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瓜白粉病

主要為害葉片。初在葉片上產生圓形至不規則形向上或向下隆起的病斑,灰白色或較淺,上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節瓜白粉病
  • 受害部位:為害葉片、葉柄和莖蔓
  • 病症:產生白色近圓形星狀小粉斑
  • 病原:葫蘆科白粉菌
症狀,病原,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症狀

節瓜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莖蔓,果實受害少。初發病時菌絲體生於葉
的兩面和葉柄上,先產生白色近圓形星狀小粉斑,向四周擴展後形成邊緣不明顯的連片白粉,嚴重時布滿整個葉面,秋季,白色霉斑因菌絲老熟,逐漸變成灰色,病葉黃枯,有的病部長出成堆的黃褐色小粒點,後變黑,即病菌閉囊殼。

病原

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 Chen稱葫蘆科白粉菌和Sphaerotheca cucurbitae (Jacz.)Z.Y.Zhao稱瓜類單囊殼,均屬子囊菌門真菌。E.cucurbitacearum菌絲體生於葉兩面,現不定形污白色粉斑片,後相互融合;分生孢子桶柱形或近柱形,大小17.8~27.9×12.2~15.2微米;子囊果主要生在葉背,扁球形,聚生,暗褐色,直徑85~137微米,多為95~122微米,壁細胞呈不規則多角形,直徑6.3~20.3微米,具17~56根附屬絲,一般不分枝,少數呈不規則分枝1次或1~2次,彎曲,長45~250微米,個別達315微米,長為子囊果直徑的0.5~2倍,粗細不均,有的上部細下部稍寬,寬3.0~10.2微米,多為5.1~7.6微米,壁薄,平滑,具隔膜0~6個,褐色,中部向上漸淡;子囊5—13個,多為7~11個,長卵至矩圓形或卵形至橢圓形或其它不規則形,具柄或短柄,個別近無柄,大小48.3~68.6×25.4~35.6微米;子囊孢子2個,卵形,帶黃色,大小18.8~22.9×12.5~15.2微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白粉病菌可在月季花或大棚及溫室的瓜類作物或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田間再侵染主要是發病後產生的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由於此菌繁殖速度很快,易導致流行。
白粉病在10-25℃均可發生,能否流行,取決於濕度和寄主的長勢。低濕可萌發,高濕萌發率明顯提高。因此,雨後乾燥,或少雨但田間濕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較高的濕度有利於孢子萌發和侵入。高溫乾燥有利於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擴展,尤其當高溫乾旱與高濕條件交替出現,又有大量白粉菌及感病的寄主此病即流行。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45%左右的低濕度下也能充分發芽,反之在葉面結露持續時間長的情況下,病菌生長發育反而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

從選用抗病品種和噴藥切斷病菌來源兩方面入手。
(1)選用抗病品種。選用廣優1號、灰斗等早中熟節瓜品種或廣優2號、冠星2號、七星仔等中早熟品種。
(2)發病初期噴灑農抗120或武夷菌素水劑100~15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除防治白粉病外,還可兼治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等。也可在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或、60%防霉寶2號1000倍液、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6%樂必耕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5%三泰隆可濕性粉劑2000倍粉、 30%白粉松乳油20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隔20天左右1次,防治1次後,再改用常用殺菌劑。
(3)棚室保護地栽培節瓜、的也可用5%百菌清粉塵劑,每667平方米1kg。采果前7天停止用藥。技術要點是早預防、午前防和噴周到及大水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