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綠竹

粉綠竹

產於江浙贛一帶的竹子。高可達11米,直徑4.7厘米,節間綠色,解籜後有白粉,長5—20厘米;莖環、籜環均中度隆起;鞘先端窄,截平,背部無毛,全部綠色,稍帶淡紅褐色斑與稀疏的棕色小斑點,有時無斑點;籜耳與穟毛不發達;籜舌黑色頂端截平,邊緣有纖毛;籜葉披針形呈帶狀;葉鞘無葉耳,葉舌中度發達,初期紫色;初生葉片寬2—3厘米,下面沿其脈上略生小刺毛。被廣泛引種。可入藥。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文獻考證,

形態特徵

竿高約8米,粗4-5厘米,幼竿被白粉;竿中部節間長21-25厘米,壁厚4.5-7毫米;竿節最初呈紫色;竿環隆起,略高於籜環。籜背面淡紫褐色,有時稍帶綠黃色,具暗褐色分散小斑點,被黃色刺毛;籜耳長,狹鐮形,位於籜鞘頂端不同的高度上,紫褐色至淡綠色,具長達2厘米的淡綠色繸毛;籜舌狹,強隆起,紫褐色,兩側下延,邊緣生纖毛;籜片帶狀,外翻,上半部皺曲,中間黃綠色,邊緣桔黃色,末級小枝具1-3葉;葉耳不明顯,有易脫落的繸毛;葉舌強烈伸出,邊緣有缺裂,葉片披針形至帶狀披會朽形,長9.5-13.5厘米,寬1.2-1.8厘米。花枝呈穗狀,長5.5-8.5厘米,具3-5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4-7片,被柔毛,具小形的葉耳及繸毛,或僅有繸毛少數條,或葉耳及繸毛俱缺,縮小葉披針形,圓卵形乃至錐狀,佛焰苞在花枝下部的3-5片為不孕性,其餘的腋內則生有1或2枚假小穗。小穗含1或2朵小花;小穗軸具毛,能延伸至上部小花的內稃之後;穎缺或僅1片;外稃長約2.5厘米,上半部具柔毛,先端芒狀漸尖;內稃稍短於外稃,上半部具柔毛;鱗被長約4毫米,狹橢圓形,具纖毛;花葯長約12毫米;柱頭3,羽毛狀。筍期4月下旬。
粉綠竹粉綠竹

分布範圍

原產江蘇、浙江及江西。1946年引入法國。模式竹叢栽培於法國。
現引種於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各地,是常見的栽培竹種之一。

主要價值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粉綠竹的竹竿內膜、竹瀝竹茹
【功效】:潤肺止咳。
【主治】:治勞累咳嗽喉炎。清熱化痰,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胸悶,小兒痰熱驚風。
【性味歸經】:甘,平。肺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名】:金竹(《本草綱目拾遺·竹譜詳錄》)、黃金竹黃竹、黃皮竹、黃竿(《竹類圖譜》)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多栽培于田園。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化學成分】含谷氨酸絲氨酸等。
筍味美,供食用;整竿作柄材用。

文獻考證

Phyllostachys viridi-glaucescens (Carr.) A. et C. Riv. in Bull. Soc. Acclim. III. 5: 700. 1878; McClure in Agr. Handb. USDA No. 114. 60. ff. 48,49. 1957; 江蘇植物志, 上冊 153頁. 圖236. 1977; 中國竹譜 84頁. 1988; ——Bambusa viridiglaucescens Carr. in Rev. Hort. 1861: 146. 1861. ——Phyllostachys altiligulata G. G. Tang et Y. L. Hsu in Journ. Nanjing. Inst. For. 1985 (4): 18. f. 2. 198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