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姓

策姓

策姓寫法有很多種:策,策、筴、筴、筞,讀音讀作cè(ㄘㄜˋ),該姓歷史悠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策姓
  • 拼音:cè
  • 注音:ㄘㄜˋ
  • 淵源:源於職業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策 敏,策 簡,策敏金,策福瑞,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周王朝時期職業策工,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周禮·儀禮注》記載:“策,簡也。”在史籍《蔡邕·獨斷》中也記述:“策者,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長一短,兩編下附單執一札,謂之為簡。連編諸簡,乃名為策。凡書,字有多有少,一行可盡者書之於簡,數行可盡者書之於方,方所不容者乃書於策。”古代無紙筆時,以竹簡刀刻書寫。竹簡,用竹子剖為竹片而成,長度為1~2尺,寬度為0.5~1寸,颳去竹皮,打磨光潔。單支竹片稱作“簡”,用皮繩將若干竹片串接成一排者就稱作“策”,每策一般為30~50支竹簡,官文為40支竹簡。為便於收藏,將每一策捲起來綑紮好稱為“䇿”、“策札”,後通作“束”。在策上刻寫了文字以後,就稱作“策𦘠”或“簡記”,後通稱作“書”。在先秦時期的諸侯王室官書中,只允許用六種字型刻寫策書,即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史稱“六書”。到了東漢前期,朝廷允許用八種字型刻寫策書,即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史稱“八書”。直到東漢和帝劉肇元興元年(公元105年),中常侍蔡倫(公元?~121年待考)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真正發明創造了造紙術以後,以竹簡為核心的“策書”方迅速退出歷史舞台,而嶄新的人類文明也以此而肇始。
策姓
春秋戰國時期,專職製作竹簡、竹策的工匠,就稱作“策工”。策工之職世代相傳,其中有後裔子孫以先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策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官員策令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策令,即檢閱,周王朝時期亦稱簡令,簡稽。在典籍《周禮·春官》中記載有:“大田之禮,簡眾也。”在《周禮·夏官》中也記載有:“大司馬簡稽鄉民。”策令,就是代君主出行各屬地方國予以巡視監察,相當於後世的巡按史、監察御史、巡查欽差、督察專員等,並將巡視監察稽考的結果如實地書寫在策書上回報君王,因此稱策令、或簡令、簡稽。
策令之職不是常設官職,由君主不定期地指定某位正直忠誠的大夫或嫡親承擔,但由於是代天子而為,所以權力頗重。有曾為策令之臣的後裔子孫,以先祖榮耀之職為姓氏,稱策令氏、簡令氏、簡稽氏等,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策氏、簡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策工,屬於以為氏。策,就是馬撾,又稱馬棰,也就是馬鞭子。策工,就是專職為君主、王公貴族製作馬鞭子的工匠。這在典籍《禮·曲禮》中有記載:“君車將駕,則仆執策立於馬前。”在史籍《左傳·文十三年》也記載:“晉士會行,繞朝贈之以策。註:策,馬撾。”
在策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策工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策氏、工氏、撾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喀喇沁蒙古額爾德木圖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蒙古族額爾德木圖氏,源出元朝時期喀喇沁蒙古,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
蒙語“額爾德木圖”,漢義“有策略”、“有才華”、“有才學”,明朝中葉以後,有喀喇沁蒙古額爾德木圖氏族人取其姓氏的漢義改漢姓為策氏者,世代相傳至今,主要分布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呼和浩特市、蒙古國烏蘭巴托市等地區。

第五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吐伏盧即豆盧,屬於以官職稱號為氏。據姚薇元所著《北朝胡姓考》記載,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有吐伏盧部,即豆盧氏族部落,後多改為漢姓盧氏。在唐朝晚期文宗李昂執政時(公元827~840年在位),有唐王朝的中央勁旅神策軍都虞候(神策軍統領、正三品中尉)豆盧著,與權臣宦官勾結在一起,引發了唐王朝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最終導致了唐王朝的衰亡。
唐武宗即位後,權臣魚弘志乘機誅戮引發“甘露之變”的一干人等,豆盧著的家族人等四散逃亡,其後族人子弟中有改以先祖官職稱號“神策虞候”為姓氏者,分別稱為神氏、策氏、虞氏、侯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

源於植物,出自遠古時期神策草,屬於以植物名稱為氏。神策草,亦稱神蓍,即蓍草,在古代用專門以占卜進行算卦。在史籍《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於是迎日推策。註:策,神蓍也。黃帝得蓍,因以推算曆數,逆知節氣與日辰之將來也。”在方誌《淮陽縣誌》中記載:“太昊陵後有蓍草園,牆高九尺,方廣八十步。”《辭海》解釋“蓍”字說:“植物名,別稱‘蓍草’、‘鋸齒草’、‘蚰蜒草’。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葉互生,長線狀披針形,篦狀羽裂,裂片邊緣有銳鋸齒。頭狀花序多數密集於枝頂成復傘房花叢,夏秋間開白色花……用分根或種子繁殖。全草供藥用,民間用治風濕疼痛,外用治毒蛇咬傷。莖、葉含芳香油,可作調香原料。庭院內多有栽培者,供觀賞。”傳說,蓍草為稀有植物,全國僅有三處生長此草:一為太昊伏羲陵,一為山東曲阜,一為山西晉祠。至於其它地方的蓍草,皆是從這三處移植去的。
在古代司職為推算曆數、逆知節氣與日辰之將來的祭司中,即有以“蓍草”為姓氏者,稱神策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策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七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清朝時期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屬於先祖名字漢化為氏。噶爾丹·策零,公元1695~1745年,蒙語為(Galdan Tseren),亦稱噶爾丹·策凌、噶勒丹·策凌,孛兒只斤姓,著名的清朝時期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準噶爾汗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的長子。噶爾丹·策零一生都堅決反抗沙皇俄國對中國的侵略,為收復被沙俄霸占的土地曾進行了長期鬥爭。同時,他也是一個總是給滿清政府找大、小麻煩的蒙古部族首領。
在噶爾丹·策零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漢化為姓氏者,稱策氏、葛氏等,並在清朝後期有融入藏族、土族、裕固族等少數民族中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策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六百九十位,多以淮陽、京兆、吳郡、伊犁、喀喇沁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喀喇沁:喀喇沁旗(縣)建制始於後金皇太極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原稱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旗歷史悠久,境內有距今八千~七千五百年新石器早期的興隆窪文化,距今六千五百#六千三百年新石器中期的趙寶溝文化,距今六千~五千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紅山文化等遺址,距今四千二百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銅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的發現和文物出土,考古發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銅器等生產生活器物證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內的原始先民已經過著以原始農耕為主,兼營漁獵和畜牧業定居生活。進入夏王朝以來,喀喇沁旗大地先後為山戎、東胡、匈奴、烏桓、鮮、奚、契丹、漢、女真、蒙古諸民族領地。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中原有著密切聯繫,活動在旗境內的先民們彎弓躍馬,指點江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據《詩經》《商公布玄鳥》及荀子《成相篇》載: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孫,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三百餘年,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兩岸。戰國後期東胡族對燕國北境構成軍事威脅,燕將秦開南沙敗東胡,構築長城,沿線設定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屬右北平郡轄。魏、晉兩朝以後,鮮宇文部東造成建牙帳於紫蒙川。唐貞觀年間,設饒東樂都督府、公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屬兩府。公元916年,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建立契丹國,後改國號為遼國。耶律·阿保機吸收漢文化,拓展韁土,創契丹大小字,興辦農牧業,成為雄居北方的強大政權。旗內耶律·琮墓葬記載耶琮為耶律家庭中一位戰功卓著的將軍,在遼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旗內發現的遼代文物證明遼朝暑期農物業生產興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現了“農耕於野,工居於肆,商賈於市”的繁榮景象。金國滅遼國後,戰爭頻仍,經濟衰退,旗內石泉溝古戰場講述著金戈鐵馬、血染青山的歷史。元朝建立後,喀喇沁旗境屬上都路轄區。成吉思汗的勛臣者勒蔑(濟拉瑪)為後來遷居喀喇沁地區的兀良哈部的先祖。深山古剎龍泉寺記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間,一位姓張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從字西鹹寧來到此地傳播佛教,興建寺廟。龍泉寺成為周邊地區佛事活動的中心。清朝對大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三年一會盟,各杞薩克旗獨立執政,由清廷直接統轄。清廷對蒙旗王公貴族封官晉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薩克固魯思奇布為貝勒,第三任杞薩克班達爾沙晉郡王,第八任杞薩克喇特納錫第被清廷賜封親王銜,地位顯赫。十家公主陵雖然陵寢無存,但石牌坊仍告訴人們,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葉、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雖為清廷和親政策但也為塞外蒙旗帶來了手工業、建築業、園藝種植等技術。為穩定邊韁,清朝順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後九次巡視喀喇沁地區。辛亥革命成功後,喀喇沁右旗杞薩克貢桑諾爾布組建蒙古王公聯合會並發表聲明“諸王公贊成共和,同建民國”。民國年間喀喇沁地區屬熱河省管轄,東北淪陷時期為偽熱河省轄區,抗日戰爭結束後,喀喇沁右旗建西縣聯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為喀喇沁旗並一直沿用至今。
淮陽郡:淮陽地處豫東平原、周口市腹地,始終是豫東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淮陽古稱陳,在夏王朝時期,陳屬豫州。商王朝時期,為虞遂封地。西周,周武王封舜帝後裔媯滿於陳,並把女兒大姬嫁給他,媯滿建陳國,築陳城;以國為姓,陳胡公媯滿便是陳姓的得姓始祖,也是胡、田、姚、孫、袁等大姓的共同先祖,“陳姓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道教創始人老子就生於陳國苦縣。戰國時期楚頃襄王遷都陳城,歷經三十八年,史稱郢陳,故淮陽又稱“陳楚故城”。秦朝時期初設陳縣,後置陳郡。西漢高祖劉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以陳在淮水之北,改名淮陽,地封淮陽國,為同姓九國之一,都城在陳州(今河南淮陽)。漢惠帝後改為郡,其時仍為國,至漢成帝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淮陽市、鹿邑縣、太康縣、柘城縣、扶溝縣一帶地區。此後,淮陽分別為郡、州、府、縣所在地。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漢獻帝時改回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太康縣、西華縣、商水縣、淮陽縣、鄲城縣、柘城縣一帶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將其管轄區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華、商水、淮陽、鄲城、柘城等五、六個縣的範圍之內,其中的太康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稱陽夏縣。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朝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陳州為淮陽郡。在六千年歷史長河中,淮陽五次建都,四次封國,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則國,統制則郡,南北迭轄,州縣兼置,始終是豫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3年,國務院撤消淮陽專區,才改為縣治,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吳 郡: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東漢王朝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南朝陳國時期,改吳郡為吳州。隋朝滅南朝陳國之後,再改吳州為蘇州,吳地始有蘇州之稱,並一直沿襲至今。另外,在三國時期,孫吳政權在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有一個吳郡,治所在烏程(吳青鎮,今浙江湖州吳興區)。
伊 犁:伊犁得名於著名的伊犁河,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民族眾多,自古就同新疆和內地息息相關,遠在漢朝,伊犁就以“伊列”之名載入史籍《漢書》。最早見於史冊的伊犁民族是塞族人。伊犁塞組人是一個人數眾多的氏族部落集團,他們有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並且在伊犁形成了具有國家性質的集團,伊犁塞人廣泛活動於伊犁河南北兩岸和三大支流為主的河穀草原地帶,大量的考資料表明,伊犁河上游地區是伊犁塞人的中心活動區,伊犁塞人廣泛使用青銅器,創造了伊犁青銅器時代的文明,尼勒克縣、昭蘇、特克斯、新源、鞏留、尼勒克、察布查爾等地出土的青銅武士像、三足銅斧、四獸足銅盤、等精美的銅製器皿等說明伊犁塞人具有很高的鑄造技術。伊犁塞人後來與烏孫人相融合,對烏孫的文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西魏廢帝元年(壬申,公元552年),歷史上著名的突厥汗國在伊犁河城建立。古代的伊犁,包括伊犁河流域以及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廣大地區,地理上,環天山而立,與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隔天山相望,被稱為伊犁盆地。伊犁是草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它同新疆和中亞的歷史息息相關,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時期內,伊犁是草原民族的重要活動地域,在清朝中葉以後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作為新疆的軍事政治中心,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伊犁”之名,是清朝時期正式確定的,據《西陲總統事略》記載:“乾隆二十年(乙亥,公元1755年)年平定準噶爾,定名伊犁,蓋取《唐書》伊麗水而名之。”今天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位於祖國的西北邊陲。自治州成立於1954年11月,管轄塔城、阿勒泰兩個地區和奎屯直轄市全州共有二十四個縣、市,首府設在伊寧市,是中國唯一的既轄地區、又轄縣市的自治州。全州總面積三十五萬平方公里,人口四百一十萬,有哈、漢、維、蒙、錫伯等四十七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25.5%,漢族占45.2%,維吾爾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錫伯族占0.83%。自治州境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四、七、八、九、十師和新疆礦冶局、天西林業局、阿山林業局、新疆捲菸廠、阿希金礦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區直屬企業。

堂號

淮陽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吳郡堂:以望立堂,亦稱吳興堂。
伊犁堂:以望立堂。
興隆堂:以望立堂,亦稱喀喇沁堂。

歷史名人

策 敏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明朝大臣。

策 簡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明朝大臣。

策敏金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女;蒙古喀喇沁人。著名蒙古國史學家、德語翻譯家。策敏金,是著名蒙古學者斯·策仁巴拉德布的女兒,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多次獲過學術獎。

策福瑞

(公元1936~2002年),蒙古族,蒙名策·烏力吉;內蒙古巴林右旗人。著名現代詩人。策福瑞為著名蒙古族詩人,生前為內蒙古日報社主任編輯,其作品多次獲自治區“索龍嗄”獎,遺著有《策·烏力吉詩歌選》。
1964年8月,策福瑞從內蒙師院附設函授大學蒙語專業畢業,能較熟練筆譯斯拉夫蒙文。
1952~1963年,策福瑞一直從事教育工作。1964年以後一直在內蒙古日報社蒙科教文藝部工作,曾任文藝編輯、組長、副主任編輯、主任編輯,直至去世。
1957年開始文學創作,用蒙文發表七千餘行抒情、敘事、兒童詩以及短篇小說、散文,其中《祖國的心臟》、《賞百花感》、《刻在心上的藍圖》、《喔,時間》等幾十首詩選入《蒙古族現代詩歌選》和其他詩集。
策福瑞翻譯有《小朝克》、《長白山的故事》和電視劇《紅牡丹》及古今中外名人詩詞五十多首。合譯布赫詩集《詩海紀行》、長篇小說《塞原蒼鷹》、《班主任一百例》;合審《霜重色愈濃》、《可愛的故事》;合編詩歌、散文集《黨的恩情》、《草原曙光》、《智慧之窗》。策福瑞的長詩《獵民與仙女》等四十餘首詩由翻譯家漢澤。後作有三千行敘事詩《巴日達慕哈拉山》、二千餘行敘事詩《苦戀之歌》。策福瑞曾獲自治區文學獎和“索龍嘎”文學獎、少兒歌詞獎及中國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榮譽獎。傳略輯入《中國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少數民族作家辭典》、《中國少數民族專家學者詞典》、《世界文化名人辭海·華人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