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主腦

立主腦

李漁在其著作《閒情偶寄》一書中提出“立主腦”這一概念,並舉元·高明《琵琶記》和元·王實甫《西廂記》為例對戲曲傳奇的“立主腦”進行了專門的論述。

正文,注釋,譯文,

正文

立主腦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傳奇亦然。一本戲中,有無數人名,究竟俱屬陪賓[1],原其初心,只為一人而設。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終,離合悲歡,中具無限情由、無窮關目[2],究竟具屬衍文[3]。原其初心,又只為一事而設。此一人一事,即作傳奇之主腦也。然必此一人一事果然奇特,實在可傳而後傳之,則不愧傳奇之目[4],而其人其事與作者姓名皆千古矣。如一部《琵琶》[5],止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又止為“重婚牛府”一事。其餘枝節,皆從此一事而生——二親之遭凶,五娘之盡孝,拐兒之騙財匿書[6],張大公之疏財仗義[7],皆由於此。是“重婚牛府”四字,即作《琵琶記》之主腦也。一部《西廂》[8],只為張君瑞一人。而張君瑞一人,又只為"白馬解圍"[9]一事,其餘枝節,皆從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許婚,張生之望配,紅娘之勇於作合,鶯鶯之敢於失身,與鄭恆之力爭原配而不得[10],皆由於此。是”白馬解圍“四字,即作《西廂記》之主腦也。余劇皆然,不能悉指。後人作傳奇,但知為一人而作,不知為一事而作,盡此一人所行之事,逐節鋪陳,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11]即可,謂之全本,則為斷線之珠,無梁之屋。作者茫然無緒,觀者寂然無聲,無怪乎有識梨園[12]望之而卻走也。此語未經提破,故犯者孔多[13]。而今而後,吾知鮮矣。

注釋

[1]陪賓:猶言陪客
[2]關目:指戲劇發展的關鍵情節
[3]衍文:這裡指敷演、生髮的文字
[4]不愧傳奇之目:不愧於“傳奇”這個稱謂。目,名目、稱謂。
[5]《琵琶》:《琵琶記》,元人高明所作著名雜劇,敘書生蔡伯喈進京赴考,中狀元,被牛丞相強招為婿。 其妻趙五娘在家侍奉公婆,後家鄉遭災荒,公婆先後餓死。五娘一路彈唱琵琶曲行乞,上京尋 夫,其精誠感動了牛丞相和牛氏,終於允許她與蔡伯喈重行婚禮於牛府。
[6]拐兒之騙財匿書:《琵琶記》中,寫蔡伯喈在京入贅相府後,曾托人給家人帶去書信與金珠。但所託之人 是個騙子,他私吞了金珠而藏匿了書信,致使蔡伯喈與其家音信斷絕。
[7]張大公之疏財仗義:《琵琶記》中,寫蔡父蔡母死後,因家中貧困,不能下葬,鄉人張大公因同情施與棺 木。
[8]《西廂》:指元人王實甫所寫的《西廂記》
[9]白馬解圍:《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中的情節,寫賊酋孫飛虎兵圍普救寺,欲擄崔鶯鶯為妻。崔母為救鶯 鶯性命,宣布“但有退得賊兵的,將小姐與他為妻。”張君瑞這時挺身而出,寫信招來好友白馬 將軍杜確,杜確殺退賊眾解了普救寺之圍。
[10]鄭恆之力爭原配而不得:《西廂記》中說,鄭恆是崔母的侄子,與崔鶯鶯原有婚約。張君瑞離開普救寺進 京赴考之後,鄭恆為爭娶崔鶯鶯,以謠言中傷君瑞。後謠言被揭穿,未能得 逞。
[11]出:又作出,劃分戲劇情節的單位,近於現代戲劇中的“幕”
[12]有識梨園:梨園,唐玄宗時教習歌舞的地方,後稱戲院、戲班為梨園,稱演員為梨園子弟。這裡所謂“有識梨園”,指懂戲曲的行家裡手。
[13]孔多:很多

譯文

古人寫文章 , 講究每 一篇都要有個 “ 主腦” ;所 謂文章的“ 主腦” , 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時 的立意 。 這個要求 , 對創作傳奇也同樣是適用的。 如何確定和把握傳奇的 “ 主腦” 呢? 一部戲中不免有著眾多的人物 、 繁複的情節 , 但由作者最初的立意來講 , 他應當只是著眼於寫 其中的某 一人物 , 並且還只在於寫這一人物的某 一事件 。 其他的人物 、 事件 , 都不過是 由這一人一 事所決定 ; 以它為中心 , 為了陪襯、 表現它而展開的。 體現作者立意 的這一人一事 , 就是傳奇的 “ 主 腦” 。 當然 , 也不單是 把握 住了 “ 主腦” 就可以寫出 好戲。 只有作者的立意和所選定的“ 一人一郭確 是新奇可喜 ,有著流傳的價值 , 這才不愧稱為傳奇 而得以長遠流傳。 可以舉些 例子 來說 明 什 么 是 傳奇 的 “ 主 腦”— 由作者立意出發所確定、 所把握 的 “ 一人 一事” 。 拿《琵 琶記》 來說, 可以看出 , 作者立意止在於 寫蔡伯嘈一人 , 止在於他的“ 重婚牛府” 一事。 這 是由於其他的人物 、 事件 , 諸如蔡伯嘈父母的病餓而死 , 趙五娘的在 極端 艱苦環境中擔起贍養 、 埋葬 公 婆的重擔 , 拐兒能謊言代寄家書而騙取錢 財 , 需 要 張大公 仗義疏財等等 , 都是由此而生 , 圍繞著它 而 展開的。 所 以說蔡伯嘈 “ 重婚牛濤 ” 一 事 , 正是 《 琵 琶記》 的“ 主腦” 。 又如《 西廂 記》 , 立意止在 於張君瑞 一人 , 止在 於他的“ 白馬解圍” 一事。 因為由此才產生了老夫 人將鶯 鶯許 嫁給張生 , 進而發展 出張生必求和鶯 鶯成親 , 紅娘勇於為他們的好 事出力 , 鶯鶯敢於與 張生私 自結 合 , 以及雖然崔相國在世時曾把鶯鶯 許 配給鄭恆 , 但鄭恆卻無法娶鶯鶯為妻等等。 可 見《 西廂記》 的“ 主腦” , 正在於“ 白馬解圍” 一 事。 其他成功的傳奇作品 , 也都有著這樣由“ 一人 一 事” 而體現的“ 主腦” , 就不一一分析了。 可惜的是後來一些傳奇作者 , 可能還曉得 傳 奇應當是為 “ 一人而作” , 卻不懂得要為 “ 一事而 作” 的道理 , 於是對這 “ 一人” 的行事不加剪裁、 堆 積鋪陳地全部寫上去。 這種作品 , 縱 或其中有些 精彩片段 , 勉強可以作為折子戲來演出。 但由全 劇來看 , 則象是沒有編 串起來的珠子 , 缺乏梁棟 的 房子 , 雜亂無章、 茫無頭緒 , 自然也無法感動觀眾 , 難怪懂得劇場藝術的演員不願排演這種作品。 這種毛病過去還沒有人指出過 , 所 以犯 的人 很多 , 今後 , 我想大家應當會注意避免了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