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簫

筒簫 ,一種竹製管身樂器,流行於東北等省,尤以延邊朝鮮族最為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筒簫
  • 性質:樂器
  • 流行於:東北等省
  • 全長:70厘米 ~74 厘米
樂器簡介,歷史悠久,形制結構,吹奏方法,

樂器簡介

筒簫
筒簫 朝鮮族邊棱氣鳴樂器。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延邊朝鮮族 自治州最為盛行。

歷史悠久

歷史久遠,早在公元7世紀時已在民間流傳。史載,朝鮮高麗王朝(公元919年—1392年)之初,筒簫已用於宮廷音樂的“唐部”樂中,並一直流傳至今。
經古朝鮮與中原漢室密切的文化交流 ,筒簫應運而生

形制結構

管身竹製,以選取竹子底部向上一至七節部位為宜。過去也曾多用空心木製作。全長70厘米 ~74 厘米、上端外徑3.6厘米、下端外徑4.3厘米、內徑2厘米,上端開有吹孔,在距上端20厘米處開一膜孔,膜孔上面設有一個可調的方形膜孔蓋。膜孔以下開有五個按音孔(前四後一),下端開一個出音孔。管外各竹節處均用黑色細絲繩纏扎,以防管壁開裂(圖)。

吹奏方法

演奏時,豎吹,奏者採用坐姿或立姿均可。左手拇指按背孔,食指、無名指按上兩孔,右手食指、無名指按下兩孔。調整膜孔蓋開閉的多少可以改變音色,全部開放可使音色寬而亮,反之音色則柔和。吹奏時常頭部左右搖晃,使發音產生顫動。筒簫有F調、bB調等多種, 超吹音域可達兩個八度。演奏技巧以顫音、滑音為主,音色富於變化。常用於獨奏或齊奏, 曲目多為民歌曲調,如《阿斯郎歌》等。獨奏時多用杖鼓圓鼓伴奏,音樂常由慢而快,到高潮時戛然而止,獨具一格,很有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