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於1961年4月17日在美國加州聖莫尼卡公民大禮堂(Santa Monica Civic Auditorium)舉行,由鮑勃·霍普(Bob Hope)擔任主持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
  • 時間:1961年4月17日
  • 地址:聖莫尼公民大禮堂
  • 主持人:鮑勃·霍普
頒獎信息,獎項設立,奧斯卡來歷,頒獎嘉賓,現場表演,提名及獲獎大戶,獲獎名單,榮譽獎,科學技術獎,主要獎項,提名名單,

頒獎信息

獎項設立

1927年5月,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組織一個“非贏利組織”,定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A.M.P.A.S.)它的宗旨是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的進步。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者的突出成就給予表彰,創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1931年後“學院獎”逐漸被其通俗叫法“奧斯卡金像獎”所代替,現在其正式名稱已鮮為人知

奧斯卡來歷

奧斯卡”這個名稱的來歷說法不一,較為可信的是,1931年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圖書館的女管理員瑪格麗特·赫里奇在仔細端詳了金像獎之後,驚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奧斯卡!”隔壁的新聞記者聽後寫道:“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從此,這一別名不脛而走
還有,著名演員蓓蒂·台維絲申述,是她最早命名奧斯卡的。她說自己首次領金像獎時,無意中叫了聲丈夫海蒙·奧斯卡·奈爾遜的名字“奧斯卡” ,被現場採訪的記者聽到,於是一下子傳開來了。
此外,另有一種說法是:好萊塢專欄作家史柯爾斯基在第六屆頒獎儀式結束的當晚用打字機寫一篇報導時,竟忘了小金像(Statuette)的拼法,他突然想起自己過去看過的某歌舞劇里的一場戲。那是一群喜劇演員走到樂池跟前,打趣地對指揮說:“奧斯卡,要香菸么?”指揮伸出手欲取,哪知這些喜劇演員不給香菸而躲開了。這引起了哄堂大笑。史柯爾斯基認為金像獎座象徵著欲望,應該具有喜劇性色彩。於是他在報導中寫道 :“凱瑟琳·赫本以《驚才絕艷》里艾娃一角贏得了奧斯卡。”
據各方面的分析來看,上述第一種說法較為可信。因為蓓蒂·台維絲首次獲最佳女主角獎是在一九三五年,而那時奧斯卡這一別名早已家喻戶曉了。至於史柯爾斯基認為金像獎座應具有喜劇性色彩,這樣的看法未必為廣大電影界人士所接受。

頒獎嘉賓

史蒂夫·艾倫和簡恩·梅朵斯頒發原創歌曲獎
尤·伯連納頒發女主角獎
波莉·伯根理察·威德馬克頒發視覺效果獎
奧黛麗·赫本頒發最佳影片獎
基蒂·卡萊爾莫斯·哈特頒發編劇類獎項
葛麗亞·嘉遜頒發男主角獎
丹尼·凱耶頒發榮譽獎
威廉·惠勒頒發榮譽獎
愛娃·瑪麗·森特頒發男配角獎
賽德·查里斯托尼·馬丁頒發攝影類獎項
秀蘭·鄧波兒頒發青少年獎
艾瑞克·約翰斯通頒發外語片獎

現場表演

四兄弟組合表演《錦繡山河烈士血》插曲“The Green Leaves of Summer”
康妮·弗朗西絲表演《痴漢艷娃》插曲“Never on Sunday”
The Hi-Lo's表演《從心所原》插曲“The Facts of Life”
簡·摩根表演《生涯巔峰》插曲“The Second Time Around”
莎拉·沃恩表演《小人物狂想曲》插曲“The Faraway Part of Town”

提名及獲獎大戶

提名數量提名影片
10項
《桃色公寓》
7項
《錦繡山河烈士血》、《兒子與情人》、《小人物狂想曲》
6項
《斯巴達克斯》
5項
《孽海痴魂》、《夕陽西下》、《痴漢艷娃》、《從心所原》
4項
《風的傳人》、《驚魂記》、《旭日東升》
3項
《出埃及記》
2項
《青樓艷妓》、《坎坎舞》、《壯志千秋》、《處女泉》

獲獎名單

榮譽獎

授予以許多難忘的銀幕表演並作為個人為美國電影企業獲得了國際上承認的賈萊·古柏
授予在電影喜劇領域有首創精神的史丹·勞萊
授予在1960年為《過分樂觀的人》一片有最出色表演的童星海利·米爾斯
1960年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授予索爾·萊塞

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無)
二等獎(獎章)
授予生產一種便於控制、安全操作、簡單、高標準且多用途的優質音響系統的安皮克斯專業器材公司
三等獎(獎狀)
授予阿瑟.霍爾科姆,彼等羅.瓦拉霍斯和哥倫比亞公司製片廠的攝影機部
授予安東尼.帕格利亞的20世紀福斯公司制廠的機械效果部
授予聯合電影工業公司的卡爾.豪奇,羅伯特.格魯貝爾。

主要獎項

獎項獲獎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
伯特·蘭卡斯特《靈與欲/孽海痴魂》
最佳女主角
伊莉莎白·泰勒《青樓艷妓/應召女郎》
最佳男配角
彼得·烏斯蒂諾夫《斯巴達克斯/萬夫莫敵》
最佳女配角
謝莉·瓊斯《靈與欲/孽海痴魂》
最佳導演
比利·懷德《公寓/公寓春光》
最佳原創劇本
《公寓/公寓春光》
最佳改編劇本
《靈與欲/孽海痴魂》
最佳攝影(彩色)
《斯巴達克斯/萬夫莫敵》
最佳攝影(黑白)
《兒子與情人》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彩色)
《斯巴達克斯/萬夫莫敵》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黑白)
《公寓/公寓春光》
最佳服裝(黑白)
《生命的真諦》
最佳服裝(彩色)
《斯巴達克斯/萬夫莫敵》
最佳音效
《邊城英烈傳》
最佳電影剪輯
《公寓/公寓春光》
最佳特技效果
《時空大挪移/時光機》
最佳原創歌曲
“Never On Sunday” 《痴漢艷娃/別在星期天》
最佳配樂(音樂片類)
《一曲相思未了情》
最佳配樂(劇情和喜劇片類)
《出埃及記》
最佳動畫短片
《蒙羅》
最佳真人短片
《畫家的一天》
最佳紀錄短片
《傑索菲娜》
最佳紀錄長片
《飛馬》
最佳外語片
《處女泉/處女之泉》瑞典

提名名單

獎項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
特雷弗·霍華德《兒子與情人》
傑克·萊蒙《公寓/公寓春光》
勞倫斯·奧利弗《藝人》
史賓塞·屈塞《向上帝挑戰/風的傳人》
最佳女主角
葛麗亞·嘉遜《旭日東升》
黛博拉·寇爾《夕陽西下》
雪莉·麥克雷恩《公寓/公寓春光》
瑪麗娜·墨蔻莉《痴漢艷娃/別在星期天》
最佳男配角
彼德·福克《暗殺公司》
傑克·克魯申《公寓/公寓春光》
薩爾·米涅奧《出埃及記》
士利·韋理士《邊城英烈傳》
最佳女配角
格林尼斯·約翰斯《夕陽西下》
雪莉·奈特《樓頂的黑暗》
珍妮特·利《精神病患者/驚魂記》
瑪麗·尤莉《兒子與情人》
最佳導演
朱爾斯·達辛《痴漢艷娃/別在星期天》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精神病患者/驚魂記》
傑克·卡迪夫《兒子與情人》
弗雷德·齊納曼《夕陽西下》
最佳原創劇本
《怒而不發》
《生命的真諦》
《廣島之戀》
《痴漢艷娃/別在星期天》
最佳改編劇本
《向上帝挑戰/風的傳人》
《兒子與情人》
《夕陽西下》
《鼓笛震軍魂》
最佳攝影(彩色)
《邊城英烈傳》
《青樓艷妓/應召女郎》
《出埃及記》
《小人物狂想曲》
最佳攝影(黑白)
《公寓/公寓春光》
《生命的真諦》
《向上帝挑戰/風的傳人》
《精神病患者/驚魂記》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彩色)
《西馬龍》
《碧港艷遇》
《小人物狂想曲》
《旭日東升》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黑白)
《生命的真諦》《精神病患者/驚魂記》
《兒子與情人》
《拜訪小行星》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
《痴漢艷娃/別在星期天》
《金鑽盟》
《7盜賊》
《處女泉/處女之泉》
最佳服裝設計(彩色)
《我愛巴黎》
《午夜花邊》
《小人物狂想曲》
《旭日東升》
最佳音效
《公寓/公寓春光》
《西馬龍》
《小人物狂想曲》
《旭日東升》
最佳電影剪輯
《邊城英烈傳》
《向上帝挑戰/風的傳人》
《小人物狂想曲》
《斯巴達克斯/萬夫莫敵》
最佳特技效果
《驚險重重》
最佳原創歌曲
“The Facts of Life”《生命的真諦》
“Faraway Part of Town”《小人物狂想曲》
“The Green Leaves of Summer”《邊城英烈傳》
“The Second Time Around”《生涯巔峰》
最佳配樂(音樂類)
《電話皇后》
《我愛巴黎》
《讓我們相愛吧/願嫁金龜婿》
《小人物狂想曲》
最佳配樂(劇情類)
《邊城英烈傳》
《靈與欲/孽海痴魂》
《豪勇七蛟龍》
《斯巴達克斯/萬夫莫敵》
最佳真人短片
《女人的發明創造》
《海上的島嶼》
《一項運動的誕生》
最佳動畫短片
《巨人II》
《高昂的語調》
《老鼠和花園》
《陽光照耀之地》
最佳紀錄短片
《飛躍沉寂》
《哥本哈根城》
《喬治·格羅茲的過渡期》
《宇宙空間》
最佳紀錄長片
《天堂叛軍》
最佳外語片
《卡波》義大利
《真相》法國
《馬卡里奧》墨西哥
《第九圈》南斯拉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