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俄土戰爭

第十次俄土戰爭指1877-1878年俄土爭奪勢力範圍的戰爭。1877年4月24日,俄國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俄軍占領希普卡山口並攻克普列文。接著,雙方展開拉鋸戰。11月,俄軍在高加索攻占卡爾斯要塞,並包圍埃爾祖魯姆。1878年1月30日,俄軍在斯科別列夫統率下,兵臨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3月3日.雙方在聖斯特凡諾正式簽訂條約,承認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獨立,保加利亞則成為俄國管轄下的自治國家。

基本介紹

  • 名稱:第十次俄土戰爭
  • 地點:奧斯曼帝國境內
  • 時間:1877-1878年
  • 參戰方: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
  • 結果:俄羅斯帝國獲勝,簽訂《聖斯特法諾條約》
  • 參戰方兵力:俄羅斯帝國 72萬人
    奧斯曼帝國 40.6萬人
  • 主要指揮官:斯科別別夫
背景,計畫,過程,多瑙河前線,高加索前線,結局,特點,

背景

1877-1878年俄土戰爭形勢圖1877-1878年俄土戰爭形勢圖
奧斯曼帝國曾經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不可一世的大帝國。但到19世紀下半葉已經衰落,為了挽救帝國,以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米德哈特帕夏為首的有識之士展開了一系列救亡運動,進行了民主改革,1875年底,奧斯曼帝國內外形勢迅速惡化。小亞細亞的北部和中部地區發生大饑荒,財政瀕臨崩潰,列強幹涉的陰影籠罩全國。在這種形勢下,國內政治鬥爭熾熱化。1876年5月30日,阿卜杜·阿齊茲被推翻,另立穆拉德五世為蘇丹。8月31日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接替精神錯亂的穆拉德為蘇丹。成了了立憲君主政體,但民族矛盾在民主的旗號下蔓延,在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相繼爆發了起義,並很快波及到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這兩個土耳其的藩屬國。土耳其對起義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但卻未能控制局勢的變化,它在巴爾幹的統治開始動搖起來。
面對這種局勢,歐洲列強中的俄、奧、英三國表示了自己的特別關注。尤其是俄羅斯,它認為,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使自己在巴爾幹地區既丟面子又喪失了威信和影響,它需要尋找一個機會重新回到巴爾幹,恢復原有的一切。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想通過控制巴爾幹進而控制由地中海進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魯斯海峽,以便打通它謀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因此,它對土耳其局勢的惡化幸災樂禍,並積極地加以介入。
沙皇政府打著“拯救土耳其帝國壓迫下的基督徒”和“保護斯拉夫兄弟”的旗號,先是通過外交途徑向土耳其政府施加壓力,但效果並不顯著。它所提出的集體保護斯拉夫人的建議遭到了受奧匈帝國支持的英國的反對。隨後又倡議在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和保加利亞實行自治,亦遭土耳其的拒絕。
土耳其恃仗著英國在背後的支持,力圖在戰場上徹底打敗起義者和於1876年6月30日對土宣戰的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當戰場上的形勢明顯地有利於土耳其政府時,沙皇便於1877年4月24日正式對土宣戰。5月,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均宣布加入俄方,共同對土耳其作戰。

計畫

戰爭開始前夕,俄國有48個步兵師共72萬人3000門炮,組成16個軍。根據陸軍大臣德米特里·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制定的作戰計畫,在前線展開9個軍,其中2個軍10萬人組成高加索集團軍,由皇弟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大公指揮,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奧謝季亞等地的民團加入了高加索集團軍,取守勢。集中7個軍30萬人在多瑙河前線,俄國將軍尼古拉·格里戈里耶維奇·斯托列托夫指揮的保加利亞民團也加入了多瑙河集團軍,預計當面土軍因為分兵鎮壓保加利亞人,在戰場上不能超過15萬,俄軍可以憑藉2倍的數量優勢快速突破巴爾幹山脈,趕在西方反應之前攻破伊斯坦堡,決定戰局。多瑙河集團軍的指揮官是皇弟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但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整個宮廷和他在一起,實際上指揮作戰的是參謀長米柳京。
奧斯曼帝國經過軍事改革後,全軍40.6萬人858門炮,其中28萬集中在歐洲,阿卜杜勒·克里姆·納迪爾巴夏指揮。12.6萬在亞洲,由艾罕默德·穆赫塔爾·帕夏指揮。土耳其土耳其的黑海艦隊有22艘裝甲艦、82艘非裝甲艦,763門艦炮,官兵1.5萬人,質量上比新建的俄國黑海艦隊有優勢,司令是一個皈依伊斯蘭教的英國人霍巴特帕夏,奉命封鎖黑海。考慮到陸軍兵員不足以進攻,決心依託多瑙河四角地帶和巴爾幹山脈進行縱深防禦,等待西方國家援助。俄軍在軍事組織、部隊訓練、指揮人員的素質以及部隊士氣諸方面均較土軍占優勢,但在武器裝備的質量上卻不如土軍,因土軍武器來自英德美三國。

過程

多瑙河前線

宣戰之後,俄多瑙河集團軍各部隊即開始向進攻出發地域———多瑙河運動。但由於鐵路運輸落後和河水泛濫,拖延了渡河時間,到6月22日,俄軍多瑙河下游部隊才在加拉茨和布賴洛夫強渡了多瑙河。6月27日至7月2日,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德拉戈米羅夫將軍指揮的步兵第14師以及跟隨其後的集團軍主力在吉姆尼察地區也相繼渡過該河。多瑙河集團軍從西斯托沃地區的登入場兵分三路展開進攻:西路部隊進攻尼科波爾和普列夫納;東路部隊進攻魯舒克;先頭部隊進攻巴爾幹山口。約有7萬人留在戰場接近路作為預備隊。約瑟夫·弗拉基米羅維奇·古爾科將軍的1.5萬人的先頭部隊急速推進,於7月7日攻占保加利亞古都圖爾諾沃城,並於7月14日越過巴爾幹山脈迅速占領了希普卡山口,從而打開了通向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君士坦丁堡的通道。由於俄軍兵力配置不當和指揮失誤,致使戰期延遲。西路部隊占領尼科波爾之後,未能趕在由維丁出發的奧斯曼·努里帕夏的土軍抵達之前占領普列夫納,因此,俄多瑙河集團軍的交通線受敵威脅。在軍中的沙皇安全被提高的首要位置,由於不想重演色當悲劇,俄軍大部被迫停頓下來圍攻普列文要塞,俄軍速戰速決的作戰計畫完全被打亂。
俄先頭部隊占領埃斯基—扎格拉城之後,遭到了從門的內哥羅開來的蘇里曼·帕夏指揮的土軍的反擊,於是撤向希普卡。不久,新組建的南路部隊來到這裡,該部約有1/3是保加利亞民團。
8月,土軍新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一個皈依伊斯蘭教的德國人)率部在巴爾幹開始反擊。蘇里曼·帕夏的部隊企圖在8月間奪取普希卡山口,但由於普希卡俄軍英勇防禦而未能得逞。土軍對俄東路部隊發動的進攻亦被擊退。俄軍對普列文進行了3次強攻,遭到慘重失敗,光第二次失敗就損失了1/4的士兵。米柳京承認,這樣打下去,我們龐大的陸軍會在極短的時間被打光。沙皇作戰決心嚴重動搖,認為俄軍陷入了極端不利,甚至危險的境地。多瑙河集團軍總司令老尼古拉大公向羅馬尼亞卡羅爾一世求援,4萬羅軍作為俄國的同盟軍參戰,隨著俄國10萬援兵的開到,構築了70公里塹壕,進行了長達2個月的包圍戰,只有當土軍彈盡糧絕之後,才迫使該城3萬守軍於12月10日投降。
在莫斯科的普列文會戰紀念牌在莫斯科的普列文會戰紀念牌
隨著普列文的陷落,戰爭發生了轉折。俄軍在兵力兵器等方面都取得了對土軍2:1以上的優勢。沙皇親自決策,令俄軍立即冒嚴寒向巴爾幹山以南發起攻擊。俄多瑙河集團軍沿著150公里寬的正面多路突擊,而土軍因為兵力不足又不許撤退,遂被俄軍進攻的狂潮吞沒。塞爾維亞於12月13日加入反土戰爭,並將軍隊調到尼什城。古爾科將軍的西路部隊由保加利亞居民和游擊隊員積極協助,在嚴冬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越過了巴爾幹山脈,在索非亞方向擊潰了土軍4.2萬人,並於1878年1月4日占領索非亞。費奧多爾·費奧多羅維奇·拉傑茨基將軍指揮的俄中路部隊於1878年1月8~9日在舍諾沃戰役中,包圍並俘虜了魏塞爾一帕夏軍隊3萬人。多瑙河集團軍向巴爾幹山以南展開了進攻,1月15~17日在菲利波波利戰役中擊敗蘇里曼·帕夏的軍隊,1月20日奪取亞得利亞那堡,一個月之後又向君士坦丁堡推進。

高加索前線

高加索集團軍原來預計當面敵軍是自己的兩倍,預計進行防守作戰,後來發現土軍比自己人還少,就發動了進攻作戰,於4~5月間占領了巴亞濟特和阿爾達罕兩要塞,並封鎖了卡爾斯。但是,該集團軍遭到艾罕默德·穆赫塔爾·帕夏軍隊有生力量的反擊,三個進攻的支隊被土軍各個擊破了兩支,於6月退至邊境,轉入防禦。10月間,俄將米哈伊爾·塔里埃洛維奇·洛里斯·梅利科夫在高加索阿夫利亞爾-阿拉賈戰役中擊潰土軍。11月17日夜,俄軍強攻占領了卡爾斯要塞,並向埃爾祖魯姆發起攻擊。在高加索,俄軍封鎖了埃爾祖魯姆,並占領了巴統。

結局

俄軍的勝利引起了大不列顛和奧匈帝國統治集團的恐慌,英國班傑明·迪斯雷利政府向馬爾馬拉海派出了一支英國皇家海軍分艦隊,擺出一副不惜決裂的態勢,這迫使俄國放棄了向君士坦丁堡進軍的計畫。1月31日,交戰雙方簽訂停戰協定,1878年3月3日簽訂了《聖斯特法諾條約》。該條約是由俄國外長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和沙皇等人事先炮製的,對於土耳其來說完全是一個城下之盟,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該條約規定:土耳其承認門的內哥羅、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三國完全獨立;承認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獲得自治,但仍留在土耳其版圖內;成立大保加利亞國,並允許俄國勢力在保加利亞的存在;將薩拉比亞西南部歸還給俄國,將卡爾斯、巴統統阿爾達漢和巴亞齊特併入俄國版圖;修改博斯普魯斯海峽通行規則,允許俄羅斯等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行。
《聖斯特法諾和約》的簽訂引起了英、奧等國的強烈不滿,他們聯合對俄施加壓力,要求它吐出已經吞下肚的果實。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站出來進行調解,聲稱要做個誠實中間人,由於力量對比對俄國的極端不利,俄國被迫與列強重定《柏林條約》,對《聖斯特法諾和約》進行重大的修正:大保加利亞變成了小保加利亞;博斯普魯斯海峽仍然不對俄國軍艦開放。俄羅斯在巴爾幹的影響受到遏制,它向地中海方向發展海軍力量的企圖再次落空。它只是收回了克里米亞戰爭中割讓出去的領土。《柏林條約》還規定土耳其將賽普勒斯劃割給英國,而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則改歸奧匈帝國統治。它實質上是部分地瓜分土耳其,但卻遠沒有解決許多極其重要的巴爾幹衝突問題。正是它所做的許多決定,以後成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起重要推動作用的各種衝突的起點。

特點

俄土戰爭中,出現了大兵團,部隊裝備了有膛線的槍炮,並利用了鐵路和戰地電報通訊,因此,武裝鬥爭的規模擴大了,其特點也有所變化。參加這次戰爭的有100餘萬人。兩個戰區的戰鬥行動均在寬大正面和大縱深展開,彼此緊密聯繫著,其特點是緊張激烈,持續時間長。19世紀初歷次戰爭中產生的戰役諸要素在這次戰爭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部隊指揮上,司令部的作用增大了。
戰術方面,俄土戰爭顯示了槍炮火力以及各兵種協同行動對奪取戰役勝利的重要性。向新的戰鬥隊形———散兵線轉化的必要性,以及使部隊學會利用地形的必要性也越來越明顯。這次戰爭的經驗還表明,必須用射程更遠的火炮和能夠發射重磅爆破彈的曲射火炮以及各種工程器材裝備部隊,並訓練部隊掌握野戰工程學。戰區的特點促使產生了克服水障礙和翻越山脈,以及在這種條件下組織指揮部隊的新方法。
奧斯曼土耳其對巴爾幹各民族幾個世紀的侵略擴張,而俄羅斯一直是以“斯拉夫民族的救星”和“東正教的領袖”名義進行對土耳其的戰爭的。奧斯曼土耳其在長達300年的征服和統治中對東歐巴爾幹各民族(主要是斯拉夫民族,以及東正教信仰)進行了殘酷的壓迫,因此多多少少,土耳其不能說是“犧牲品”。而俄羅斯對土地的病態需求,則不過是這後面的卑鄙隱藏動機罷了。
第一次:1676-1681年,俄羅斯為同土耳其爭奪第涅伯河右岸的烏克蘭而開戰。始終沒能分出勝負,到了1681年,雙方都無力再戰。簽署了和約,土耳其承認俄羅斯對第涅伯河左岸的統治。但俄羅斯沒能實現奪取右岸的計畫。
第二次:1695-1696年,這時土的力量已經衰落,俄羅斯決定乘機打通通向亞速海的道路。俄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占領了亞速夫要塞。取得了進入亞速海的立足點。
第三次:1735-1739年,俄羅斯剛同土耳其宿敵奧地利簽署互助同盟條約。於是放開手打土耳其,俄軍在付出巨大傷亡後,獲得了勝利。占領了黑海北岸。在隨後簽署的和約中,又把亞速劃給俄羅斯。
第四次:1768-1774年,這時葉卡捷琳娜大帝已經主政了一段時間。俄羅斯剛參與了對波蘭的瓜分。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為控制黑海以及獲得土耳其兩海峽的通航權再次對土開戰。俄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土耳其被迫承認克里木汗國獨立(其實就是劃給俄羅斯),俄羅斯還占領了高加索的部分地區,同時獲得了兩海峽的通航權。
第五次:1787-1791年,俄羅斯和奧地利按照“希臘計畫”,共同出兵肢解土耳其,俄羅斯再次取得勝利,正式合併克里木,並控制喬治亞。占領了整個黑海北岸。
第六次:1806-1812年,當時俄羅斯正遭受拿破崙的入侵,土耳其企圖利用俄羅斯的收復舊河山。同時,他們得到了拿破崙的支持,於是對俄宣戰。可惜土軍再次戰敗。俄羅斯則占領了巴爾幹的比薩拉比亞。以及南高加索的大部分地區。
第七次:1828-1829年,為回響希臘人民得起義,俄軍出兵土耳其。在此前的1827年,俄羅斯已經同英法兩國海軍將土耳其艦隊全殲於那瓦林港。這次又將土耳其陸軍擊敗,占領了多瑙河口和黑海東岸的廣大地區。另外土爾其再支付俄羅斯1000萬荷蘭盾賠款。
第八次:1853-1856年,也就是克里木戰爭。俄羅斯認為法國剛經過大動亂,不會幹預。使其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土耳其,但他們對形勢的判斷出現了錯誤,英法參戰。俄羅斯戰敗。最後簽署的巴黎和約使俄羅斯喪失了幾乎歷次對土戰爭的成果。這也是土耳其在對俄作戰中取得的唯一一次勝利
第九次:1877-1878年,俄軍在克里木戰敗後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改革。軍隊戰鬥力較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1876年,塞爾維亞人的起義被土軍鎮壓,俄羅斯逼迫土軍立即停火。被土耳其政府拒絕。於是俄軍出兵干涉。在出兵前,俄羅斯得到了德國的支持並利用外交手段使奧地利保持中立。俄軍在這次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俄羅斯得到了巴爾幹的比薩拉比亞地區,以及在亞洲的阿爾旱達爾,卡斯,八桶等地區。
這也是俄軍最後一次輝煌,此後他們分別在日俄戰爭和一戰中一敗塗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