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蛙

竹葉蛙

竹葉蛙所屬蛙科臭蛙屬,常見於貴州省的東部,海南,四川等地。

竹葉蛙,體不大,皮膚光滑,背面淺褐色,有背側褶,褶外綠色;頭長,吻尖圓,吻棱明顯;四肢均細長,後肢股部有橫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竹葉蛙
  • 拉丁學名:Bamburana versabilis Liu, C.-c., and S.-q. Hu .,1962.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亞目:參差型亞目
  • :蛙科
  • 亞科:蛙亞科
  • :臭蛙屬
  • 亞屬:竹葉蛙亞屬
形態特徵,生境繁殖,種群狀態,分布,物種辨識,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68~80mm,雌蛙體長71~87mm。頭部扁平,吻長而寬扁呈盾形;鼓膜約為眼徑的1/2;犁骨齒強,2短斜列。皮膚光滑,上唇緣有鋸齒狀突,背側褶細而平直,體後部、體側及股後下方有分散的痣粒;頜腺2個;腹麵皮膚光滑。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趾均具吸盤及腹側溝;後肢長,幾為體長的兩倍,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超過或達吻端;左右跟部明顯重疊,脛長為體長的60%左右;趾間全蹼或近滿蹼,蹼緣凹陷很淺,張度較大,第一、五趾外側線所形成的夾角大於90度。背面多為棕色或深褐色,有的散有稀疏不規則的綠色斑點,兩眼間有一個小白點,體背側至腹側棕色由深逐漸變淺;四肢背面棕色,除上臂以外均有褐色或墨綠色橫紋,多者4~5條;腹面淺黃色,咽喉部有細小褐色雲斑。雄性第一指有灰白色小婚墊,具一對咽側下內聲囊,無雄性線。卵徑3~3.5mm,乳白色。第31~36期蝌蚪全長平均36mm,頭體長平均12mm左右,尾長為頭體長的197%左右;體尾灰棕色;尾肌適中,尾部有深灰色雲斑,尾末端鈍尖;唇齒式為Ⅰ:3+3/1+1:Ⅲ;口角和下唇乳突一排,參差排列。
竹葉蛙竹葉蛙

生境繁殖

該蛙生活于海拔800~1350m的山區流溪內及其附近,所在地區一般林木繁茂,環境較為陰濕。成體常棲於溪邊長有苔蘚的岩石上或瀑布附近,稍受驚擾,即跳入水凼中,並潛入水底石縫內。該蛙體色頗似枯竹葉,當地民眾稱為“竹葉螞”或“竹葉蛙”。同時還介紹:該蛙在3月產卵,此期成蛙可大量出現在山溪內。
竹葉蛙竹葉蛙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蛙分布區雖然較寬,但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稀少。受脅等級:近危NT。

分布

貴州(雷山、江口)、安徽(祁門)、江西(中部、九連山)、湖南(宜章)、廣東(西部和北部)、廣西(龍勝、金秀、上思十萬大山、武鳴、防城)。

物種辨識

本種與小竹葉蛙Odorrana (Bamburana) exiliversabilis相近,但本種體型大,雄蛙體長74mm,雌蛙體長為79mm左右;雌、雄體長之比為1.06:1;吻略呈盾形;趾間近滿蹼,蹼寬大凹陷甚淺,第一、第五趾外側線所形成的夾角大於90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