲天,故得名為“天門埡”。每當雨後初晴,山麓紫竹河谷地,雲生霧起,形成波瀾壯闊的雲海,更有佛光奪雲而出。
神農架的雲海是有名的。每當午後晴明,雨雪初歇,陽光朗照,千縷銀絲似絹帶飄逸,忽而如飛流直下的銀色瀑布,頃刻間雲濤洶湧,成為浩瀚的海洋,山峰在海浪中時隱時現,有時雲海中便出現佛光。出現佛光的地方,以天門埡、燕子埡最為著名。那時,雲海之上懸起一輪絢麗光環,它五彩分明,金光四射,色調柔和,光映雲海。遊人可以看見自己的身影被五彩光環籠罩,舉手投足,影隨身動,若隱若現,然而,即使是兩人並肩而立,各人也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絕無雙影,這便是“佛光”。每當佛光出現,世界仿佛變得一片祥和,一片美麗。

燕子埡

燕子埡是個人造的壑口,當年是為209國道貫通而開通的。燕子埡海拔2200米,下臨紫竹河谷,西南與天門埡對峙相望。遠看埡口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又因鄰近有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
燕子埡口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橫亘燕子埡壑口上空有全鋼結構的觀景橋,美稱飛雲渡。登上觀景橋,群山吐翠,古木飄香,雲霧浮動,金燕飛舞。西側危崖石壁之上有會仙台,綠樹濃雲,古柏迎風,蒼松古藤如虬似龍,相傳炎帝神農和太上老君曾在此相會觀賞風景,下棋,聊天。一切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令人驚奇。
燕子埡還有一條步游棧道通向燕子洞。燕子洞洞深景幽,是燕子埡標誌性的景觀,位於峽谷山壁間。洞口呈拱形,高14米,寬16米。洞內頗為寬大,前為大廳,高20餘米,廣容千人,後為里洞,深不可測。洞身時寬時窄,最寬達4米,最窄僅能容身,洞頂時高時低,最高達20米,最低不足0.5米。主洞兩側有多處支洞,有一天洞,斜上穿壁,陽光可照進洞內。洞內鍾乳下垂,石筍峭立,涓涓細流,水聲如琴。這裡不論春夏秋冬,常年棲息著數不清的短嘴金絲燕,洞頂與崖壁密布燕巢,經常有萬燕齊飛的壯觀場面,因以名為“燕子洞”,又稱為“金燕戲舞”。短嘴金絲燕是候鳥,為什麼會終年在神農架林海岩洞中安家落戶?數不盡的金絲燕為什麼在一片漆黑的世界內,它們也能風馳電掣出入洞中,靈巧,輕盈,來往自如,互不相撞?這至今仍然是不解之謎。

舊石器遺址

紅坪域內,一些最據特色的山地景觀,如峰、崖、洞、石、溪、瀑、潭、河,組成三瀑、四寨、五潭、六洞、七嶺、八岩、九石、十八峰,一同處在海拔1600米、全長15公里的高山峽谷地帶,形成諸如仙女峰、映傘潭、黑水河、寶劍岩、天洞、百步梯等等景點,奇險怪秀,風景壯麗,被譽為“紅坪天然畫廊”。畫廊之中還有金絲猴、華南虎、金錢豹、雲豹、毛冠鹿、金雕、白鶴等動物,珙桐杜仲、香果樹、連香樹、鵝掌楸、麥吊杉等植物,物種繁多,蘊藏豐富,是馳名中外的“綠色明珠”、“天然動物園”。由於原始封閉,這裡以自然風景見長,人文勝跡甚少,但也不乏洞、寨、塔、台、橋等人文的景觀。
1995年在紅坪附近一個山洞發現的被稱為“華中屋脊神農架遠古人類舊石器遺址”,使神農架成了從雲南—湖北—陝西—北京這條古人類活動遺址鏈條上又一顆耀眼的明珠。在這個海拔高度2102米的山洞中,文物考古工作者發掘出犀牛、大熊貓、野牛、水鹿、斑鹿、劍齒象、獾、虎、豹、狼、麂、獐、豪豬、竹鼠、羊、熊等等動物化石,還發現了舊石器實物20餘件。石器中有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砸擊石錘和錘擊石錘,以及石葉、石片等,這些石器多以黑色火遂石為原料,也有少量以石英砂岩為原料的。
這個山洞有5個高3-5米的洞口,而且洞口都向陽敞開,日照充足,山洞前地勢開闊,有一個相對平緩的小坪,我們的祖先充分利用了這裡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考古發掘說明,遠古時期的神農架不僅有人類活動,而且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化。

鸞英寨

在天燕景區官封鄉寨子河東岸的山岩上,有鸞英寨,是神農架保存最好、最完整、最狀觀的寨堡。相傳薛剛反唐時,為逃避官府的追剿,穿臨潼,過房州,直奔大九湖。當行至這官封口,卻被山大王紀蘭英捉住。紀蘭英見薛剛英俊瀟灑,武藝不凡,便求薛剛留居山寨,二人結為夫妻,高舉義旗,共創大業。後來,人們把薛剛、紀蘭英扼險據守的石寨叫做“蘭英寨”。
從塔坪村的紫竹河順流而下,入銅陵河、進寨子河,過神寶寨,前行2個多小時才能抵達蘭英寨。寨子河在密林峽谷中穿行,兩岸山岩壁立,仰望天空,狹窄一線。在寨子河尾,鸞英寨左右建寨,兩座寨堡於東西兩岸相峙,猶如一把利鉗,緊緊夾著進出寨子河的河口,別具特色,險要異常。東岸岩壁半腰,凹進去一塊似洞非洞的巨大岩地,四周綠樹環合,不走到近處,根本就發現不了她的蹤影,這便是保存完好的東寨。頭道寨門建於距河谷約100米處,寨牆高4.5米,長約80米,厚2.5米,全部用青石壘砌,寨門居中,用條石架成,高3.5米,寬2米。寨門之後為約100平方米的坪地,設第二道寨門,那便是帥帳的所在地。帥帳左右,在山腰岩壁間朝南朝北鑿出兩條岩道,沿河向南延伸,長約千米,寬3米許,是跑馬道,中有一根天然石柱稱為系馬樁,上面的繩印韁痕依稀可辨;與跑馬道背向沿河朝北延伸,長在1500米以上,可容千人棲身,是為一串營房。營房岩道外緣有石牆,岩道內側岩壁上有一長串方眼,每眼長寬深都在20厘米左右。木桿的一端插在方眼內,另一端則搭在石牆上,既能苫蓋,又便排水,真是獨具匠心。
蘭英寨海拔898米,地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春雷魚涌洞

從鸞英寨往西北大約行2公里,有奇妙的“春雷魚涌”奇觀。魚涌洞位於官封鄉寨子河東岸,洞道很窄,高0.4米,寬1.5米,人莫能入。每至農曆穀雨前後,春雷蟄動,暴雨過後,洞中便泉水奔涌,當水色由清變濁時,無數筷子般長短、無鱗無甲、潔白如銀的魚兒,便搖頭擺尾地隨泉水從洞中湧出,有時可捕魚千餘公斤。民間傳說,洞內的魚是神農老祖當年將一條孽龍的骨肉化成的,平時養於洞內,聞春雷響過便游出洞外幫助百姓度荒。官封魚洞出魚的場面很是熱鬧,第一聲春雷響後,一旦發現水變渾濁了,人群便會擁向洞口和岸邊,若是夜晚,一定是火把高舉,有似萬家燈火。現在人們發現,魚涌洞為暗河的一個出口,該暗河屬岸邊型暗河,曾出露於覃家廟組海拔810米的白雲岩中。但這條暗河水從何來,流程多長,至今都是未解之謎。民間傳說這條地下河源出峨嵋山,流經千萬里呢。
官封鄉還有百草坪,有無數奇花異草。光蘭花就有春蘭、蕙蘭、芝蘭、素心蘭、米蘭、石蘭、九頭蘭、象牙白蘭……叢叢簇簇,美不勝收。在這2000多種植物中,能夠成為藥材資源的竟有1200多種。“神農百草園”中生長著杜仲、黃柏、厚朴、當歸、獨活、黨參、川芎、冬花,丹皮……其中有許多野生的如“頭頂一顆珠”、“江邊一碗水”、“七葉一枝花”、“文王一枝筆”、“小叢紅景天”等稀有藥草。

百度地圖

百度地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